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欢喜让人忧
眼下,家电、家具、服装等家庭用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不断的更新带来了不断的淘汰,而由此催生的旧货市场生意也越来越红火。银川市的旧货市场不仅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也对物流的延伸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由于旧货市场运作不规范,无论是买方、卖方,还是中介的商家,都是凭着经验和感觉在交易。
买主说买得糊涂。旧货市场的消费者希望以低廉的价格买到还能继续使用的淘汰物品,由于各种旧货价格没有规范,他们往往听凭商家信口开河,加之产品质量、售后维修、退换问题没有保障,买到的东西有可能惹来麻烦。
卖者说卖出就行。大多数市民出售旧货主要是出于更新换代的目的,因此,卖方抱着留着也没用和残货不好估价的思想,将淘汰的家具、家电等旧货以低价出售给登门收购的商贩。
商贩说“没人信我”。旧货其实不好买卖,不论是买的人还是卖的人,一是信不过商贩说的质量,二是信不过商贩给出的价格。
市场需要旧货。一些低收入者因为经济条件,考虑着每日的生计,需要一些实用价值高的物品;外来务工者要解决日常生活需要,没必要购买高档昂贵的物品;一些考虑档次追求时尚的高收入者,要丢弃一些还不错的产品又舍不得,同样需要旧货市场。 旧货市场具有买卖、调剂余缺、寄售、租赁、拍卖、中介、信息交流及服务等功能。如果能在价值的评估和价位的确定上有一个规范,让买、卖、商三方都有一个互相信任的标准,那么旧货市场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这个“鸡肋”让人愁 “马上要换新房子,可家里的旧物却不知该如何处理:丢了有点可惜,送人又没人要,真让人头疼。”家住银川市兴庆区东方小区的海女士如是说。在生活中每个家庭都有一些用之过时,弃之可惜的东西,如何才能让这些物品继续发挥“余热”,成为市民的新话题。
张女士是一位时尚女士,衣柜里的衣服都是些“高档货”、“时尚货”,价格不菲的衣物一旦过了流行期就成了“废品”。她说:“生活条件改善了还想换个好房子,可家里的旧物却没办法处理。孩子小时候用过的玩具、自己看过的杂志和书籍,还有一些不再使用的旧家电都没地方去。放在家里占地方,丢了有点可惜,送人吧,身边的朋友都不要。”笔者了解到,一些城市居民用过的旧物大多通过捐赠或“下放一级”的方式处理,可像张女士这样的独生女只能通过捐赠处理旧物。一位旧货市场老板对笔者说,如果没有使用价值或年代久远的旧货,就是白送,她也不要,她只收一些能维修好的家电。
据采访了解,不少准备搬家的朋友,对家中旧物大都采取简单易行的处理办法:将书本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给废品收购者,将衣服和旧家具当垃圾丢弃,其中也有一些不怕麻烦的市民通过慈善机构捐给山区的孩子。还有一些市民认为小区内的“爱心超市”可以接受旧物,可“爱心超市”爱已难存。据兴庆区文化街街道办事处倪晓星介绍,“爱心超市”本意是将社会的爱心捐助按正当程序捐助给辖区内的低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可实际上很多“爱心超市”还没开张就关了门,因为捐赠的物品中衣服最多,而低保户对衣物的需求很有限,曾经出现过捐赠衣物无法处理,再将这些衣物捐给山区的情况。旧玩具对消费水平低的农村孩子来说,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她说:“如果市民都愿意捐赠那些能使用且有利用价值的旧物,我们也很想圆那些捐赠者和需要得到救助者的梦,为和谐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旧货难觅“质保”踪影
悄然间,银川市大街小巷出现了众多举着“收旧家具、电器”牌子的小贩,近日笔者采访时却发现,银川市旧货交易却难见“质量保证”身影,市场发展一片混乱。
在银川金凤区旧货市场,市民赵大妈想买一张旧桌子,转了一圈,最终因不放心产品质量而放弃购买。赵大妈无奈道:“所有卖旧家具的,都没有发票又不保修,买回家坏了咋办?”近日笔者在金凤区旧货市场进行调查。在一家卖旧木床的摊位前,笔者假称要买一张床,要求出具发票。摊主却道:“旧货哪来发票?全市场都没有发票,我这儿只有收据。”当笔者对质量保证提出疑问时,该摊主则理直气壮地说:“旧货都不保修。我这个床负责一个月。”
据工商部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旧货也是商品,必须要有售后服务,否则,很难保证经营户会把一些废物拿来鱼目混珠,损害消费者利益。目前,银川市旧货交易最容易出现质量、价格、卫生等问题,且由于旧货大都手续不全,很多由旧货引起的纠纷无法处理。
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旧货本身就存在着手续不全、质量认定较难等问题,在交易中极易产生质量纠纷,无形中加重了经营者与消费者的风险,因此,更需要市场或有关部门加强管理。自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旧货品质鉴定通则》和《旧货品质鉴定旧家用电器》两部行业标准规定,旧货销售应在所售商品的明显部位张贴中国旧货业协会统一印制的“旧货”标志。
在尚不规范的旧货市场,无论是买方、卖方,还是中介,都是凭经验和感觉在交易。为此,很多人因怕吃“哑巴亏”而拒绝涉足旧货市场。笔者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一些管理政策,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旧货市场的规划、监督和引导,让银川市旧货市场真正焕发出节约、环保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