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至2004年为止,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等跨国零售连锁企业大量进入广东省,为广东省零售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提高了广东省零售企业的管理水平、物流技术等零售企业关键的发展因素,促使广东省零售企业实行全面改革;另一方面由于零售企业作为流通产业中特殊的一员,是整个经济中的关键产业,跨国企业的进入为广东省带来很大的利益流失和风险。综合而言,跨国企业在进入零售企业初期为广东省带来很大的正效应,但在跨国企业进入一段时间后很有可能会带来很大负效应,这一时期的正负效应取决于广东省本土的零售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与跨国零售企业抗衡。
一、跨国零售企业对东道国零售企业的总效应模型描述
跨国企业进入为受资地区的经济带来的正的效应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溢出效应,包括技术管理水平溢出效应、带动相关产业需求效应、吸呐就业人口效应。二是税收效应。其中溢出效应根据不同的产业有不同形式的管理、技术水平,因此有不同的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外国投资有三方面的负效应,一是外国投资后必定有很大一部分利益被当作利润被带到资本来源地,成为国外资产的一部分,即有一部分的转移利润。二是跨国企业的进入对受资地区资本有挤出效应,将会压抑受资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并且根据跨国企业产业分布的不同,它所带来的挤出效应将会大大不同。三是作为流动性强且对外界经济具有敏感性的跨国企业,它的进入对受资地区经济带来一定的风险,即存在风险概率。
在此文中将论述跨国零售企业对广东省零售企业的冲击与总效应,特别是在广东省的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零售行业作为商业的一个很大的主体,它有着不同于工业和其他商业的很多特征,因此在衡量其对受资地区的总效应时有其独特的一面,首先零售行业在广东省是属于高成长产业,它的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是很大的,并且它的收益并不表现在短期内的收益当中,而是表现在预期的对将来的收益中,例如目前很多跨国零售企业进入广东省,但短期内都没办法实现赢利,他们的目的在于长远的利益,目前重点在于设点布局。因此在此文中的论述将采用预期收益率来取代通常所说的收益率。另外在此文中所讲的跨国零售企业不但包含经批准经营的大型连锁零售企业,还包括没有经过批准的变相进入广东省的跨国零售企业。
设跨国零售企业的成本为C,用β表示零售行业中跨国企业的溢出效应系数(其大小取决于技术、管理水平、带动相关需求的规模、吸呐就业人口等),则Y1=β*C表示跨国企业带给东道国的直接收益,其意义在于每一单位的跨国企业投资可以产生β单位的溢出效应;用Y2表示零售行业的转移利润,b表示零售行业的跨国企业预期收益率,r表示税率,则Y2=b*C*(1- r);用Y3表示由于跨国零售企业对东道国零售资本的挤出效应,d表示排除了跨国企业影响因素后东道国的资本投资于零售行业的预期收益,D表示跨国企业对受资地区挤出的资本额。则Y3=d*D,用η表示跨国企业投资于零售行业所带来的风险系数,Y表示总效应,则Y=η(Y1-Y2-Y3)。
根据穆健玮在《面对“国际巨狼”,广东省零售业的应对之策》中的统计,到入世前夕经历了将近十年的发展,我国跨国企业实际远远超过国家的11个试点城市,已涉及20多个省市,近300家大型卖场,总投资额不下40亿美元,年销售总额不少于300多亿元人民币,占有我国社会消费品总额3万亿中的3%。而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广东省。进入2001年后,广东零售市场将从半开放转为全方位开放。近几年,跨国企业的扩张加快,成为广东商业发展的一匹黑马。世界五十家最大的零售商已有过半“抢滩登陆”广东,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广东省的零售市场,采取低成本低收益扩张的方式设点布局,占领零售行业的关键商业点,形成垄断的趋势。
