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介绍了作者本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所掌握的村镇连锁经营业主的资金状况,揭示了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面临投融资难这一问题,并对其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内目前不同地区和不同组织机构解决村镇连锁经营投融资问题的四种模式。
[关键词] 村镇连锁经营,投融资,龙头企业
一、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的作用与地位
1.在农村消费总量、质量、结构变化中的作用
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是指从事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国家及有关省的规定标准并经认定的企业。调查显示:不少地区由于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的成长加快,农村连锁经营的规模、地位、现代化水平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而拉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消费结构优化以及消费质量改善。
2.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中的功能和地位
尽管有上述变化,但是,必须看到,在人口与消费总量上,城乡之间仍有巨大的反差。据2006年国家统计公报显示,我国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为7.3亿,占总人口的56.1%,但全国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22082亿元,仅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8.9%。
二、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融资难是影响其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
1.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针对湖南省部分地区85家涉农连锁经营业主的启动资金构成分析,从市场层面发现: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融资难(见图1)。
从图1可知,85家涉农连锁经营企业总计约5100万元经营启动资金,银行贷款仅占9%,约为450万元,这与国外涉农连锁经营银行贷款率动辄高达80%以上的情况相比,差距巨大。可见,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是不争的事实。
2.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融资难的表现形式
(1)融资结构不合理,内源性融资能力有限,外源性融资占比高。内源性融资是企业通过内部积累的方式实现的融资,包括原始资本投资、利润投资和折旧。外源性融资则是企业通过一定的途径或借助金融工具获得他人的资金,包括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及其他融资方式实现的融资。直接融资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利用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实现的融资;间接融资指向银行金融机构申请银行贷款和商品贸易融资等多种方式实现的融资。目前,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起步晚,发展不平衡,整体表现出融资结构不合理,内源性融资能力有限,外源性融资占比高,企业经营的财务风险高。
(2)融资渠道单一。图1表明,目前,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是大型企业参股及民间借贷(农民入股)。据资料介绍,民间的借贷市场已日益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融资渠道。表面上,民间借贷的活跃反映的是金融秩序问题;本质上,则是传统农村金融体系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金融供给不能满足金融需求的结果。有统计表明,农村吸收的资金流到城市的规模平均每年高达700~800亿元。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无序的民间借贷资本的滋生,无形中增大了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的经营风险。
(3)实现规模化扩张连锁经营的资金不足。众所周知,农产品从收购、物流配送到零售,需要大量流动资金,保持充足的流动资金是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发展和规模扩张的前提。笔者调查的情况证明,80%以上的涉农连锁经营企业存在资金短缺,只能勉强维持现有的经营规模和品种,因而限制了发展。许多连锁经营店规模长期得不到扩张,品种单一,无法实现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据笔者测算,按照《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实现全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万亿元的目标,村镇连锁经营的资金缺口将至少在7000亿元以上。面对如此庞大的资金缺口,仅仅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和有限的农信资金,只能是杯水车薪。
三、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内部原因
从金融市场角度看,笔者所调查的85家涉农经营业主规模相对较小,难以提供贷款所需的担保和抵押品。企业平均固定资产800万元,与国家级企业平均2亿元的水平相比,规模相对较小。所购置的机器设备又因评估费用高,资产市场价值起伏大,监督成本高而难以成为有效的抵押资产。技术装备落后,产业增值效率低。企业整体技术装备相对落后,技术创新人才缺乏,又没有充足的资金加以更新和完善,因而造成了服务质量相对低下,商品流通效率低。整体信用水平相对较低。目前,约3家企业银行信用评定为AAA级,AA级的企业大约57家,还有部分企业为A级企业。信用评级水平低直接导致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较难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支持。
2.外部原因
一是直接融资渠道不畅。按照现行规则,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要满足一系列的条件,村镇连锁经营企业难以通过上市融资途径筹集资金。
二是农村市场缺乏合理规划和指导。重复建设和市场缺失并存。有的地方市场分布过多、浪费严重,导致“有场无市”、“空壳市场”;有的地方市场建设不足,沿街叫卖、沿街为市、占道为市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直接导致金融企业对村镇连锁经营的关注度不大。
