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快餐企业连锁化的步伐明显加快。构建人才培训体系,是快餐连锁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快餐连锁企业人才培训的特点,提出了建立特定培训机构、实现人才培训的常规化、建立员工培训档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快餐连锁 人才培训 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连锁化经营成为行业的一大特点。快餐连锁企业的发展需要内部管理体系的支撑,人才培训是内部管理支撑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快餐连锁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快餐连锁企业人才培训的必要性 2004年,我国全社会餐饮业实现营业额74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营业网点超过400万个,从业人员达到2000多万,行业发展速度持续以较大幅度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据初步测算,全国快餐连锁经营网点100多万个,年营业额可达1500亿元,占20%左右,快餐行业规模继续扩大。从餐饮业年度百强企业来看,2002年度快餐企业入围12家,营业额占30.1%;2003年度18家,营业额占33.29%;2004年度餐饮百强企业快餐占33%左右。快餐业作为生力军和先锋军,成为现代餐饮发展的重要代表力量,为社会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几年来,我国快餐业快速改变多年沿用的单店经营模式,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网络经营,在全国涌现了一大批多业态的餐馆、快餐连锁企业。以连锁经营、品牌培育、技术创新为代表的现代快餐业加速替代传统餐饮业手工随意性生产、单店作坊式经营、人为经验型管理,向产业化、连锁化、集团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迈进。快餐业连锁经营发展势头持续强劲,连锁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加快,市场份额持续攀升。与独立的经营活动相比,快餐连锁经营通过经营模式的统一性,经营产品的大众化及独特性以及管理方式的规范性及管理手段的科学性,进行规模经营,实现了规模效益。
快餐连锁的最大优势是以集约化的经营方式获得最佳的效益。然而实践表明,当连锁规模日益扩大后,快餐连锁企业的人才问题往往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有一批靠网点数量扩张取得一定规模的快餐企业,经营业绩不错,但也会因为连锁内涵发展缺乏进展而感到力不从心,这就是企业的人才培训没有跟上企业规模的发展。因此,快餐连锁企业在实施规模扩张的同时,必须加强人才培训。
快餐连锁企业的有效运作需要大批懂经营、会管理并掌握现化技术设备、有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大批作业熟练、操作有方的员工,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培训系统,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培训出这方面的标准人才。如果企业培训系统不完善,缺乏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企业的增长必然会产生人才的不足,企业只能降低用人标准,使服务和管理达不到要求。
快餐连锁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不仅是解决高级管理人才缺乏、员工素质较低问题的有效手段,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由于连锁经营组织形式上的特殊性,使连锁企业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其他零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模式,因而要求连锁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服务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新课题。目前,快餐连锁企业的当务之急是注重人才培训。 快餐连锁企业人才培训的特点 快餐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不同于单体企业,有其自身特点及要求,在构建人才培训体系时,必须对其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一)克隆式培训
一个快餐连锁企业内,各分店遵循统一标准,如服务标准、外观装饰、产品质量、价格等,每家分店就像从同一模型中复制出来的。因此,在整个系统内,对各种人员的要求并无区别。连锁企业在扩张发展时,培训人才的一条关键途径就是将新员工送到各家分店顶岗见习或将老店中有能力的员工派遣到新设的分店担任重要角色,指导和训练新员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连锁企业可以在企业系统内成功“克隆”出它的各级员工。
(二)周期性波动
快餐连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客流量的大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形成波动,从而对店面人员的需求有一定规律,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因此,快餐连锁企业应根据这一周期性,来解决人才培训这一棘手问题。连锁企业可以利用客流量少的时间段,轮流组织部分员工和钟点工进行培训。一来可以充分利用空余时间,二来可以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人数。
(三)层次性差异
快餐连锁企业对不同职位的人才要求是有差异的。因此,快餐连锁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体现出人才培训的层次差异。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要注意培训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培训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四)战略性投资
快餐连锁企业人才培训工作要着眼于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这决定着一个企业长远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可见,人才培训不仅仅是为满足企业岗位空缺人员以及发展分店带来的人员需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服务于企业的长远战略。因此,必须对企业员工进行持续培训,对于专职培训人员可以经常提供“开眼界”和“充电”的机会。 构建快餐连锁企业人才培训体系的对策建议 为了搞好连锁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必须采取各种途径大力加强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快餐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体系。
(一)建立快餐连锁企业的特定培训机构
