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之夏,空调价格的涨与跌像极了一部刺激的悬疑大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剪不断,理还乱。一边是厂家急吼吼的“涨”声,另一边却是连锁巨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狙击,空调价格是涨,是跌,变得迷雾重重。
今年以来空调厂家一直在营造“必定涨价”的舆论,而随着原材料的涨价,提价似乎已成“铁板钉钉”的事。厂家涨价联盟的出现更是让空调市场上演价格战的血雨腥风。就在厂家急吼吼喊涨价的同时,家电连续巨头却闪电般上演了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大戏,逆市而动掀起降价狂潮,由月初的抑价明确调整为大幅降价。
实际上,现在家电卖场降价,只是大致恢复到空调价格没有上涨之前的水平。低价格永远是零售商的市场主诉求,在涨价声漫天飞舞的时候,降价当然是更好听的声音。不过家电零售商们手中前期有160亿元订单,跑量到现在,各卖场的库存所剩不多,指望依靠库存、囤积来降价,以此主导价格话语权影响整体市场也非易事。
空调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加上前两个冷冻年度的产品积压,市场上尚存的10多个空调品牌迫于生存压力,都希望借原材料上调之机涨价扭转格局,在行业洗牌中把握先机。
然而,郎有情,妾无意。人算不如天算,国内空调市场需求总量增长幅度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预计明年空调需求量将首次出现负增长。一、二级市场趋向饱和,三、四级市场尚未有效启动,再加上房地产调控,老天爷不帮忙、商家狙击等因素,空调“有价无市”,厂家借铜价上调涨价争取价格话语权的愿望恐怕又要遭遇打击。
在经历三番五次的涨价图谋后,“涨价”终于在2006年摆上了前台。近年来,国内空调行业竞争不可谓不惨烈,血拼价格、大打概念战、比拼外观,各种攻略此起彼伏。当空调企业为2006年拿什么做卖点发愁时,原材料价格上涨,为空调制造业找到了忽悠理由。“原材料上调是空调涨价的唯一理由”,这是供应商今年的整体性卖点。家电营销专家罗清启将厂家这一卖点比喻为一个流行的手机段子,它与手机段子的最大不同是想让大家相信,而不是想让大家笑,从这个段子可以看出中国空调业的卖点是多么的匮乏。
“原材料上涨,老天爷不帮忙市场总量下降,各种不利因素在今年一齐发作,今年厂家的日子很难过,不涨真的会死。”一空调厂家的市场部长向记者大倒苦水。但“涨价”并非救命稻草。学会用企业的经营行为去驾驭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不是让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来决定企业,或许更具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