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规范市场,厂商应两条腿走路
上周末对于兰州的家电市场而言可谓是一个硝烟弥漫的周末国美、苏宁两大连锁选择在同一天推出了“降价促销风暴”,数千万的降价电器使得原本属于淡季的家电市场再次火了起来,国美电器两日的进账达1000万……
甘肃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促销活动甘肃国美得到了国美总部的大力支持,仅此次活动甘肃国美就准备了近3000万元的货源,赠品就达到500多万元。该负责人还表示,本周的价格战只是8月战的序幕,在未来的几周内活动还将继续。以每个双休日为主,后续还将补充2000多万的商品资源。让更多的市民买上称心如意的商品。(刘明煜)
现状:竞争加剧厂家处在夹缝中
在7月25日国美收购永乐的联合发布会上,永乐董事长陈晓还曾表示,希望通过合并,挖掘解决制造业和零售渠道隔离和矛盾的方案,使上下游结成真正的战略同盟。黄光裕也在同日表示了对“极端简单、粗暴的竞争”的不满。然而并购之后,家电零售企业对生产企业的“压榨”似乎并没有减退的意思,甚至还耍出了“威逼利诱”的手段。继国美在全国发布规模空前的百亿采购订单后,有供应商向国内某媒体透露,国美联盟连连警告他们不许向苏宁提供比他们更低的价格。但来自苏宁方面的压力同样不小。“左右为难,原来三家竞争还互为牵制,现在两家竞争更激烈,可商家的竞争压力也不应该转嫁给上游厂家。”一位家电厂商说。
据了解,目前中国家电制造商利润缩水,整体行业净利润率不足1%,在零售商的进一步挤压下,得到的甚至是负回报。对于日益形成垄断的连锁巨头,厂家是进还是退?夹缝中的厂商们该如何摆脱连锁商们“锁喉”?呼唤已久的家电业健康产业链何时才能真正实现?
价格战升级厂商话语权越来越弱
记者昨日在国美苏宁两大卖场中采访了科龙、小天鹅、TCL、长虹等厂家工作人员,他们表示,目前来看,在兰州连锁家电卖场的商家中,国美、苏宁的竞争态势非常激烈,不断升级的价格战,甚至是互相拆台的竞争手段,让他们充满忧虑。处于一定垄断地位的连锁巨头会因为竞争的加剧而更加“盘剥”厂商。现在厂商不得不忍受连锁巨头对他们的盘剥、拖欠货款等一系列行为。厂商在与卖场的对话中,分量越来越弱。
长虹彩电的一位工作人员与记者交谈时直言不讳地说,一年销售额做得再多,还是不赚钱,如果扣除资金成本,还可能是亏损的。彩电在整个商场各部门中销售名列前茅,但利润排名是倒数第一。记者了解到,彩电市场如此尴尬,并非独此一家。另一位卖了三年彩电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这几年彩电价格越卖越低,部门效益也越来越差,她戏称卖彩电的是廉价搬运工。
破解要有过硬的品牌和销售渠道格力销售渠道值得借鉴
时至今日,曾受家电连锁巨头挤压,被业界批评为“自恋”式、偏离了正确的营销模式的格力自建渠道模式,已开始体现出独有价值与优势。
目前,G格力电器在全国有近1200家专卖店。G格力以省为单位组建销售公司,由经销商负责整个区域的价格、供货、营销等,由G格力负责指导控制,区与区之间不打价格战,以此保证当地经销商能获得良好利润。据G格力公布的2006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3.36亿元,同比增长33.27%,实现净利润3.10亿元,同比增长15.41%。每股收益0.38元,空调业务销售收入领先竞争对手快速增长。
业内人士分析,独一无二的空调连锁专卖对格力空调内销持续快速增长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
拓宽销售渠道以免受制于人
在拥有众多家电品牌专卖店和代理店的兰州兰新电器市场,海尔、松下、TCL、康佳、海信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家电的专卖店显得格外耀眼。就国内目前家电零售业的形势,海尔专卖店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现在一些品牌的家电对于家电连锁巨头的依赖太强,甚至欠款达数千万元,以至于家电连锁巨头对其大大压价,甚至以撤柜相威逼。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经营模式太单一,除了在家电连锁巨头和一些商场销售外,再没有别的销售渠道。海尔很早就在全国各地开了品牌专卖店,一方面发展自己的品牌,一方面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现在海尔已是全球知名品牌了,就算家电连锁巨头不上海尔的产品,消费者也会来专卖店购买海尔的电器。“决策层可能对家电连锁巨头在政策上有所倾斜,但决不可能受制于他人。”这位工作人员说。
有品牌影响力才能两条腿走路
在采访中,美的厂商的人员表示,他们也尝试在一些地区与经销商一起成立合资销售公司,让代理商的积极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如开4S店。创维集团也在全国逐渐开设了“创维4S店”。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企业对开设专卖店还是比较谨慎的。如果品牌影响力不够,没有经销商愿意加入,而仅靠厂家的投入,不仅成本高,而且对销售没有多大意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品牌专卖店的工作人员说,会不会被家电连锁巨头所左右,主要取决于品牌和生产厂家的实力。如果生产厂家有过硬的品牌和自己单独的销售渠道,就像两条腿走路一样,才不容易跌倒。
专家: 开辟更多渠道摆脱“锁喉”
省委党校的经济学教授欧阳锦表示,在国外,连锁卖场一点也不比国内少,大一些的有沃尔玛等国际连锁企业,他们走的都是高品质路线,注定了他们都能在一个有序的市场中共存。而目前国内连锁卖场的竞争已经有些脱离正常的轨道了,单纯的为了“量”上的垄断而“降价”,不求“质”的垄断,将会决定中国家电企业只能在中低端产品上原地踏步,甚至还会有可能造成产品的积压,价格战连绵,全行业面临亏损。
厂商要摆脱连锁商的“锁喉”,可以尝试着开辟更多的渠道,而自建渠道和网上贸易将是最主要的途径,但这必须建立在品牌的影响力可以吸引大众并能对销售有帮助的前提下,否则只能自取其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