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我国商业领域将在本年度呈现哪些发展热点?中国商业联合会日前在京发布的“2013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揭开了谜底。其中,“大型零售企业加快自营模式探索,发展商业自有品牌将成为切入点之一”引发了评审专家的普遍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商务部等5部门于2011年12月开始实施的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工作,使大型零售商“非买断经销”、“二房东”、“食利型”等经营模式受到严峻挑战。这些经营模式致使零供之间因为定价权的冲突不断升温,不断削弱了大型连锁零售企业的价格优势并使其品牌形象受损、无能力也无胆量“走出去”到境外开店。
近年来,许多国内购物中心在招商时拒绝大型百货店进驻,原因之一是百货店占据着购物中心最好的位置,却不做自营、千店一面,已失去作为主力店吸引客流的能力。基于此,大型零售企业转变经营模式、走自营之路已是大势所趋。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由于各方面主客观条件尚不完全成熟,例如,缺乏有眼光有经验的“买手”、多年不做自营对市场已经陌生、大额进货资金缺乏稳定的体制性保障等,陡然转为买断经销困难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先从发展商业自有品牌入手,然后多策并举,渐次扩大自营比重,不失为稳妥可行的路径之一。
目前,中国本土零售企业拥有商业自有品牌的比重甚低,平均不超过全部销售额的2%,大型零售企业亦平均不超过5%,而发达国家的零售企业无论是百货店还是超市商业自有品牌商品占销售额的平均比重约为30%~40%,其中沃尔玛达到40%,TESCO乐购达到50%,美国西尔斯甚至高达70%。这些自有品牌除了贡献很高的毛利率,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利润来源外,也有利于通过差异化的商标凸显出不同特色,减少商品与同行的重合率,从而留住顾客的信任。
专家认为,上述中外差距,意味着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在发展商业自有品牌上大有潜力可挖。种种迹象表明,今年,国内大型零售商开发自有品牌的活动会明显升温,而它们开展这项工作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有历史传统的积淀。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批发和大型零售企业就开展过商业自有品牌的开发经营,当时称为“商业定牌监制商品”,曾广受消费者青睐。二是有成功的案例。从一些本土大型连锁零售企业的实践效果看,商业自有品牌的毛利率很高、质量也好,可以在零售价保持足够竞争力的同时,取得丰厚的利润。三是有“中国制造”的本土地缘优势。如果再考虑到国内消费品厂商众多和产能过剩的环境,寻找到理想的代工厂商也有着充分的选择余地。
据介绍,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大型知名零售企业开始了自营转型发展的尝试。大型百货店中,王府井、银泰、金鹰等均开始了自营探索。上海百联在东方商厦的欧洲精品皮具馆完全实行自营式的总经销、总代理,每年举办的法国商品和意大利商品周,依靠自己的“买手”团队去原产地采购,与其他商场的商品形成了鲜明的差异。而国内一些知名度不高的地区性连锁零售商在自营方面已有了成功探索,增强了业界向自营转型的信心。例如山东德州百货集团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直坚持买断式自营,始终不出租经营场地,已从一家只有4000多平方米营业面积、300多员工的单体百货店,发展成为拥有众多商场、50多万平方米营业面积和10000多员工的区域性商业“航母”。安徽安德利百货公司坚持自营20年不动摇,自营商品比重高达80%。由于实行买断经营,其商品价格平均比竞争对手低10%~15%,毛利率高出3个百分点以上。除黄金、化妆品和家电外,这家百货公司其余商品与同行企业的重合率仅为20%~30%。目前,安德利百货公司已从当初的一家县城小型零售店,发展成为拥有3家百货商场和120多家超市、年销售额逾15亿元的区域性商业公司。
中国商业联合会至今已持续10年发布了汇聚国内政、学、研、商各领域上百位专家智慧成果的“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研究,每一年的展望内容都在海内外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商业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品牌规划的重要参考。今年在发布热点中文版的同时,活动协办单位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也同时在香港向海外媒体和商界人士发布了新改版的英文版内容。
除上述提及的热点展望之一外,“2013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内容还包括中央政府赋予流通业重要战略定位,一系列产业导向及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国内市场总体保持旺销态势,消费扩大的基础条件继续改善;网络购物延续“火爆”走势,经营“习惯”需要反思和规范;涉及流通业的两项税收改革政策出台,将助推行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小型商贸流通主体发展环境有所改善,政府多样化的扶持措施渐成体系;内外资零售商在华竞争呈现新格局,重视单店绩效的时代到来;农产品流通“提效降本”多有突破,“短链”流通模式成效初显;批发市场进入转型期,整合升级呈现一系列特点;商业地产总量过剩与结构失衡并存,物业房租持续猛涨成为商业企业沉重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