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国际交流的活跃使各国人民来往频繁,我国的酒店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根据每个顾客的特别需求,以变革的服务理念重新审视酒店服务,以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深入细致地观察、恰到好处地把握顾客需求,尽量发挥酒店和服务人员的个性特点,以提高其服务水平和盈利能力。
关键词:高级酒店 质量管理 个性化需求 一体化
一、高级酒店提高个性化服务质量意义
树立酒店品牌,培养忠诚顾客,千方百计保证酒店能够代表最佳服务质量,酒店产品是一种典型的经验型产品,在每个地方都能提供质量最佳的产品,即品牌是酒店参与市场竞争强有力的手段,那么顾客就会真正信任你,强势品牌可以帮助顾客对无形服务产品理解,这正是酒店最可贵的财富。增进顾客对无形购买的信任感,高品质的个性化服务比包装产品的品牌形象更有影响,强调在标准化基础上的高度个性化,使顾客更容易成为酒店的忠实顾客,突出服务结果的极致和完美。
增强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我国高级酒店业现在格局是大规模、大市场、大投资,我国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同一个地区常常同时兴建多个同档次酒店,随着价格、服务质量等相似酒店的增多,加剧了我国高星级酒店的市场竞争,跨国酒店管理集团扩大中国市场份额,形成了多层次的产业形态,外资进入中国酒店市场,顾客的选择空间大大增加。
增收节支,稳步提高经济效益。充分挖掘出顾客的消费潜力,避免顾客流向竞争对手,挖掘出尽可能多的市场销售机会。提高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对我国高星级酒店稳步提高经济效益十分必要。
二、我国高星级酒店开展个性化服务现状
客史档案不完备,没有形成顾客信息网络,对个性化服务认识不足,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提供个性化服务就会增加经营成本,要设立专门岗位或提供专门服务项目,认为个性化服务只是针对个别顾客而提供的。重应知、轻应会,对顾客信息的搜集还停留在表面信息,重死记硬背、轻操作实践。没有及时往客史档案内增添信息,重短线应时节走过场,各部门信息不通,关系不协调,重表彰奖励、轻分析总结推广。
忽视顾客沟通,难以准确把握顾客需求,组织结构僵化,不能与顾客很好地沟通,不能迅速对个性化服务机会作出反应。无法了解顾客的真正所需,造成决策时间长、办事效率低,日常事务的处理束缚了总经理的战略决策,内部分工过于详细,缺乏全局观念及协助其他部门搞好服务的意识。员工讲话不得体、出现纰漏,阻碍了员工、顾客之间沟通的顺利进行,不能迅速对个性化服务机会作出反应。市场和工作重要信息得不到有效传递,难以在工作中相互协调与配合,只熟悉他自己的本职工作,影响了高层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造成顾客的不满意。
缺乏高素质员工,提供的服务之间存有差距,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有限。缺乏对顾客需求的预见能力和观察能力,对顾客主动提出超出正常服务范围的特别要求不能处理,不能以员工的细心发现的一种隐形需求,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没有注意。不善于积累,不总结提高并上升为经验,给进一步提高个性化服务质量造成障碍。
三、进一步提高高级酒店个性化服务质量对策
(一)树立正确理念,纠正认识偏差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个性化服务理念,这对于增强酒店竞争力等有重要意义。纠正对个性化服务的认识偏差,建立在收益大于成本的管理基础上,将正确的认识宣贯使之深入人心。个性化服务应该以顾客需求为宗旨,要从根本上消除对个性化服务的误解。酒店财务要有相当的备预算,酒店还必须要加强教育和培训,要考虑完成服务的若干可行方案,使个性化服务的理念深入每位员工心里,满意的顾客可以向酒店贡献经济效益,所以酒店要积极去尽可能地满足。选择成本最低又确保质量的方案来实施,让每一位员工产生强烈的责任感,给酒店带来良好的口碑。
(二)加强顾客沟通,完善服务信息网络
电脑系统已经在酒店中广泛运用,要完善服务信息网络,为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这是进一步提高个性化服务质量的基础。相比标准化时代的酒店信息系统,信息化管理是推行个性化服务的基础之一,要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
引导员工主动与顾客沟通,提供量体裁衣的服务。沟通是服务人员与客人之间的信息互动活动,在员工与顾客的互动沟通中,要求服务员工首先要跟客人分离信息,排除沟通障碍,提高沟通效率。不能以作为员工的“我”为导向,要站在客人立场上来看问题,要跟对方达成共识,体现出“店客沟通”产生的情感吸引力。酒店与客人沟通必须列入日常工作,员工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判断,倾听客人的意见及时通报酒店服务信息,保证顾客能意识到他们对服务质量的作用。
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搜集顾客信息。市场调查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考虑到降低服务成本的问题,重点在于个性需要和特殊需求,根据不同类顾客需求提供不同服务。向客人收集信息,宾客意见表的设计要注意要使用简单、固定的术语,避免结构复杂的问句,可能时尽量用“你”字,意见调查表要使题目简单化,必须对客人的意见做出友善的反应,使个性化服务质量的改进具有针对性,以利用市场空隙去拓展新的市场;建立员工信息反馈系统,要建立一个问题解决网络,鼓励员工对发现的问题记录上报,让问题在尽可能低的层次上得到解决;增加酒店与顾客的接触点,做出迅速的反应也是对员工的重视。与宾客接触点越多获得信息越多,维护良好的宾客关系,所有环节在任何时间都有人负责,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应告知发生质量问题的直接上级来解决,在各个环节都能提供及时的满足;建立基层统计制度,可以利用大量统计数据,在顾客偏好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找出相应解决办法,并且酒店应设立万能工日常巡回检查制度;一线部门制度化的登记和收集,这包括总服务台、大堂副理,餐饮、康乐、客房、销售等服务部门,酒店有关部门及时收集客人各方面评价。
