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3日上午,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新馨帮扶“爱心超市”,10平方米的小屋摆满米、面、油盐、旧被褥、旧衣服等物品,笔者并没看见来领物品的人。
面向困难家庭的“爱心超市”往往是热热闹闹开门,冷冷清清经营。据北京新馨帮扶“爱心超市”负责人张辉介绍,当地特困和低保家庭群众凭借价值500元的爱心卡,可在超市领取生活必需品。没有爱心卡的人也可以来买东西,但从没见人来过。 “这个卡只能用一年,新街口地区有2000多家特困户,第一批发了151张。元旦前该领的东西基本都领了,到春节前才会有人再领。”张辉又补充说:“我们正准备发放第二批爱心卡。”
家住北京新街口西里一区1号楼15单元103室的刘虹属于特困户。“05年12月31日,我领了一袋大米,一桶花生油。卡里还剩240元,再领一次,卡里的钱就花完了。”刘虹说。
笔者感觉到,这个“爱心超市”有点像发放物资的政府部门,而不像一个商业运营的超市。笔者走访北京一些社区开办的“爱心超市”,发现像新馨帮扶“爱心超市”这种几乎无人光顾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有的根本不开门。
资料显示,截止到2004年年底,全国已经有23个省(市、区)建立了2348个“慈善超市”、“爱心超市”。作为一个个面向低保户和低收入家庭低价销售或免费发放社会捐赠物品的救助点,“爱心超市”目前已经亮相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大城市,使困难家庭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民政部门也表示,“爱心超市”这种新型的物资交流平台,把社会上闲散的物资收集起来,实现扶贫帮困活动的日常化、长期化、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然而,很多人已经注意到,面向困难家庭的“爱心超市”往往是热热闹闹开门,冷冷清清经营。在上海,不少“爱心超市”也是乏人问津,远远低于一个白天营业的小型便利店的客流量。“爱心超市”品种单一,以衣被居多,远不能满足困难家庭的需要。
“爱心超市”为何乏人问津?专家认为,爱心卡发放面太小和物品来源单一是导致“爱心超市”乏人问津的原因。其中,物品来源单一是主要原因,暴露了“爱心超市”市场经营机制缺位。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爱心超市”普遍面临日用品短缺而旧衣被过剩的问题。“相较之下,洗衣粉、米、油等生活日用品最受特困户欢迎。”北京新街口街道新馨帮扶“爱心超市”的售货员说。一位特困户也表示,一件衣服可以穿好几年,亲戚朋友也常接济些旧衣服,其实我们更急需生活日用品。
根据自己的亲身调查,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教授张彦认为,造成物品来源单一的现象有两方面。
首先是资金单一。国内外的经验表明,“爱心超市”的帮困资金主要有5种来源:政府支持,募捐,捐赠品义卖变现,对外经营所获利润以及爱心人士的慈善消费。但据了解,目前,我国“爱心超市”绝大多数都是以政府支持和募捐作为资金来源,并没有进行其它领域的“开源”,这就直接导致物资缺乏、经营困难,不能实实在在地满足贫困家庭的需要。
其次,是物品单一。慈善捐赠品品种单一,以衣被居多,远不能满足困难家庭必要的生活需要。捐赠品大多又是来自企业,家庭捐赠不是主力。能实现自身义卖运作的爱心慈善超市少之又少。据介绍,一个非盈利性的“爱心超市”要称得上成熟,首要的就是具备把捐赠品及商品变成资金的能力,而且来源于自身造血机能的资金还要占到相当的份额。比如,一家超市的爱心帮困资金有50%来自于募捐,有10%来自于政府的帮困基金,有15%来自于义卖变现,25%来自于对外经营,这样40%的造血比例才能真正算其进入成熟阶段。
“爱心超市”的管理不能像普通的超市或者便利店,而是要把它当成机场里的免税店。市民如果在“爱心超市”发生购买行为,那他就能拿到一张国家统一印制的合法退税凭据,或者直接能把税金从商店的价格中扣掉,这样的市场调剂行为自然会吸引市民多多光顾“爱心超市”,也让“爱心超市”实现一个月1500人次客流量的“经济”运作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