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在简要论述了现代服务业外包经营模式优势后,以江苏省为例,描述了江苏省部分行业的外包现状,指出了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最后提出应该从战略开放、政策促进和市场引导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外包的发展。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外包 开放背景 现代服务业是指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而非直接为最终消费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咨询业、信息服务、科技开发、商务开发和教育培训等行业。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为满足中间需求、向外部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服务。对制造业企业来讲,生产性服务的中间投入角色更为突出:制造业企业将其部分非核心业务如物流、市场调研、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等,委托给市场上的第三方生产性服务企业,由后者为之提供生产经营所必需的服务要素投入,使制造业企业能更集中精力于自己有比较优势的核心业务,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现代服务业外包经营模式的优势分析 外包是指在企业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而把其他业务借助于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予以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外包给发包方带来的优势
现代服务外包是与企业生产的垂直一体化相对立的垂直非一体化生产组织方式,即在生产性服务外购还是自制(buy -or -make)上,企业选择前者。一般来说,外包会给发包方带来相对于自制的比较优势。
降低成本 依据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生产服务外包是分工深化、专业化程度提高的表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竞争的压力迫使大公司不断迎合市场竞争更精细的市场细分要求,减少对公司利润贡献微不足道或不带来利润的经营环节,降低生产流程中的垂直联系,公司只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结果在原有企业周边衍生出了许多“外围”或者“补充性”企业。大公司通过外包加强了垂直的非一体化,使企业的资源能集中于反映专业化分工的核心活动上,集中于实现关键的战略目标上,从而降低总成本。
提高核心竞争力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企业竞争战略,从剖析产业结构与市场行为的角度出发,运用五种力量模型和价值链的分析工具,指出对于价值链来说,企业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自有资源或企业本身目前还没有控制和拥有的资源,企业可以使之外包。在外部交易成本低于内部组织成本时,发包企业通过利用他方资源带来的外部互补性优势整合企业的竞争战略,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外包给接包方带来的优势
外包服务接包方承接外包服务的主要优势在于其专业性和规模经济。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具备的资源数量、质量及其使用效率。通过独立和专业化经营中间服务,外包服务接包方能发挥其专业知识特长,这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另外,外包服务接包方由于承接大量相关业务,企业的人力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加上企业员工的学习效应,可以大大提高企业服务能力利用率,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开放背景下的现代服务业外包优势
开放背景下的现代服务业外包也称为国际服务外包或离岸服务外包(offshore outsourcing),是指跨国公司将原本由自身执行的非核心服务生产职能,通过建立可控制的离岸中心或国外分公司,分包给境外第三方服务供应商去完成。国际服务外包是市场竞争和高科技推动的结果,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家不断改善自身投资环境和生产要素质量提高的市场回馈。
国际服务外包给发包方带来的优势 由于国际服务外包是国内服务外包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更优配置,它除了具备国内服务外包的优势外,由于能在全球范围内搜寻相应的服务承接方提供的服务,一般来说,与国内服务外包相比,国际服务外包给外包方带来的价值增加大于由此引起的交易成本增加。据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估计,同质同量的服务外包到发展中国家平均可以降低成本65%-70%。因而,国际服务外包更有助于发包方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并有助于深化国际分工和合作,扩大国际贸易和投资。
国际服务外包对接包方的优势 当前国际服务外包的流向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带来的好处主要有:提升产业结构,促进服务经济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收入,改善国际收支;形成与制造业相配套的便利中间投入,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增加当地的技能提高和知识积累。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外包经营模式现状 就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参与国内服务外包而言,由于缺乏相关的统计数据,本文只能获取江苏省部分有代表性的现代服务业外包市场资料。通过与国内部分省市同行业发展现状进行比较性的描述,可从中发现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外包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部分行业存在的问题
软件外包 在国际软件外包中,以大连华信、东软等为代表的主流外包服务商凭借自身的优势,占据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软件外包的绝大多数份额。2003 年,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商务部等部委决定在北京、上海、天津、大连、西安、深圳等六座城市创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基地是以主要软件厂商所在地进行分布的。可见,在国家支持软件国际外包层面而言,这六个城市已经取得了先机。近年来,江苏省软件行业就总体规模和发展速度而言,一直位居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前列,但其最大的不足在于国际化程度不高,其主要表现在:“自产自销”,即产品市场基本局限在国内,而且很大比重是在省内;“闭关自守”,即跨国企业不多,与国际软件界的交流、合作甚少;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国际化程度不高,通过CMM(软件生产能力成熟度模型)认证的数量很少。这种状况与软件技术日新月异、软件产业国际化的特点极不相称。