优化组织结构,提高服务效率,采用人本化管理,培养高素质员工。
第一线员工直接与客人打交道,应以顾客为导向,建立倒金字塔组织结构,对顾客的要求保持高度的敏感,要针对不同部门人员的基本职责,将一线员工放在酒店最重要位置,使员工有解决问题的相对自主权,起到现场决策者的作用,那么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一定会提高。压缩管理层级,使组织结构扁平化。做到一线部门不设领班,二线部门不设主管,技能性强但不管人的岗位不称管理岗位。建立起一种紧缩横向的组织结构,以技能特长为重要客人服务,有领班就没必要再设主管,使“官本位”越加淡化,内部管理更加灵活、敏捷。
推行参与管理,培养员工对酒店的忠诚。采取各种措施让全体员工精神振奋,要使员工主动参与酒店经营。完善授权制度,充分挖掘员工潜能,明确规定员工的职责,对员工的授权方案可分为员工建议权、参与管理权、高度授权,使员工对酒店业务有更多的参与,使员工能体会到工作带来的挑战性和成就感。
加强员工培训为客人服务,重要岗位聘用高素质员工。个性化服务是一个全新的服务理念,使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和想法,加快酒店重要岗位人员职业化的进程。
四、搞好个性化服务标准化,积累服务经验
个性化服务绝不是否定标准化服务,要发现优秀服务员身上的闪光点,以适应中国顾客的需要,变成一个可操作性的程序和规范。个性化服务建立在标准化服务基础上,制度化的同时还应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使个性化服务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
灵活运用个性化服务手段,不断创新、不断补充,全面满足顾客需求。顾客有各自癖好,应顾客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服务内容,酒店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尽量设法满足,而不是拘泥于规范。分析顾客有哪些心理需求,考虑到顾客到酒店去的目的多样化,实现顾客自尊需求、友情归属的需求、自我彰显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气氛需求、发泄的需求。 不能损伤顾客的自尊,朋友似的问候都能满足顾客的友情归属,要考虑顾客入店消费是身份和地位象征,服务员工应给予热情的问候,充分理解顾客的心情,在以不同顾客的服务中把握气氛的尺度,以更诚恳热情的态度来为之服务。
自选服务是酒店个性化服务未来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服务业的自选性,目前酒店的自选服务还是非常有限,顾客越来越希望能根据自己个性需求,按自己的需要各取所需,酒店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意外服务是指宾客遇到意外情况,“无所不能,无微不至”让宾客有更大的余地,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转变质量评估观念,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随着酒店发展,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应该体现其顾客导向,任何事情都尽力做到,真正做到以顾客满意为出发点,要保持经过各种职业训练,激励并释放他们的潜力,建立在标准化服务模式基础之上,要接受比较长的培训过程是高素质的服务员才能实现的,为顾客提供的超值服务,以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正实现高级酒店个性化服务,全面满足不同顾客的独特个性化需求。
结论
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酒店业新的发展趋势决定了酒店未来的经营重点,因此,必须创新服务产品,适应消费发展趋势,树立酒店品牌,培养忠诚顾客,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增收节支,稳步提高经济效益,体现在服务特色方面就是个性化服务。而针对高级酒店开展个性化服务出现的问题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理念,纠正认识偏差,管理者积极倡导、全体员工自觉实践。个性化服务应该以顾客需求为宗旨,加强顾客沟通,完善服务信息网络,信息化管理是推行个性化服务的基础之一,其中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服务人员与顾客之间的沟通。酒店要采用人本化管理,培养高素质员工,重视对人的管理的研究,将授权落到实处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授权制度。必须加强职业化的培训,以搞好“个性化服务”标准化,积累服务经验,发现优秀服务员身上的闪光点,灵活运用个性化服务手段,全面满足顾客需求,给宾客以心理上的自尊满足。转变质量评估观念,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真正做到以顾客满意为出发点,使个性化服务更具深度,同时还必须加以制度化和系统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埃德加·格弗罗伊,劳石译.《以顾客关系网络替代营销》,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 [2]魏小安、沈彦容.《中国旅游酒店业的竞争与发展》,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年 [3]汪纯孝、蔡浩然.《服务营销与服务质量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寇俊剑.《酒店致胜之道——细致的个性化服务》,《经济世界》,2001年 [5]李炳武.《推进饭店个性化服务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商城现代化》,2005年10月 [6]王木树.《酒店个性化服务新起点——金钥匙》,《福建教育学院》,2000年 [7]廖卫华.《酒店服务个性化趋势与人员结构多层次化问题》,《北方经贸》,2001年
作者简介:
于正炯,浙江绍兴人,后勤保障处处长,高级技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