目前进入广东省零售行业的企业主要有:沃尔玛、家乐福、吉之岛、伊藤洋华堂的7-11、万客隆、麦德龙、好又多、百佳等。以沃尔玛、百佳为例,自1996年沃尔玛从深圳登陆以来,沃尔玛至今在华的总投资额达16亿人民币。至2001年沃尔玛已开店18家,其中有10多家在广东省,年销售过50亿元。据国家经贸委省内贸易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沃尔玛和家乐福公司被批准在我国开设的连锁店,都已经超过了30家。百佳全年实现销售11.7亿元,同比增长 55.3%,成为去年广东销售额增幅最大的跨国零售企业,如果摆在广东省连锁百强的位置,他们都理所当然地拥有自己的奖杯。跨国企业在短短的时间里以势不可挡的速度进行扩张,对广东省的零售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分析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效应:溢出效应、转移利润、挤出效应和风险,下面分别展开分析。
外国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主要取决于所进入行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带动相关需求的规模的能力、吸呐就业人口的能力等方面,首先,就零售行业来说,它没有过高的技术含量,但需要很高的管理技术,特别是物流管理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市场管理技术等方面,而这些管理技术的模仿性很强,因此很容易为受资地区的零售企业所吸收,并且就广东省而言,决定零售行业的管理技术水平的计算机技术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因此要学习跨国企业的管理技术就显得更加容易了。在跨国零售企业进入以前,广东省的零售行业多是采取百货或者街道、小卖部的形式,而跨国零售企业进来以后,它的运作模式很快在广东省各大城市取得了成功,而这种大卖场的形式很快为当地的民营企业所仿效,在各大中小城市出现了大批规模不等的超市、便利店等,这种超市,特别是连锁超市的经营模式及与之相关的管理技术逐渐为广东省企业所仿效,在这一过程中跨国企业的溢出效应是很明显的,而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更需要民营企业家们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开发运用新的管理技术,因此此时跨国企业的溢出效应是很小的。
以沃尔玛的采购物流管理技术为例,沃尔玛在全球的成功,主要依靠其先进的采购和物流运作模式,在进入广东省市场以后设立全国采购中心,实施集中采购,应用标准化采购流程,在物流方面则是采取配送中心先行的方式,然后才发展相应的店铺,把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运输结合得非常出色。而这些管理技术也为广东省零售企业带来新的思路,又由于这些管理技术没有工业技术方面的专利限制,很容易转移到民营企业中去,因此在管理技术方面的溢出效应在跨国企业进入的初期是比较显著的,而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它的溢出效应很快就不明显了,也即对受资地区的贡献呈现迅速下降的趋势。
其次,由于零售行业是一种服务性行业,它需要的劳动人员很庞大,因此跨国企业进入广东省零售行业在吸纳就业人口方面的效应也是比较显著的,以沃尔玛为例,沃尔玛在华员工达1.2万人。但同时如果没有跨国企业的进入零售行业需要更多的劳动人员,因为零售行业作为流通业关键行业,在一国经济中是必须占有一定比例的,如果没有跨国企业的进入,广东省也需要以其它方式发展零售行业,所需要的就业人口也是很多的,因此总体而言,跨国企业在吸呐就业人口方面的效应被抵消了,也即这一方面的效应是不明显的。
再次跨国零售企业作为相对于省内低效率的零售企业而言,由于它属于流通行业的终端,影响控制着流通行业和生产行业的运行和发展,此时跨国企业的高效率可以在短期内有效地优化市场供应,使社会供应和社会生产有效地结合起来。生产商通过高效率的零售商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生产;流通业也因为零售行业的带动而得以快速发展。从这一方面而言跨国企业在零售行业的溢出效应是比较明显的。
综合而言跨国企业进入零售行业在进入的初期溢出效应比其它行业明显,但它的溢出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递减得更快。根据公式Y1=β*C,如果C不变,β下降得很快的话,那么Y1也是下降得很快的,如图1所示。
图1 跨国零售企业在广东省的溢出效应趋势图
零售市场作为流通行业的一部分,它的市场容量是固定的,而不像工业那样有很大的扩张空间,一山不容二虎,如果某个商业区有了一间大型超市的话,再开另外一间就会造成恶性竞争,最终只有两种结果,一是两败俱伤,二是必定有一间退出。因此各个企业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另一方面大型零售企业是以规模获胜,它的生存之道在于不断的扩张,形成垄断性经营,麦肯锡认为,在未来3至5年,中国零售业60%的零售市场将由3至5家世界级零售巨头控制,这个比例在广东省将会更高,因此跨国企业的进入对民营零售企业会产生很大的挤出效应。