物流外包 通常认为,物流市场中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的数量成为物流市场成熟与否的标志,只有当第三方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的50%以上时,这个市场才是成熟的。近几年来,江苏省出现了一批初具现代物流意识、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但与广东、山东等省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与广东省相比,江苏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一定的差距,现有提供物流服务的专业物流企业规模小、档次低、服务内容少,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信息化水平较低,物流信息交换的渠道不够畅通;与山东省相比,企业物流进展不快,部分企业对现代物流理念的理解还存有偏差,仍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产供销经营模式,物流社会化程度较低。
现代服务业企业外包面临的挑战
从以上几个行业以及制约江苏省服务业发展的因素来看,江苏省现代服务业企业参与市场外包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外包市场的软环境有待改善 服务外包是以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便捷和完善的交通物流设施、普遍遵行的全球性开发标准规则、人才培养机制对市场的高适应性等为载体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它突破了传统服务业生产与消费必须同步进行的时空局限,能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内以更低的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江苏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服务业市场地域分割、行政垄断等严重制约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统一市场的建立;相关专业人才缺乏。
外包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 现代服务业企业参与国际及国内服务外包实力不足、经验欠缺,市场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现代服务业企业数量有限,开展此项业务时间不长,业务规模小,承接外包业务的经验能力欠缺,对承接业务外包尚处于摸索阶段;另一方面,江苏省的现代服务业企业除了面对国内较发达省份同行竞争对手外,还面对着国外大型物流公司、中介服务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纷纷进入的竞争压力。在国内、国际同行面前,江苏省企业参与外包业务能力不强、竞争力较差的窘境,决定了江苏省促进现代服务业企业建立、发展和壮大的紧迫性。
外包业务量有待增加 发包企业(主要是制造业企业)开展IT服务外包、业务流程外包(BPO)意识不强,相关业务量少,受制约因素较多。制造业企业传统上“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制约了企业内部核心业务的专业化经营,为此,制造业企业在将部分生产加工环节外包或者外购上已经达到了共识,但是在将部分生产性服务,如IT系统维护、薪酬管理、设计、测试、会计和法律事务等外包上,却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受制于观念的局限和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成熟,江苏省内制造业企业对服务外包的优势、外包的内容、外包的具体方式等方面的认识有待加强提高。
发展现代服务业外包的机遇
尽管目前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刚起步,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江苏省具备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有利机遇,主要包括:
具体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区位优势 先进的国际制造业基地对现代服务业的强劲配套需求,使江苏省具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强大动力和近距离优势。现代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引导、现代服务业对现代制造业的供给推动,现代服务业通过接包而从制造业价值链的产业延伸中获取协同效应,使二者之间不断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现代制造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对外购、外包中间投入需求的不断增加,对在制造业基地周边就近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江苏省有着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区位优势。江苏省现代服务业企业近距离于制造业基地,可以及时、便捷地了解客户需求、与客户沟通,低成本地提供服务。
具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硬件条件 目前,江苏省拥有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的运营是以有形的四通八达的网络交通设施和无形的高速及时信息传输通道为载体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这两个载体,现代服务业将难以立足。尤其是在开放背景条件下,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要求作为中间投入的现代服务业响应现代制造业的临界需求变化,从以往的大规模生产转向定制化生产和模块化生产,为后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这方面,江苏省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
具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经营条件 江苏省的国有企业(主要是制造业企业)改制较为彻底,从而将大量的非核心业务剥离以市场化方式经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比重高,这些市场主体具有灵活的经营方式。专业化分工和市场细分要求现代服务业企业能针对每个发包企业的业务流程提供差别化的服务投入,要求现代服务业企业与发包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一改以往二者之间简单的购销关系,变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甚至参与到发包企业服务提供的日常维护中去。非核心业务分离后日渐以市场化方式经营,私营经济受传统体制束缚小,使其具有了适应市场需求的灵活经营方式,这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必备的经营条件。
具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教育优势 有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条件。现代服务业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是人力资本的高聚集地,江苏省历来优良的教育资源使之具备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条件:江苏省是名列前茅的全国高校云集地,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知识、人才的尊重意识,都成为江苏省发展服务业的最有力竞争条件。因此,面对现代服务业市场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如何有针对性的调整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结构,将人才优势和培养潜力转化为人才强势,是提高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市场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如何克服制约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参与国际及国内外包的不利因素,强化有利因素和转化潜在优势,是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外包经营模式、提高服务业质量和形成现代服务经济的关键。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外包发展策略 战略开放