三是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市场监管乏力。涉及农村流通的一些重要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地区封锁仍时有发生,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农村市场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不少执法部门重复检查,盲目检查,以罚款代管理,干扰了农村商品流通的正常经营秩序。农村市场劣质商品流通、乱涨价、欺行霸市等问题比较突出,农民利益时常受到损害。这直接导致资本所有者谈“农”色变。
四、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投融资模式设计
1.仙桃模式
笔者从《财经时报》获悉,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在湖北省仙桃市设立村镇银行——仙桃市北农商村镇银行,这是中国第一家由商业银行跨地区设置的村镇独资银行,由北京农商行划拨营运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于2008年4月28日挂牌营业。这对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可以将其总结为解决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投融资问题的“仙桃模式”。
这一模式的发展,对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的发展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下乡序幕已拉开,预示农村经济缺血状态有望得到有效缓解;其二,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融资渠道有望获得拓宽。自2007年底以来,中国银监会大幅度降低了农村地区设立银行类金融机构的门槛。随后,又出台一系列文件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待文件出台后,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在甘肃省会宁县设立一家村镇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也有设立村镇银行的意愿,而南充城商行和包头城商行已获准设立农村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将在银监会试点的6个省区设置多家村镇银行。
2.苏果模式
在总结分析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投融资模式时,最令人振奋的莫过于香港华润集团计划在三年之内注资20亿元,帮助苏果规模化发展和对外扩张区域市场。据悉,苏果近年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资金上的隐忧,华润的这种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是融资模式上的,称为苏果模式。华润20亿资金的注入无论是对苏果还是华润来说都是一个“双赢”之举。这对于处在急需做大做强关口的苏果来说,无疑是“旱逢甘霖”。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这笔巨资能如期到位,苏果大卖场规模将迅速膨胀,以苏果在区域市场的地位和实力,其他竞争对手在短期内恐怕难望其项背”。据了解,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早在2004年5月31日,就与江苏果品食杂订立收购协议,以3.1亿元人民币收购江苏果品食杂附属公司苏果超市24.25%的股权,成为绝对控股方。华创在收购公告中表示,苏果在江苏的知名度将在收购完成后继续提升,并希望因收购事项进一步增强与供应商的关系,提升供应链效率,扩大分销网络,并将苏果业务扩张至邻近省份。
3.温州模式
2005年浙江省启动了“千镇连锁超市”工程,截至2007年底,温州市已在262个乡镇建立连锁超市,实现全市所有乡镇连锁超市的全覆盖,提前4个月完成连锁超市工程建设目标任务。温州模式的重点有二:一是加强引导,着力培育有竞争力的本土化农村龙头连锁经营企业。近几年来,温州市在推进“千镇连锁超市”工程的过程中,一批农村连锁经营企业得到了发展和壮大,到目前为止,几乎每个县(市)都有一家本土化的连锁经营企业,经营规模超亿元的企业已有13家;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财政补助面从过去的欠发达地区乡镇门店和龙头企业信息化改造,扩大到村级连锁便利店和配送中心建设;并在全省新农村建设用地中专门安排910亩土地指标,用于“千镇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建设;对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准予免缴水利基金,对出租房屋给龙头企业用于开设农村连锁门店的业主准予免缴房产租赁税,以减轻企业负担;这些扶持政策的出台与落实,有力推进了“千镇连锁超市”工程建设。
五、结 论
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融资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需要社会包括企业在内全方位协同作战。现实问题在于缺少进行资源整合的平台,特别是在政策、体制、生产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对称、不协调因素。笔者认为,可以建立以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为中心、连锁经营为网络的多功能投融资服务平台,积极总结推广仙桃、苏果、温州等模式的做法和经验。要让各级政府和部门清楚地认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提出的战略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每个人、每个政府组织和涉农机构,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解决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融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亦民,刘纯阳,莫鸣.我国企业投融资体制的历史演进:一个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2):72—74.
[2]叶伟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的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4):8—9.
[3]李定珍. 关于我国农村零售组织创新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7,(6):130—133.
[4]赵莉,叶芳,袁振洲.村镇连锁经营与物流配送网络规划技术的分析[J].物流科技,2007,(11):7—8.
[5]贾伟,阮文彪.新农村建设中的商品流通渠道构建[J].商业时代,2007,(32):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