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商业史上,2011年是颇为重要的一年。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相关信息显示,2011年中国零售市场中,包括Tesco、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四大全球零售巨头,相继对中国区“一把手”进行了更换。科尔尼公司发布的2011年适宜全球零售业扩张的最佳发展中国家指数数据显示,中国的排名由2010年的第一位下滑到了第六位。
“2011年,中国经济处在巨大的内外部压力下,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成本提高,这一切都直接、持续影响到零售业。中国零售业在社会、政府前所未有的关注、批评、期望中度过。” 2011年12月30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坦陈。
郭戈平表示,零售业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我们的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格局在逐渐打破,新的规则陆续建立起来。”
《21世纪》:对于处在转折关口的行业而言,未来消费趋势会出现怎样的新变化?
郭戈平:其一,是消费结构两极化。高端消费群体对品牌的追求带动了高端百货店、高端超市、各类精品店的发展。另一方面,普通消费者更加注重物有所值和物超所值。其二,是消费意识品质化。消费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食品安全,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其三,是消费行为网络化。一方面表现为新一代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热衷,一方面表现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对网络的依赖。
《21世纪》:零供关系矛盾一直存在“不和谐”声音,未来零售业和供应商扮演的角色将怎样变化?
郭戈平:中小型供应商与连锁企业的合作出现几个新的特点:一是作为“资金供应商”的角色在弱化。协会《零售企业资金链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零售企业的资金来源中,有25%来自于供应商货款,低于上一年的27%,为三年来最低。二是品质控制将向上游延伸。三是合作方式的转型。买断、自有品牌开发,已经成为超市、百货店、专业店等诸多连锁业态的共识和实践。
《21世纪》:有观点认为企业持续扩张与人才供应不足的矛盾,是现阶段行业主要挑战,你如何看?
郭戈平:协会《人力资源发展报告》显示,未来3年,百强企业新开店所需人员数量在100万以上。基层员工供不应求,中高层员工流向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
连锁企业高层员工与基层员工存在的薪酬和文化差异是行业面临的又一大挑战。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连锁企业的基层员工收入低、社会地位不高,在员工保留与激励方面,必须付出比其他行业更多的努力。
《21世纪》:未来,行业将在业态层面出现怎样的变化?
郭戈平:我认为,购物中心与网络零售是改变零售市场格局的决定性力量。目前,购物中心与网络零售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占有的市场份额已不可小觑。很多连锁企业投资建设网络平台,个别企业的网上零售业务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传统业务差异明显,投入大,回报期长,宜认真研究,谨慎投入。连锁专业店和专卖店具有较强的供应链控制能力,拥有很好的增长势头。
《21世纪》:很多零售商认为渠道下沉是未来的企业区域增长方向,你如何看?
郭戈平:从地理区域看,一二线城市的零售网点趋于饱和,企业发展的利基市场在细分和错位。协会的《城市零售商业网点分布特征报告》显示,一二线城市都有一些拓展潜力区域,四线市场的消费日趋成熟,为连锁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21世纪》:对于未来行业将面临的游戏规则方面,有哪些建议?
郭戈平:其一,是改善零供关系,通过与供应商分别签订购销合同与服务合同规范关系。
其二是,拉动内需,创造需求,进行传统节日商品民俗文化的研发。传统节日是销售旺季,但一直以来商品单一。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每个节日都有着特定的内涵,零售商应更多地研究这些内涵,注重非食商品的开发,这样既扩大了销售品类,也推广了中国传统文化。
其三,是提高员工福利,大年初一休假或缩短营业时间。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以住,初一全家购物是一种休闲方式,现在则被其他休闲方式代替。我们的员工希望有更多时间与家人团聚。
在上述建议的游戏规则中,大企业和核心企业应当起到示范作用。作为行业的优秀代表,也应是履行规则、践行责任的模范。也就是说,新规则的核心是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