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以自主品牌“走出去”的标杆企业———海尔,成功的一个要因是融入了海外市场流通主渠道。海尔产品全面进入全球10大连锁和国内全部大连锁渠道,这些主流销售渠道在全球市场的渗透能力和覆盖能力有力支持了海尔产品出口的持续增长。
当在国际营销渠道建设方面的建树帮助海尔驰骋海外市场之时,其在国内市场遭遇渠道垢病所受伤害却也不浅。
有报道称,继春兰股份与TCL集团在2005年出现上市以后首度亏损、澳柯玛陷入资金链危机之后,海尔净利润同比下降35.27%。2006年首季家电行业季报再度报警,业绩同比滑坡的家电上市公司有四川长虹、春兰股份、科龙电器、澳柯玛、美菱电器、上广电、厦华电子等。当上游的家电品牌企业警报频传时,下游的渠道商们则高歌猛进:大中电器,国美电器、苏宁电器、永乐电器等全国知名家电连锁卖场,已经在我国尤其在大型城市的电器市场上占据了大半江山。
买方市场占主导地位、渠道资源有限的现实,使得占据零售终端的渠道商与品牌制造商之间的地位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零售商对制造商的挤压由来已久。
记者参与“品牌万里行”一路走来,听到不少品牌企业对国内市场渠道垢病的无奈叹息。
进入大卖场的第一关是“进店费”和“场地费”。据有关人士估算,进入一家大型连锁卖场一年的进店费就要2~3万元。
除了进店费、场地费,还有“返点”、推广费、被恶意“压”款等,像一座座大山压在品牌厂商的身上。
据悉,规模大些的制造商一般由公司总部直接与卖场总部谈判,签订“大盘协议”,将以上相关费用作一约定。“大盘协议”看似是厂商与连锁卖场讨价还价得来的,事实上,卖场提供的基本都是格式合同,厂商可以争取的余地非常有限。
“这样不仅压低了强势品牌的利润,使品牌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而且对于正在发展中的新品牌,可能完全剥夺了其进入主流渠道的机会,使新品牌的推广发展受限,甚至将新品牌扼杀在摇篮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品牌研究中心主任祝合良教授如是分析。
更有甚者,一些连锁卖场往往要求品牌制造商专门为其提供价格要低于市场价很多、甚至低于成本的一款产品。制造商不敢得罪卖场,只好用降低产品品质的方法降低成本,以迎合卖场的要求。此举不仅仅是对享受“超低价格”的消费者的一种伤害,更是对品牌声誉的一种毁灭性损害。
在祝合良看来,中国的零售商由于信息不畅等因素导致自身的经营效益不佳,便想方设法依靠挤压厂商来挣回效应。而这种做法其实是缺乏远见的。他认为,真正的交易应是双赢的交易,而不是负交易。零售商完全可以与品牌厂商建立良好的关系,双方通过信息化手段共同降低管理、物流、劳动力等成本,达到双赢的目的。
当前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矛盾还需要政府通过相应的手段来规范和引导。有消息称,商务部正在酝酿出台《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货交易管理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