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与中国饭店协会日前联合发布了《2007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并评选出了2006中国经济型饭店的前十强。锦江之星、上海如家、速伯艾特、格林豪泰、7天连锁等纷纷上榜。《报告》指出,截至去年底,我国经济型酒店连锁品牌已达100家,与上年相比市场高速增长,品牌数及市场供应量均翻了一番。同时,民族品牌仍占据较强的主导地位。2006年,一些新兴品牌和新兴市场的出现,也使得中国经济型饭店在业态细分和地域布局上更趋饱满。
发展迅猛市场变化莫测
《报告》显示,经济型酒店已成为流动性过剩时代的投资宠儿,经济型酒店的平均单店投资仅需730万元,平均每间客房投资5.5万元,加之相对稳定的利润回报和平均3-5年的投资回收期,这对于500-1000万元左右的投资者来说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2006年,随着主流品牌在全国扩张加速和部分区域品牌的兴起,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区域分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尽管各个区域在绝对数上都有了较大的增长,华东区域仍占据40%以上的份额,但华东、西南、西北、东北的增速相对放缓,而华南、华中、华北的增速显著提高,经济型酒店的热浪正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步推进。
在主要品牌的股东构成中,尽管有许多新兴的资本涌入经济型酒店市场,但在企业的发起上,有酒店行业背景的股东仍占绝大多数,这也为品牌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保障;在国有控股的比例上,作为一般的竞争性行业,国有控股的比例不高,并逐年减少。
报告主要编写人、中国饭店协会会长助理张明厚提醒,去年以来的物业租金上涨应引起关注,因经济型饭店86%的物业都是租赁性质,租金上涨给经济型酒店经营带来了一定的成本风险。据悉,2006年经济型酒店物业的租金上涨几乎是各地住宅房地产价格上涨的3-5倍,其中北京、上海两地的平均涨幅都在40%以上,这涨幅中一半是因为商业地产价值的浮动增长,一半是由于各品牌的扩张竞争而人为抬高。张明厚指出,去年1.8元/天·平方米以上高位租赁物业的市场新进入者,在今后日益同质化的经济型酒店的价格比拼中将处于明显劣势。
不过,报告指出,2006年我国经济型酒店整体平均房价有10%的增长,但在以上海为代表的华东地区、西南地区,平均房价均有5%左右的小幅下滑。同时,出租率出现了整体性的下降,由2005年的89%下降到82.4%,而客房收入是我国经济型酒店的主要收入来源,比重达86.96%。
中国饭店协会与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开展的全国经济型酒店品牌企业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型酒店在规模上相当于全国星级饭店市场供应量的10%左右,而美国饭店业中经济型酒店占全美饭店市场的70%以上。曾有人据此认为,我国经济型酒店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时国内行业扩张迅猛,但是2006年行业整体的表现却敲响了警钟,市场变化莫测。
亟待行业标准规范经营
报告预计,未来经济型酒店的消费市场还会有更大的增长,消费市场也将更加成熟,同时市场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市场将进一步细分,企业品牌规模、品牌优势会初步显示作用。同时,随着同质化的经济型酒店品牌的不断出现,一些中小品牌短期的市场行为和恶性竞争策略将出现。
投资继续增加,品牌化成为趋势,品牌之间的差异化将成为竞争的关键。各大品牌进入的城市越来越多,除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中心城市继续增加外,二级城市和西北内陆城市将有越来越的品牌进行投资,各品牌将继续加大跑马圈地。大的连锁企业得到大部分的投资,行业的门槛持续提高,新品牌会不断涌现,但新的连锁企业获取投资扩大规模的机会不大。
据张明厚透露,经商务部正式立项,由中国饭店协会主持起草的《经济型饭店经营规范》国家行业标准今年年内将出台,行业发展必将更加规范壮大。据悉,中国饭店协会经济型饭店专业委员会日前也正式成立,这是国内第一个针对经济型酒店的专业行业机构,每年将出台行业报告、作出市场预测、发出投资预警等,规范经济型酒店市场。中国饭店协会预计,如果行业标准正式出台后,目前市场上的经济型饭店品牌中仅有三分之一能够达到要求,而三分之一经过适当改进后能达到标准,另有三分之一可能需要全面整改。
报告建议,在整个住宿业态中,经济型酒店是最贴近普通老百姓需求的,同时,也是解决城市下岗工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政府应加大对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引导和支持,扫除企业在审批环节、异地发展中的政策障碍和阻力。另外,政府和行业组织应加强在经济型酒店标准制订和行业信息发布上的工作节奏,加强基础管理人才培训和经验交流上的组织力度,为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