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海口海府路的陈先生在家乐福选购啤酒时,发现了一种商标上打着“家乐福”牌子的啤酒,比同一货架上的其他品牌同类产品价格差不多便宜了一半。陈先生仔细查看了一下,在家乐福超市里,这种以“家乐福”商标销售的商品还包括牙刷、软糖、玻璃清洁剂等商品。
其实,家乐福并不是第一个拥有其自有品牌的超市,在外资品牌超市进来海南之前,本地品牌超市自有品牌早已占据了货架,而这些超市自有商品多以自制食品为主。
记者采访了解到,自有品牌商品以其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正快速走入人们生活,而包装简单、价格低廉的自有品牌正在成为超市利润增长的新“引擎”。但也有一些消费者质疑,作为流通领域的商家毕竟与制造业隔着行,其自有品牌的质量有保障吗?
自有品牌的确便宜
所谓自有品牌,就是商家委托不同生产厂家加工,贴上商家的品牌或商家另创的品牌,在商家自己的销售网络中销售的品牌。这些商品,主要集中在食品、日用品、家电和服装等品类上,而且是销量大、资金周转快、保质期较长、品牌认知度不够敏感的品类。
据海口超市人士介绍,目前大型超市的自有品牌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由超市自制的产品,这一类产品主要以面点和熟食品的加工制作为主;另一类是由超市指定生产厂商,生产出的产品在出售时贴上超市的标识,这一类产品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品和服装为主。
对于消费者来说,自有品牌商品以其价格低廉成为不少人的最爱。据某外资超市人士介绍,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自有品牌商品从流水线直接进入销售终端,它将所有的诸如经销返点、进店费、广告费等中间环节全部剔除了,产品成本降低,因此价格比同类产品低。
虽然售价比同类商品低,但是这些自有品牌商品却不像外界所认为的那样没钱可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超市人士称,一般供应商供应的商品,超市的盈利率大都在5%左右,而自有品牌平均毛利在15%左右,针纺产品更是高达40%。自有品牌商品价格要比同类商品价格低10%-30%,而利润要高出10%-20%,成为超市赚钱的一个重要渠道。发展自有品牌已经成为时髦而又现实的做法。
自制食品不尽人意
尽管超市自有品牌价格低廉,大多被摆在显眼的位置,但由于没有解决消费者对超市贴牌商品的质量和安全的担心,产品还难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在海口几家超市,记者随机询问了部分消费者,发现大多数消费者最先是被品牌吸引,随后关注到价格,但最终都要考虑质量。有的消费者表示,对这种自有品牌很信任,觉得大超市以它的名义出品的东西质量一定不会有问题,价格也挺合适,所以自己会购买。而有的则表示质疑:超市对自有品牌商品的监制能保证其质量吗?
事实上这方面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自制食品更是让人难以放心。记者在海口一些超市看到,和同类商品相比,自有品牌商品包装较简单,从外表上不具有很强的诱惑力。记者在海口国贸路一超市看见,在该超市各类自制食品区域,摆放着粉丝、大枣、香料、花生等产品,这些产品都是用透明塑料袋简易包装着,上面只有重量、单价、包装日期和超市自有品牌的标识,而并没有生产厂址和电话。
省质监局有关人士介绍,我国公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必须标示的内容有:食品名称、配料清单、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的含量、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或包装日期和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内容。
自有商品质量谁把关
目前,国家并没有对超市自有品牌产品进行约束的法规,相关部门只能遵循国家在2003年颁布的《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超市自有品牌产品中的自制食品进行检测和监督,而对于日常生活用品和服装等种类的超市自有品牌产品的检测和监督还是空白。
“现在对超市自制食品类的检测和监督还存在一些脱节现象。造成这种脱节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对食品卫生的监管采取的是分段管理,质量监督部门负责产品在生产环节的监督,工商部门负责产品在流通领域的监管,而产品一旦在超市中出售就是卫生部门的职责了。因为各个部门的职能有限,所以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执法部门一人士如是说。
据了解,针对目前超市自有品牌商品行业出现的无质量法规约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目前正在起草《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经营规范》,该规范预计明年初能正式出台,将引导零售商从产品研发、厂商选择、商品运输及销售等一系列生产环节入手来保证自有品牌商品的质量。此外,规范还将对自有品牌商品监管作出明确的规定。届时,超市自有品牌产品将不再成为安全盲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