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通研究网讯: 3月5日,汉庭连锁酒店集团(ChinaLodgingGroup)向美国证监会(SEC)递交IPO申请书,登陆纳斯达克,拟融资5000万美元,代号为HTHT。
在这份招股说明书中,值得仔细研读的有两个数字:62.67%和5000万美元。
和去年11月上市的7天相比,创始人何伯权和郑南雁总计持股48.7%,在汉庭,仅季琦一人持股为62.67%。
和如家及7天超过1亿美元的募资额相比,汉庭此次募集金额还不及它们的一半。
这两个数字背后还有什么故事?
两轮融资背后
之前对汉庭的几乎所有报道,在2007年中和2008年底,季琦曾在公开场合高调宣布两轮分别为8500万和5500万的融资。
第一轮投资人为鼎晖创投、成为基金、IDG、北极光创投和保银资本。其中鼎晖创投和成为基金是主要投资方。在招股说明书,最后出现的股权比例分别为,鼎晖8%、成为基金8%、IDG4.63%、北极光创投3.43%、保银资本1.16%。
第二轮投资人始终没有透露。记者曾经听其市场部人士提及,第二轮投资人是第一轮投资额较大的三位。其实事实也并非如此。
通过梳理A轮和B轮投资者的进入历程,可以厘清汉庭从外部到底拿到了多少资金。
2007年2月,汉庭向属于季琦的力山投资公司和天使投资人吴炯(现任北极光风险合伙人)分别发行了4000万和400万A类优先股。按照约定,在2009年9月,力山投资将其中的一半,即2000万A类优先股转给另外一位创始人ZhaoTongtong。
2007年3月,汉庭向IDG发行总额为400万美元的可转换本票,双方约定该本票将在2007年6月转换为B类优先股。
在6月B类优先股的私募中,汉庭向成为基金、鼎晖、保银资本、北极光创投和IDG发行了约3200万B类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价值4100万美元,每股为1.27551美元。此时,IDG将之前的可转换本票转为370万B类优先股。
在B轮融资的同时,汉庭授予创始人和投资者多项期权。
汉庭将向季琦本人发行470万B类优先股,执行时间为2007年12月,价格仍然为1.27551美元。
同时,汉庭向上述投资者发行1300万B类优先股,价格为1.53美元,执行时间相同。这1300万优先股中,其中1100万在2007年12月行权;220万B类优先股于2008年6月行权;面向成为基金发行的480万B类优先股的期权,最后转移给北极光创投和吴炯,于2008年6月行权;向鼎晖发行的480万股,最后鼎晖放弃行权。除此之外,还有一拨310万股B类优先股,价格为1.27551美元,向成为基金、鼎晖、IDG发行,均在2007年12月执行。
接着,按照一份2008年1月的B类优先股股票认购协议,季琦、ZhaoTongtong,和吴炯又购买1170万B类优先股,价值1800万美元。
随后,根据一系列事先的协议,又在2008年3月和5月,汉庭向季琦发行1306万B类优先股,价值2000万美元。在2008年5月,向力山投资发行了1300万B类优先股,兑换此前力山投资借给汉庭的200万美元。最后,力山投资的这部分股票又将一半转给了ZhaoTongtong。
按照这些数字计算,其实进入汉庭的PE、VC资本不会超过7000万美元,而相反,季琦通过多次输入资金,季琦和其家人一直保持最大的股东和受益者的地位。
“金融危机前后两家公司采取了不同的融资手段。”中国经济型酒店网CEO胡升阳分析,七天融资的时候是向其他股东借款,汉庭采取了股权融资的方式,意味着季琦自己掏钱可以,但是股权要增加,所以季琦采取了很大比例的股权融资。
毋庸置疑,季琦对汉庭的影响力更大。
“对一个上市公司来说,个人股权多,个人拍脑袋的事情就多了。像七天靠整个团队的力量,谁说了都不算,还是有点像股份制企业和家族企业的不同。”胡升阳说。
无独有偶,一名投资人曾经告诉记者,他的同事曾经因为汉庭融资事宜Pitch(争取)季琦很久,在此过程中发现,季琦对投资人而言比较强势,“常被季琦牵着鼻子走”。
“从好的方面说,季琦个人的能力会发挥到极致,而且产品创新,市场节奏会把握得好些,因为他想做就做了,没有什么太大的阻力。因为他当时从如家出来的时候,他想做一个高端的品牌‘如家和美’,如家董事会基本就否定了这个项目,可能也是这个原因,他希望有话语权,决策权。”胡升阳评价。
为什么只是5000万美元
和此前汉庭吸纳的投资基金7000万美元相比,5000万美元的融资规模看起来相当逊色,如同一轮小规模的私募。
在迅速扩大规模的经济型酒店行业,通常一家酒店的前期投入为100万-200万元,玩家们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开店。而且在过去三年中,各玩家都在做“千店梦”,相比如家和7天超过1亿美金的募资,汉庭为什么不需要那么多钱?
