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商务部正在着手调整奢侈品消费政策,以拉平国内外奢侈品的价格,与此同时,“中国式”奢侈品消费观念也亟待转变。许多专家提醒消费者——
图1近几年,国内的许多奢侈品专卖店都出现了消费者排队抢购现象 ■本报记者 姚 敏 目前,国内消费者对奢侈品的消费需求十分旺盛,而我国的奢侈品进口,也已跃升至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但因受关税、流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许多奢侈品在国内的价格比其他国家高很多,导致国内奢侈品购买力流失严重。对此,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我国将采取促进竞争、完善物流体系、转变和创新零售模式、减轻零售企业负担等措施,使其价格回归正确水平。
国内奢侈品购买力流失引发政府部门关注
日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消息印证了陈德铭的说法。姚坚称,商务部调查显示,在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5类商品的20种品牌中,其海内外的差价为:内地市场比香港高约45%,比美国高约51%,比法国高约72%。 奢侈品价格为何引起了政府关注?“随着国内消费档次的提高,我们以前认为的奢侈型消费品,如今购买的人越来越多,相关政策和体系的制定面临着挑战。”姚坚透露,目前部分国际品牌奢侈品在国内的售价高于国外的现象,影响到了决策者对贸易平衡的判断。“不仅是对进口额低估的担忧,更重要的是要将消费者对奢侈品的购买力引回国内,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经贸大学祥祺奢侈品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从政府部门回避奢侈品消费、谈虎色变,到直面奢侈品市场,是一个巨大转变,展示的是政府希望国家和消费者都从奢侈品消费政策调整中受益的思路。“目前,国内的许多奢侈品都比国外贵,然而国人的收入却只是发达国家的1/10,这就催动了大批国内消费者蜂拥至海外抢购的局面,导致大量购买力流失。”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指出。
巨大购买力背后隐藏的消费误区
奢侈品已形成巨大购买力。商务部称,由于大量国内游客从海外采购回来的商品没有计入到海关统计,所以导致我国现有进口额因奢侈品海外消费而被低估了数百亿美元。那么国内消费奢侈品的数字又是多少? 据贝恩咨询公司公布的《中国2010年奢侈品市场调查》显示,来华的奢侈品供应商去年从我国消费者口袋里掏走了108亿美元,其30%的利润来自我国。 如此看来,我国将能更快地逼近全球奢侈品消费头把交椅的位置。另据世界著名金融机构高盛预测,随着中国奢侈品销售额以每年20%、全球第一增幅的速度增长,未来5年内中国奢侈品消费将达146亿美元,愿意消费奢侈品的消费者将增长到上亿人。 然而,这些让人瞠目结舌的数据背后,隐藏的是不容忽视的消费误区和隐忧。“目前国内消费奢侈品成风,先是把国内的奢侈品专柜买空,再跑到香港、澳门消费,而日本、法国、瑞士等国家也到处可见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身影。”一位业内人士说。 近几年,国际金融危机令欧美等国家的奢侈品消费受到了重创,但由于此时我国消费者对奢侈品需求正处于旺盛时期,所以就成为了这些国际奢侈品牌的“救命稻草”。据统计,仅2010年伦敦打折季,国内消费者购买的奢侈品就高达10亿英镑,取代了俄罗斯人和阿拉伯人成为最大买家,一些欧洲国家甚至制造出“北京镑”新名词以表现我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的购买力。此外,为能更好的服务我国消费者,许多国外奢侈品专卖店还专门聘请中国留学生作为雇员。
炫耀的消费心理当回归理性
据统计,在奢侈品消费的主流人群中,月收入约1万元的年轻人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在某外企工作的薛小姐是奢侈品的忠实顾客。今年春节期间,她到香港“血拼”了一把,采购清单包括包、香水、鞋等,其中一款近两万元的名牌包就花去了她两个月的工资。“买这么贵的包确实有些纠结,但周围朋友都有,自己没有总觉得缺点什么。”她说。 刚参加工作的王雯,目前月收入5000元,自称是一个喜欢享受生活和追求高品质的年轻人。她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拥有好几款国际大牌的奢侈品,“在寒风凛冽中,我曾在一家奢侈品专卖店门口排队数小时,只为换来15分钟抢购限量版服装的时间”。当然,动辄上千元的香水、上万元的箱包首饰对她而言也是笔不小的开销。