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自有品牌“出牌”太晚
新闻提示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正在起草《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经营规范》,该标准将对自有品牌的商品质量予以规范。 分工越来越细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不论购买什么商品或者服务,人们都倾向于选择“最专业的”。比如说,烤鸭要吃全聚德的,若是内联升卖鞋顺带卖烤鸭,估计没几个人搭理。
但是这种情况也有例外的,比如说超市里的自有品牌。从卤肉熟食、烟酒糖茶到卫生纸、化妆品,各大超市好像都成了多面手,什么都会造,而且造出的东西价格低廉,很能替大家省钱。
可超市是零售商,专业是卖东西,那他们造的各种东西都专业吗?实践证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先来看看家乐福。今年5月,武先生在双井店购买了家乐福自产的全麦面包,结果发现生产日期是“2007.03.17”;方圆店的事儿就更离谱了,消费者竟然发现咸鱼干上爬满了活蛆……再来看看沃尔玛,事儿闹得最大的当属东莞分店,那儿卖的熟食竟是从一个地下小厂进的货。
除了食品,化妆品的质量也不怎么样。去年底,“屈臣氏美白补水面膜”被香港消委会测出细菌超标,使用后可能引起皮肤过敏。
其实单从身份上看,自有品牌就像是一个“怪胎”。在自有品牌这面“盾牌”后面,销售商把注册或未注册的商标、简单的商品包装标识都宣称为自己的“自有品牌”,借以逃脱《商标法》等法律法规的规范。而其低廉的价格,对于正规品牌而言也涉嫌不正当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我们显然没有办法从粗略的包装上弄明白商品的真实产地和生产标准。难怪有人说,自有品牌其实是一个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幽灵”。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出台标准对自有品牌进行规范,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此事背后也有两个问题值得深究。
其一,自有品牌出现的年头已经不短了, “东莞沃尔玛售卖地下熟食”都是5年前的事了,可“出牌”加以规范如今才有所耳闻,这种办事效率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第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只是一个行业协会组织,也就是说,是否把他们出的标准当回事儿,恐怕要凭会员单位的自觉自愿。从这个意义上讲,该标准本身倒和“自有品牌”有几分相似之处。
按理说,各大超市就在马路边上,腿脚没问题的人都可以走进去;咸鱼干上的活蛆就在那里蠕动,视力没问题的人都可以看见。但遗憾的是,最先发现这些问题的,并不是我们的监管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