江苏省利用外资的规模在近几年有长足的增长,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但长期以来,江苏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只是近几年在第三产业的分布才略有增加,但仍未超过13%,这与上海、北京等服务业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吸收利用大量外资形成鲜明的对比:2004年,上海用于第三产业的合同外资占外资总额的39.1%;北京第三产业吸收合同外资金额占全市合同外资金额的比重为61.8%,全年投入较多的行业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既便与产业结构相似的广东相比,后者第三产业实际吸收外资占外资总额的比重也达到21.5%,也高于江苏省(见表1)。因此面对这一现实,江苏省应将引资重点转向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能充分利用现代服务业对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低、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高的特点加快江苏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步伐;通过服务贸易出口,有助于减少江苏省的服务贸易逆差;有助于提高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水平和第三产业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外资企业的服务外包经营模式及其先进的经营理念,能提高外资企业本土员工的技能,带来学习效应和溢出效应,带动本土企业学习先进的商务经营模式,发展壮大本土企业。
当前,江苏省应该有步骤、有重点地引导外资流向第三产业,特别是与制造业密切联系的现代服务业。
政策促进
现代服务业代表了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主动参与国际及国内外包服务,是现代服务业企业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促进现代服务业企业积极主动的参与市场外包,当前在政策促进上,政府应该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扶持:
财政税收方面 对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支柱性企业,特别是能参与国际市场外包如大型软件业企业和物流企业,政府应注重发挥这些企业的市场导向作用和带动作用,在投融资上给与资金支持;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应该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协调,缓解这些企业的资金流动性不足;对开展外包业务的企业,在税收优惠上给与支持。
人才培养方面 现代服务业的高技术和知识含量特征,决定了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具备大量的相关专门人才。此外,现代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黏合剂”,决定了参与国际及国内服务外包市场的人员必须既具备现代服务业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关制造业领域的背景知识。江苏省高等教育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但具备市场需求的、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的专门人才匮乏是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参与国际外包业务所需的既懂业务、又懂外语和项目管理的人才更是捉襟见肘。为此,政府应推动相关教育资源和有实力的企业资源的整合,加快复合型、市场导向型人才的培养步伐,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法制建设方面 对地方法制建设而言,一方面,要切实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合同执行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对于当前开展外包业务急需的、而国家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领域,在地方立法和上位法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先行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比如信息技术外包伙伴关系的规章制度。企业、外包服务商和企业员工之间劳动政策规章制度等。
市场引导
外包战略的选择最终还是由企业根据非核心业务的内部化或外部化的成本与收益比较做出的。业务外包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新型战略经营模式,并成为当今发达国家企业的主流商务经营方式,市场对这一选择既提供了动力,也将引导这一方式不断拓展。为促进我省服务外包市场的健康、加速发展,当前的市场体系建设应该从市场主体和竞争性市场的培育着手。
明确市场主体 对特殊行业的经营许可放宽、简化工商行政登记注册手续,支持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建立;有序地分离国有企业的非核心业务部门,将它推向市场,走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生产道路;加快事业单位改制步伐,将有条件的事业单位改制为独立核算、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鼓励外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设立等,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格局。
建设可竞争性市场 放松政府对服务业的经济规制,增强市场的可竞争性,推动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分步骤取消对现代服务业中投资项目的行政审批,打破市场壁垒,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将行政性的市场准入管制转变为社会性管制和禁令性管制;推进现代服务业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消除企业的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让资本和劳动两大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 参考文献: 1.李布.“外包”:企业经营新模式.经济纵横,2000(12)
2.(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2
3.詹晓宁,邢厚媛.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承接战略.国际经济合作,20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