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是现代商业的标志之一。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1日发布的调查显示,2009年一季度,是连锁零售业发展十多年中,最为困难的时期。其中,百货业态销售和利润整体同比下降5%左右。超市、百货、家电、药店……这些与百姓生活联系最紧密的连锁零售业,怎样才能走出困境?
销售放缓,利润下降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1日发布的调查显示,一季度,从超市业态看,销售整体同比增长7%左右,利润增长5%左右。百货业态中,销售和利润整体同比下降5%左右,环比则上升10%左右。
调查显示,各个地区增长情况差异较大,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增幅最小,有的企业甚至为负,内地城市的增幅较高,有的维持在去年同期水平。
调查显示,2008年下半年以来,百货业进行了大规模的促销打折,一些企业甚至是全线折扣,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一方面企业的毛利水平下降,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受到影响,即不打折不购物。另外新开百货店也出现了专柜招商周期延长、招商资源减少的情况。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对记者说,通过对几十家连锁企业的走访和调查,能感受到被走访的企业对二季度和下半年的预期维持在较低水平,总体反映不乐观,并普遍调低了销售和利润目标。
连锁行业面临四大问题
有关专家表示,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连锁行业正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给连锁零售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CPI下降。2008年一季度,CPI累计上升8%,同期食品价格上涨21.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而2009年一季度,CPI累计下降了0.6%,食品价格仅上涨0.5%。对零售企业,特别是对连锁超市的销售增幅影响明显,影响幅度超过10%。
来客数降低。受收入预期、失业裁员等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降。自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从109.0的高点一路向下,去年第四季度降至77.5,为近年来最低水平,到今年一季度回升至82.5。专家表示,消费意愿降低,导致门店来客数量下降。
成本费用提高。租金成本依然有提高的趋势。专家分析认为,尽管商业物业低迷,但连锁企业签订的物业租赁协议一般都是五年以上的长期协议,协议到期后续签的租金一定会比签订时的租金高出很多。
利润有所下降。调查显示,为保持销售的增长,维持企业的市场份额,各个业态的企业都开展了频繁的促销活动。特别是在2009年春节期间,促销力度空前。但专家认为,尽管这些措施维持了一定的销售增长,但企业的毛利率受到很大影响。
应化危机为契机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表示,虽然当前连锁行业面临巨大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快速发展十几年后的调整契机。中国的连锁零售业应化危机为契机,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在逆势中谋求发展。
裴亮表示,面对危机,绝大部分企业的第一选择是“节流”。首先是制定详细的预算,建立严谨的考核机制。调查显示,部分连锁零售企业采取扁平化管理,简编、优化内部流程,降低沟通成本。有的通过合并小课组、部类等,进行岗位调整。在能耗方面,有的企业对门店进行节能改造,节约了20%至25%的用电成本。
其次是联合扩充实力。“中小连锁企业在竞争中原本就处于弱势,加上特殊的经济形势下,更难以与大型连锁企业竞争。”裴亮介绍说,为应对竞争,近年出现的自愿连锁、采购联盟在2008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共建物流中心、联合采购、联合谈判和经营互助等方式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第三是加强渠道管理。渠道的控制能力,是连锁企业规模优势的一个重要体现。据了解,2008年以来,企业的渠道管理明显加强,连锁百货企业越来越多的单品开始集中采购,大型超市企业和家电企业大多采用统分结合的方式进行渠道管理,渠道的控制力得到强化。分散的、小规模的代理商和经销商或者伴随连锁企业的规模扩张而成长,或者因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而被淘汰。
第四是调整商品结构。调查显示,面对危机,不同业态的连锁企业都加强了商品管理。有的超市企业提出,要经营必需品中的必需品;一些百货店也在调整商品结构,减少奢侈品的比例;家电专业店调整了黑电和白电的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