近日,由博科资讯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主持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市场效应调研活动成果公布,调研显示,2009年第二季度的物流需求系数保持了3.0的位置,同时,国内物流外包市场走势乐观,37%的受访企业已经将其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服务商。调查数据同时显示,与食品医药业、电子通讯及家电业、石油化工、钢铁及有色金属、汽车及零配件行业分别为56.88%、52.71%、21.58%、30.49%和29.17的物流外包业务比例相比,零售流通业企业外包物流业务的比例最低,为20.35%。
零售流通类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大致分为四种,一是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二是供应商直接配送,三是与供应商建立共同配送中心,四是委托专业物流服务商。在这种分类方法下,我们常见的是第一种模式,这是一种与物流外包完全对立的配送组织模式。
20.35%的数据再次凸显了中国零售流通业在经营和物流层面遭遇的发展岔道。作为此次调研顾问组委会成员,博科资讯总裁沈国康认为,“物流供应和终端销售是构成零售流通企业运营的两块主要内容,理论而言,物流外包可以使得零售物流供应链的多品种、小批量、高频率的库存补给变得更为经济,但国内零售流通市场的现状却是,连锁零售企业自己建设配送中心成为首选,缺乏规模化运作、信息化支持和科学化管理是零售流通类企业物流外包应用领域发展孱弱的重要原因。”
先天不足:规模化
零售物流外包在国内不被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零售企业规模不够大,无法产生外包本应带来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一般连锁零售企业都拥有5000种以上产品,并且附带拆箱、整合配送等各种要求,目前国内多数物流公司单品的仓储管理和整箱配送功能很难满足其复杂、高要求、高效益的物流配送特性的需要。
“连锁便利店是对于物流需求最迫切的零售业态之一,但有这个需求并不意味有这个市场。在现实情况下,有很多便利店连锁不够大,店面规模也很小,如果路程再远一点,对于第三方物流商来说则无利可图”,博科资讯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负责人王颐中举例分析,“出于降低库存和缺货率的双重考虑,零售门市希望每个车次都能多装一些品种,每个品种只装很少的几件,每天多上几次货,这样一来,第三方物流公司接到的小订单就非常多,由此带来的线路组织和配货非常繁复,很少有第三方物流公司有能力完成这样繁复而低利润的单子。”
事实上,零售流通企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有赖于连锁经营方式的统一配送优势,所以企业本身特别重视后台的物流管理。
北京工商大学物流专家何明珂认为,中国连锁零售企业都着眼于建立自己的配送体系,是造成商流、物流难以合一的主要原因。连锁企业的规模发展不够,导致物流运作系统整合的难度很大,这大大影响了先进的物流配送技术、设备在中国推广运用的速度,物流效率无法大幅提高。
后天缺陷:信息化
博科资讯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在调研中发现,很多零售企业认为,自营物流比第三方物流好的地方,一是物流整体运作可以完全置于自己的控制管理之下,管理更有弹性,二是信息系统技术配合方面好一些,便于进行库存控制和调配商品。
对于零售流通类公司的物流供应作业而言,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介入之后,等于增加了一个信息传递的环节,目前国内物流信息化建设刚刚进入一个小高潮,“物流供应链信息化的现状根本不足以支撑零售流通业大量的信息传递需求”,如果没有一套信息系统支持这个流程,还可能增加出现缺货的可能性。可以想象的是,按照现有的运输方式和信息流程,超市订货时要先传真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再通知供货商,除非三方非常默契,保持同步,否则几个小时或者一两天的延误都是可能出现的。对于以市内配送为主的零售企业来说,这个问题显然非常突出。
不得不提到的是,虽然零售流通类企业本身已经在信息化方面采取了一定的行动,部分还相当成功。但是在信息的利用上,很多商家做得不够好,有半数以上零售企业建有企业内部局域网,但能在网上公布商品信息的只占三分之一,在交易信息的分析方面,并没有让信息系统充分地发挥作用。
遗留问题:科学化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大部分的连锁零售企业都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实行统一配送。国内连锁百强企业当中,有8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平均面积达到12693平方米。另一份来自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则显示,我国商业企业的物流配送有76%是由供货方完成的,只有18%的企业依靠第三方物流,在已经外包出去的业务中,也以传统的仓储、运输业务居多。
对于国内零售流通物流的现状,沈国康做了补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物流外包从始至终都不是零售物流唯一的选择。以最具代表性的连锁零售为例,在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信息的基本要求下,任何物流模式都可能是企业的合理选择。
很多零售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过去相比更重视从消费者的需要出发。虽然零售企业的经营理念比过去有所进步,但是企业的物流观念仍有待提高。大部分零售企业成立了物流管理部门,但对物流管理部门的职能认识不足,多数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主要是负责产品的采购、仓储和运输等,而不具有统一协调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能力,从供应链管理角度去考虑问题的企业则少之又少。多数企业虽然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共同决策,但有少数企业仍存在着企业内部管理脱节的情况,与大物流的管理理念相距甚远。
整体而言,零售流通业对于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成功模式及其效益回报的认识还不深,因而在外包物流业务方面缺乏动力,其次,第三方物流自身发展尚不成熟,无法为零售业合作伙伴提供深入完整的服务;最后,零售企业前期普遍投入自营物流,这些“历史包袱”对于向物流外包转型构成了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