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洋彩电们挥出的舆论战和价格战的“组合拳”,国产彩电厂商表现出了十足底气
今年国庆长假之后,国内各大彩电厂商们没有了往年那般欢呼胜利、通报辉煌战绩的欢愉,反而揣着一丝不期而遇的苦涩,应付着来自各方面的关切询问。
谁也没有料到,长假之后,来自国美、顺电、苏宁等家电连锁零售商的统计数据显示,以三星、LG、索尼等为首的洋彩电军团,“窃据”了多年来属于国内彩电巨头们的彩电销售第一军团的宝座。在国美深圳地区国庆黄金周销售排行中,三星、LG、东芝占据了前四名中的三个;而顺电深圳地区的统计则显示,LG和三星分居一二位。
实战之前论战先行
可以说,对于日韩彩电们发动的价格战突袭,国内彩电厂商毫无准备。即使就在国庆前一天,与日韩彩电相比,国产彩电的售价还普遍存在20%以上的优势。然而,国庆当天,三星、索尼东芝等均不约而同地大幅降价,掀起了针对国内彩电的价格战。在两者售价接近的背景下,整个国庆节深圳市场几乎成为洋彩电们的囊中物。
国产彩电在国庆节大城市市场的败走让人意外。实际上,就在国庆之前,遍及整个彩电业的,有关平板前途属于液晶还是等离子以及CRT是否应该退市的两场争论,在某种意义上,已预示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一方面,先后出现的两场争论来得太过蹊跷,在时机上紧邻国庆节,而国庆黄金周历来是彩电厂商们大力促销的重要时机。这让人不由得质疑争论背后的市场策略因素。另一方面,隐约活跃在论战背后的日韩彩电企业的身影也引人无限遐思。
首先爆发的是液晶和等离子谁更能代表平板电视未来的争论。这是一个老话题,自从进入平板时代开始,就争论不断。但经过平板彩电市场多年的发展,液晶电视相对等离子电视已确立了优势。目前,国内在液晶电视这块市场的产业链配套已日趋完善,实力也日趋壮大,而等离子电视在国内的支持者则越来越少。对于国内彩电企业来说,相比于液晶,等离子电视的进入壁垒更高;而且等离子电视的核心技术集中掌握在少数日韩企业手中。国内大部分彩电厂商均更倾向支持液晶电视,在他们针对平板电视的投资组合中,也较为明显偏重投产液晶电视。因此,如此旧话题被重新挑起,日韩企业的作用不得不让人思量。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就在等离子和液晶之争尚未完结之时,又来了CRT彩电将在一年内退市的说法,其中在报道引述的均为索尼、LG等日韩彩电企业的观点。支持此观点的索尼等日韩企业早已退出了CRT市场的生产和销售。而国内彩电企业作为CRT彩电产销主力军,自然是CRT退市论的主要打击对象。结果,两场论战下来,国内彩电市场还是受到了极大影响。经过黄金周市场的实战,日韩彩电企业大翻盘,将国产彩电从大城市市场第一军团的位置上掀下来。
彩电厂商反应平静
对于价格战,彩电厂商们的反应与舆论的过度忧虑形成鲜明对比。“我们根本不担心。三星、LG在中国市场折腾这么年了,什么时候在中国市场处于主导?除了广告费大幅度投入之外,还没有看到它的销量有多大规模的增长。”TCL一负责人坦陈。
虽然没料到国庆节在大城市市场遭遇“价格阻击”,但是就市场形势来说,洋彩电的高价位终究难以维持,因此从长期看,对于洋彩电的降价国内彩电厂商并不感到意外。
价格战难以持续
之前有报道说日韩彩电企业正在通过向台湾面板厂商定购面板的方式,来积极准备价格战,但是国内彩电企业多对此不以为然。厦华电子总经理助理魏自力认为价格战打不起来:“当年CRT价格战之前能够打起来,是因为CRT已经开始进入衰退阶段;而平板产品仍然是一个刚刚兴起的市场,仍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市场寿命和潜力还很大,不会打价格战。”
这只是抑制价格战的一个理由。另一个抑制价格战的重要因素正是被日韩彩电企业攻击为即将退市的CRT彩电业务。实际上,目前在深圳CRT彩电大有市场。
即使在公认为CRT“死穴”的大城市市场,CRT的需求也依然旺盛。根据国美、顺电等家电连锁商门店的销售数据统计,平板电视对国庆黄金周彩电销售翻番式的放量增长贡献最大,但是相比去年同期,增速却由180%显著下降至100%。
毋庸置疑,价格战是十分惨烈的,虽然一方面它能有效打击对手,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自己带来伤害。因此,竞争中的企业除非掌握了更多的底牌,比如更低的成本优势或者更好的技术优势,对打价格战的决定,往往慎之又慎。
然而,现在看起来,无论从产品性能还是制造成本上,日韩彩电并没有显著领先于国产彩电。在此情况下,进行价格战竞争到底能给日韩彩电企业带来多大胜算值得怀疑。
实际上,虽然收获颇丰,国庆节价格战也已经让日韩彩电企业尝到了苦楚。一业内人士指出:“外资产品的广告及促销资源集中且攻势猛烈,虽销售额可观,但宣传营销费用惊人,甚至超过了产品销售收入。如LG的‘爱看’系列广告充斥在各大媒体上,血本宣传自然换来销售额递增,但利润下降在所难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