一位行业的参与者,目前属于经济型酒店前列的一把手给本报发来的邮件中,对关于上市融资额度比较小的原因,他也表示“听到过类似的评论,业界也觉得比较奇怪”。
他分析可能有几种原因。
其一,上市的目的是为了融资发展,但是由于市场目前的状况,对公司的管理层信心不足,或者股价过高,都会造成融资额度的下调。
其二,上市的目的不是为了融资发展,而是为了现有股东套现。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要能够将汉庭的股票在市场上以比较高的股价流通,慢慢套现,也可以达到目的。
其三,上市的目的之一是将可转债转化成为股份,减轻债务负担。
至于压力方面,记者查阅,汉庭长期负债部分,2008年汉庭负债2700万元,2009年为8000万元。相比7天上市时的账上还有8000万美元高级债券(2010年10月到期),以及1.1亿元短期和长期银行借款,汉庭算是“宽裕”。
而且,2007年到2009年,汉庭收入分别为2.5亿元、8.1亿元和12.9亿元,前两年净亏1.1亿元和1.4亿元,到2009年已经盈利4300万元。汉庭在财务方面压力不算太高。
其四,公司的发展,不需要过多资金,如果融资过多,就会产生浪费。
其五,尽管公司需要,但是对于融资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并不是很看好,融资过多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也有另外一家市场参与者的市场总监向记者分析,汉庭不需要大量资金的原因,是在于汉庭未来的发展可能着力于特许加盟,本身的资金量需求没有那么大。
这也许是答案之一。此次汉庭招股说明书显示,2007年到2009年三年间,汉庭旗下逐步拥有67家、167家和236家酒店。其中,特许经营酒店分别为5家、22家和63家。显而易见,特许经营的比重越来越高,分别占到8%、15%和36%。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09年年底,汉庭正在建设中的144家店中,有123家是特许经营店。
“国内很多酒店到国外上市,募集的资金都比较少。不想把自己股权过分稀释掉,把盘子做小,股价就高,对股东是有利的。”胡升阳分析。
他表示,做直营店需要很大投入,如果汉庭接下来的重点是做特许加盟的话,需要的资金就少。“上市之前人们往往看收入,上市之后就看规模了,你做到了全国第几。”胡升阳说。
四分天下?
汉庭上市之后,国内形成了如家、锦江之星、7天、汉庭四家上市公司的格局。
从2009年各自的年报来看,四家均为盈利状态,其中几家不约而同公布下一年的开店计划,进一步向千店计划迈进。
与此同时,业界的质疑同样存在。与其中几家有业务往来的旅游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经济型酒店本身经营压力很大,现在高出租率的维护费用是不可持续的,长期的高出租率带来设施损耗,设施会在两三年就需要换,如果不换,服务就跟不上,这样的大规模投入会带来营运成本的进一步压力。
“这是一个典型的泡沫。”这位人士语气肯定。
胡升阳颇不以为然。他表示,经济型酒店每天进行轮换保养,所以像高星级酒店那样大的改动不存在,“至多就是刷刷颜色”。经济型酒店产品不会有大的升级,也不会做些标准化的重新改造。他相信,这些不会对运营造成巨大压力。
“看美国的速8,在美国开到了2100家,在中国肯定没有问题,这个市场有很多这样的机会。”胡升阳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