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制服的工人们正忙碌地把一箱箱色泽鲜艳的水果和蔬菜搬到一辆辆可调节温度的冷藏车上,这些冷藏车“整装待发”准备运往全国各地的超市。这是记者在广东省中山市金涛果蔬物流中心所看到的情景。
物流中心总经理翁宏文告诉记者,新鲜果蔬消费在国内食品零售市场占最大份额。目前大部分果蔬都在农贸市场和水果摊交易,由于缺乏冷藏冷冻配送及冷藏冷冻仓储设施,导致新鲜果蔬产品的保鲜期缩短。要将果蔬运往全国各地乃至推向全球,冷链必不可少。
冷链对于大部分果农菜农来说,还是个较为陌生的物流理念。福建农林大学的陈兴煌副教授介绍说,冷链就是水果蔬菜从被采摘一直到被顾客放进自家冰箱的一系列冷冻冷藏运输过程,包括冷藏、从农场到市场、加工厂、配送设施、超市等若干环节。
我国的果蔬目前主要还是采用常温运输。据陈兴煌副教授介绍,在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流通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估计价值高达750亿元。其中,在运送路上腐烂的果蔬每年就有3.7万吨,而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内,美国仅为1%—2%。如果采用冷链,那么我国的果蔬损耗率必将会大大降低。
我国食品冷链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步,发展迅速,但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很大。既然冷链在果蔬保鲜方面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为什么没有被更好地普及?广东省冷藏库行业协会秘书长杨一化认为,一方面是成本比较高,建一个5000吨的中等冷库要几千万元人民币,而一辆冷藏车的价格也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冷链基本畅通,但某些中小城镇及广大农村的冷链尚不能连成环,其中一些环节还处于断开的状态,尤其是运输、销售环节滞后。
果蔬冷藏保鲜技术可能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中最有潜力的产业之一。杨秘书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我国果蔬损耗降低3%—5%,保守一点估计的话,每年至少可减少果蔬损耗600多万吨,如果储藏保鲜量占到总产量的15%—20%,全国果蔬产值可增加120亿元到160亿元。
消费者对于冷藏果蔬的认可度、接受度正在提高。记者日前在广东的几家大型超市看到,这里的水果蔬菜不但品种多,而且很多已经经过清洗、分拣、包装等初加工的步骤。“你看,我买的这包尖椒牛柳,已经把尖椒和牛柳洗干净,切好了,虽然价钱比菜市场贵一些,可是这菜既干净又卫生,还节省了我做饭的时间,而且这样的量正合适,在菜市场不可能一次只买这么一点,一次吃不完又不新鲜了。”一位消费者说。
我国南北物产各有特色,只有通过运输才能调剂果蔬市场供应,互补余缺。运输是果蔬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也是果蔬商品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相信随着冷藏冷冻保鲜技术的不断发展、冷链物流的不断完善,老百姓的“菜篮子”“果篮子”里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品种,而我国农民种植的优质水果、蔬菜也会通过冷链更多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