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不被淘汰,餐饮企业应“放下身段”面向大众
自然界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而我国餐饮业却不幸遭遇了“倒春寒”。
中国烹饪协会4月10日在北京发布《2013年第一季度餐饮行业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餐饮业出现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首次负增长。2012年我国餐饮业增幅为13.6%,创下1991年以来(除了发生非典的2003年)的最低水平,把曾经以2倍于GDP增速高速增长的餐饮业拉回了现实。
每年春节当季都是餐饮业的销售旺季,然而有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份,全国餐饮收入4030亿元,同比增长8.4%,比去年同期下降4.9个百分点,这一同比增幅相较于2012年下降了36.8%,而且是近10年来同期数据首次出现个位数增幅。特别是限额以上企业的餐饮收入1278亿元,同比下降了3.3%,比去年同期下降17.3个百分点。
“尽管有心理预期,但这么难看的数据仍让人猝不及防。”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表示,从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餐饮企业业绩连续下滑,惨淡局面前所未有。
中投顾问酒店餐饮行业研究员康建华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导致我国餐饮业下滑的外在原因主要是政策上反对铺张浪费,遏制公款消费等,近期禽流感疫情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恐慌致使市场需求紧缩,内在原因主要包括餐饮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经营成本持续上涨,群众化理性消费与餐饮产品的价格、消费方式不匹配造成供求结构性失衡。
有专家分析指出,当前餐饮业的危机是对过去30多年中国餐饮业粗放型发展方式的挑战。餐饮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顺应国内外形势,尤其消费需求的变革。
中国餐饮业30多年来门店数量急剧扩张,行业门槛低,产品同质化可替代性强,竞争日趋激烈,中高端餐饮业的餐饮价格与群众理性消费价值观严重脱节,只顾华丽包装徒有其表,反而本末倒置忽视餐饮的品质和服务。当前的危机促使我国餐饮业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改变粗放型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爱拼才会赢,拼质量、拼服务才能赢得市场。”康建华指出,追求差异化,树立品牌才是餐饮业竞争的王道。餐饮业应建立食物采购的质量标准,与新兴的物联网合作建立食品安全流通网络,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面对类似由禽流感疫情引起的市场风险时站得住脚。此外,紧跟时代潮流采用信息化管理降低人力资本提升利润空间。
对此,康建华建议,我国的餐饮业是传统的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今后餐饮业的“新蓝海”应建立在利用信息化科技手段打造的管理应用平台,实现流程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甚至连锁化管理,帮助餐饮业提升和改进经营模式。关注效率的提升,不仅降低人力资本还能够提升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
冯恩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现在情况下,高端餐饮企业应该“回归本质”、“回归大众”、“回归理性”。过去拼奢华的公务宴请和商务宴请,虽然能给餐饮企业带来高利润,但“昨日之日不可留”,要想不被淘汰,餐饮企业应回归“拼服务,拼特色”,“放下身段”面向大众,用口味将更多普通消费者吸引到餐桌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