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业界风向标之称的平板电视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指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平板电视需求超过330万台,产品价格平均降幅高达30%。
平板需求稳步增长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电子商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家电课题组,联合北京顾能市场调研中心发布了《2006年第三季度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在“五一”黄金周和世界杯因素的持续刺激下,上半年,国内平板电视销售量达到212万台。从第三季度的数据来看,市场逐渐趋于平稳,整体成长方向明朗。截止到今年8月底,国内平板电视需求已达300万台,加上9月份预期,前三季度平板电视消费需求超过330万台,达到国内市场全年彩电需求总量的10%。全年国内市场有望实现年初预测的500万台的目标。随着平板电视消费趋于理性,零售终端也正在逐渐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价格竞争仍是主旋律
在市场竞争态势方面,由于市场快速扩容增长期特点明显,彩电企业主要以占领市场份额、提升市场地位为目标。价格竞争仍是2006年前三个季度的主旋律。
《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平板电视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30%。以40英寸液晶电视为例:一季度平均价格为17700元,三季度则降至11500元。除国产液晶产品降幅较大以外,外资品牌和等离子产品价格也做出了一定调整。今年前三季度,42英寸等离子电视由年初的13200元降至12000元。另一方面,产品继续向大尺寸延伸,40-47寸产品将进入主流区间,等离子和液晶产品在这一新兴区间的市场都很活跃。
竞争品牌更加集中
值得关注的是,中外平板电视制造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产品持续大幅降价,营销费用迅速增加,导致彩电企业利润急速下滑。数据显示,同期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利润下降了10%,行业总体利润远低于信息产业平均水平。
利润水平决定了企业发展。现阶段,参与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竞争的品牌有30多个。其中,绝大多数为液晶电视企业,坚持等离子电视产品市场推广的仅剩下松下、长虹、厦华、海信、三星、LG、日立。平板电视市场上的主流品牌在15个左右,但真正做出规模、消费市场表现好的仅有8家左右,这些企业占据了国内平板电视消费市场65%的份额。
从消费者认知角度来看,国外品牌影响力较大,在实际购买时,考虑性价比等因素,消费者选择国内品牌的居多,占到60%。
消费者对平板认知不够
长期以来,市场上有关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优缺点对比的宣传比比皆是,但课题组调查发现,仍有82%的消费者不能清楚地辨别两种平板产品。
事实上,由于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在外形上高度相似,普通消费者无法正确区分,即使是正在使用平板电视的消费者,也很难讲出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电视的区别。这说明,消费者在决定选择液晶电视还是选择等离子电视时,带有较强的主观意识。
《报告》显示,消费者在选购平板电视时首先是要满足基本的尺寸需求,也正由于液晶电视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尺寸选择空间,所以在销量规模上,液晶电视领先于等离子电视,但这种领先并不能代表一种需求潮流,等离子电视在大尺寸显示领域的优势液晶电视暂时还无法超越,42寸以上平板电视的需求等离子电视占据了主导地位。
由于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技术都是正在发展、成长的,产品各种优缺点都在不断地改进、提高,液晶电视能否在大尺寸区间取得成果仍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