根据快餐连锁经营不断进行规模扩张的特征,人员培训以及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快餐连锁企业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指定的或是自建的培训机构,已成为快餐企业发展的基本保证。目前,我国许多快餐连锁企业因种种原因尚未将人员培训提升到战略高度,人员培训工作仅停留在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的初级阶段,使人员培训无法制度化,更没有建立员工培训档案等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才培训难”已成了快餐企业发展的阻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建立快餐连锁企业人才培训机构:
首先,可以由行业组织协调各会员企业的培训工作,不仅可有效地统一配置培训资源,也利于人员管理和输出。 其次,逐步建立起企业自己的一套培训体系。人员培训是连锁企业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同时决定着一个企业长远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因而,有能力的企业可以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建设自己的培训中心。
再次,连锁企业可以与大专院校等理论研究机构合作,起到优势互补、提高人才培训的有效性和档次的作用。培训机构的建立,必将加快连锁企业前进的步伐。
(二)实现快餐连锁企业人员培训的常规化
快餐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可以说是伴随着企业生存发展的始终。只有实现企业人员培训的常规化,才能增强整个企业的凝聚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基本上可分为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和自我教育。
职前培训主要是针对新员工进行的,让员工了解工作流程、企业发展目标、企业现状、工作手册等,以此培训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帮助员工适应新的环境,融入企业文化。在职培训可理解为边工作边接受培训,不脱离工作岗位,按照每个人的能力进行实践性教育并直到学会为止。
在职培训可通过职务转换和灌输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的方法对员工进行培训。脱产培训指企业的员工暂时离开现职脱产到有关学术机构或学校以及别的企业参加为期较长的培训。其重要途径是把受训人员送到高等院校进行理论的学习或送员工到外单位接受培训。因此,企业应当与大专院校建立稳定密切的长期关系,并展开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自我教育是企业鼓励员工利用日常的空余时间自己学习。这是训练员工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为员工创造一个容易实现自我学习、自我启发的良好环境,无疑更利于企业的再培训。很多企业把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看得过于简单和模糊,事实上,自我教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有效地把企业宗旨、经营目标、企业制度等内在的企业精神灌输给员工,使之在脑海中深深扎根。国际知名快餐企业麦当劳,就是通过员工的培训构建了不凡的企业文化。连锁企业在人员培训中尤其要重视在职培训和自我教育,它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还能加强员工的团队精神,从而加强企业凝聚力,为连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自我教育方式很多,可以采用的简单方法有,为员工创造一定的学习条件,如征订一些报刊杂志、购买书籍、定期组织员工交流心得,甚至可以与物质利益挂钩;还可以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接受继续教育,如上夜大、函授等,并给予学费上的支持等。
当然,对于采取特许经营方式的企业,重视加盟店员工培训同样重要。另外,培训工作组织者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效果,并关系到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培训主管人员应该对这项工作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否则,培训工作的效益将会明显下降,甚至成为一种不必要的投入。因此,在对担负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重任的培训主管人员,要有较高的标准,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引进或从内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如将培训主管送到正规院校接受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惟有高素质的人才,方能造就高水准的连锁企业。
(三)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人才培训对快餐连锁企业经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建立员工培训档案是很有必要的。建立员工培训档案是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库的核心,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规划的基础。建立员工培训档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员工现有的培训材料,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员工的培训计划,员工培训情况及结果备案。员工培训档案的建立是一份难度很大的工作,需要企业领导者的重视、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以及员工的积极参与,否则,工作就难以顺利开展。
总之,快餐连锁企业发展中,专业人才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建立人才培育机制,通过外来引进和自我培养相结合,树立以自我培养为主,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逐步建立起培训体系,形成人才的输送机能,这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要增强在岗人员素质与专业水平的培训力度,使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才能保证快餐连锁企业发展壮大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涛.连锁经营管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郑灿朝.聚焦中国连锁业.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3.朱明侠.特许经营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杨寿松.对国内特许连锁经营的思考.现代管理科学,2003(7)
5.宋则.促进消费 迎接挑战 振兴国内餐饮业.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1)
6.陈光新.2001-2002年餐饮业走势述评.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