王雯说:“原来的想法是,既然省下一个‘LV’也买不起房,那又何必委屈自己的这点爱好?”然而血拼后,她却发现,当“月光族”和频繁欠信用卡账的感觉并不好受。“拿着名牌包,平时却要买廉价的便当,舍不得打车就得忍耐公共汽车的拥挤,朋友间的应酬也是能免就免……这种消费方式是该改变一下了。”她说。 积蓄有限却又热衷奢侈品消费,王雯的纠结绝非个例,也正因为这样的畸形“趋优”消费心理,使得他们成为过于给力的国内奢侈品市场的消费主力军。 一位奢侈品代理商表示,许多彻夜排队购买“LV”限量包的人居然不知道“LV”就是路易威登。许多一掷千金的国内消费者并不了解奢侈品牌背后的文化内涵,非理性消费状态不仅让消费者自己面临财务和情感的双重压力,也助长了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的不合理价格定位。 “奢侈品消费大国位置与当下国民财富状态不对等,是‘未富先奢’的根源所在。”对外经贸大学祥祺奢侈品研究中心主任朱明侠认为,我国目前尚处于奢侈品消费的初级阶段——炫耀消费。“爱面子、从众心理和送礼文化导致了对奢侈品的过度消费。”据该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国内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高达20%,而其他国家这一比例通常不超过4%。 消费者日益趋向年轻化是我国奢侈品消费的显著特点。有统计显示,2007年至2010年,我国奢侈品主流消费群的最低年龄由35岁下降到25岁,目前奢侈品消费者的平均年龄比欧洲年轻15岁,比美国年轻25岁。“造成这一现象的很大一个原因是由于90后及富二代的攀比成风,将奢侈品看成是自我认同的标志。” “从‘中国制造’变为‘为中国生产’。如今,我国的奢侈品消费正在为世界所需。”“但愿奢侈品不会成为我们新一代的‘精神鸦片’。”一些专家如此疾呼。据了解,日本从上世纪70年代初掀起对奢侈品的狂热到回归理性消费经历了20年的时间。有专家预测,我国的奢侈品消费若真正走向成熟、理性,也必将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广大消费者在目前面对奢侈品尚须淡定。
●背景链接 奢侈品消费在我国登堂入室20年
■本报记者 姚 敏 事实上,我国奢侈品的消费之路仅走了短短20年的时间,真正快速增长是最近的5年。 上世纪70年代末,当国外品牌叩开我国国门时,国人为之震惊和动容。1979年,皮尔卡丹受邀在北京的民族文化宫举办了仅限专业人士参加的服装表演,8个法国模特和4个日本模特为我国现代服装美学的开放奠定了基础。到了上世纪80年代,梦特娇、鳄鱼、老人头、花花公子等国际品牌相继来华,我国老百姓开始有了品牌时装的概念,至此,多年沿袭的蓝、灰色调开始走向丰富多彩。 上世界90年代,我国出现了有外资背景的五星级酒店,此时,奢侈品才真正在国内市场上登堂入室。1991年,意大利品牌杰尼亚开设了中国第一家奢侈品直营店,购买的人要使用外汇券才行;1992年,路易威登也在国内开设了其专卖店;1993年,巴宝莉在上海希尔顿酒店现身。 政策的松动让奢侈品在国内迎来了春天。1996年,外经贸部发布《关于设立中外合资对外贸易公司试点暂行办法》,奢侈品公司在我国的注册地逐渐从香港转移到了内地。2000年,意大利的范思哲和瑞士的江诗丹顿正式进入我国。 国外奢侈品在我国市场的大肆扩张是在2004年,我国兑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实施,外资品牌不再受开设连锁专卖店的限制,相继收回代理权,大举铺开直营和旗舰店。当时,阿玛尼高调入华,卡地亚在上海博物馆开展。此后几年,百达翡丽、劳力士也纷纷来华开设了专卖店。至此,国际一线品牌的专卖店在国内遍地开花。
●相关链接 奢侈品尚无统一定义
■本报记者 姚 敏 当全球各大奢侈品生产商纷至沓来,奢侈品消费被讨论得如火如荼时,记者却发现,目前奢侈品居然缺乏统一的定义和标准。 “国际上对于奢侈品没有权威、统一的定义和概念,只有关于奢侈品的定性,即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对外经贸大学祥祺奢侈品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奢侈品还有价格昂贵、品质和设计优良,带来与众不同的感觉等特征。奢侈品的种类和范围也没有界定,可以是价格昂贵的箱包、化妆品、香水和个人保养品、皮带、手表,也可以是游艇、私人飞机、豪华别墅和汽车。 据了解,奢侈品的英文为Luxury、Luxus,奢侈品原为拉丁词语,原意是“闪闪发光的东西”。但是到了现代,对于奢侈品的理解每个人都不同,即便是在奢侈品行业内部也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也许正是奢侈品在定义上的模糊性,让其本身存在很大的争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