事实上从广东省的高储蓄额可以看得出来广东省并不缺少投资,跨国企业以高效率的投资挤出了广东省零售企业的大量投资,特别是在跨国企业的低成本快速扩张的侵袭下,所到之处周围必然倒下一大片中小型的零售企业。这一大片零售企业容纳的资本量比跨国企业投资在那一间超市所需的资本大得多了。因此可假设D=2C,即被挤出的资本是所获得的资本的两倍。这些被挤出的资本无论效率如何都影响到广东省GDP的增长,而且在被挤出的资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很有发展潜力的资本,特别是在跨国企业进入一段时间后,民营企业很快获得相关方面的管理技术,必然也能成为零售企业的佼佼者,与跨国企业一较高下,但由于没有成长的空间,这些有发展潜力的民营资本也将被挤出零售市场,从而造成广东省经济的损失。
从具体数据来看,目前跨国零售企业已遍布广东省主要大中小城市,沃尔玛在广东深圳、东莞等城市占据了南方市场,并将以东部为基础、开始快速的战略扩张。并且每开一间分店周围的零售企业都没有了生长的空间,以石景山店为例,投资总额为2亿元人民币的石景山店建筑面积达37000多平方米,经营内容以日用品及食品为主,可辐射区内人口30多万,那么这一片地区的其它零售企业都将无法生存。目前,家乐福按照申报的计划将开设9个大型连锁综合超市,呈现出快速向广东省中西部市场进军的态势。店铺增长最快的跨国企业便利店7—11,2001年8月30日,刚获得国家首个批准的跨国便利店牌照后没多久的7—11便利店,一天之内在广州同时新开张11间分店。2004年12月11日,我国零售领域全面开放的“大限”,跨国零售企业将取消地域、股权和经营范围的限制。跨国零售巨鳄疯狂“圈地”,与本土零售企业的竞争可能升级为大规模的资本战。与外企强烈的扩张欲望相比,实力并不雄厚的本土零售企业却因快速扩张而危机四起。广东本土最大连锁超市集团家谊超市控股方广州市宝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文创称:“WTO保护期之后,国外资本进入中国抢夺零售业原本稀缺且再生缓慢的商铺资源和人力资源,若不抓紧时机尽快做大做强,将来势必受累于今天商机的错失。”
从广东省零售业这几年的市场开放格局来看,跨国企业在战略规划和策略使用上,表现的十分稳重。不管是单店选址、区域市场渗透,还是整体布局,都是步步为营,稳打稳扎,这使得其单店存货率远远高于其省内同行,并且极易形成区域协同优势,使整个网络的运作效率大大提升,从而节省了运营成本。有关资料显示,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三大商业巨头2001年度平均毛利率在21%左右,而广东省主要地区大型百货商场平均毛利率却始终在13%左右低位徘徊,毛利率的落差使得省内零售业竞争时明显底气不足,处处受制。
从跨国零售企业如此迅猛的扩张态势看来,它的投资额越大则对广东省民营资本的挤出效应越大,因此假设挤出的资本是跨国企业投资的两倍是合理的。另一方面由于广东省的民营资本在跨国零售企业进来的初期,由于其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平均收益率是很低的,但随着跨国企业进来的冲击以及自身发展的完善,民营零售企业的收益率是很高的,同时由于竞争因素的存在,总体而言收益率还是递减的,由于垄断优势等原因,收益率递减的速度不会太快,那么根据D=2C,以及公式Y3=d*D=d*2*C,可以计算出挤出效应Y3,从而我们也可以粗略地绘出挤出效应的趋势图:
图2 挤出效应趋势图
零售行业属于高成长产业,特别是在广东省的连锁超市,是近几年才大量兴起的,因为零售企业的特殊性,它的市场容量是极其有限的,在一定范围的地域内零售业的需求不可能持续扩张,因此连锁超市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必然出现垄断的局面,将由几间具有实力的连锁超市控制着零售业主体,而其它缺乏竞争力的零售企业将面临着倒闭的命运,到了这一规模化阶段零售企业才可实现持续的高利润,因此预期收益率特别高。
以沃尔玛为例,虽然开了多达30多间分店,但沃尔玛还是没有实现赢利的,又例如据民营连锁超市企业新一佳的领导反映,新一佳在新开店的几年内(通常为2~3年)是没有实现赢利,甚至亏本的。只有当连锁零售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才开始实现赢利,例如麦德龙年总销售额过25亿元,好又多年总销售过40亿元,虽然销售额巨大但都没有实现赢利,只有家乐福年销售过80亿元,在多家跨国零售企业中,率先做到了赢利。因此跨国零售企业特别是连锁超市企业进入的目的在于预期收益很高,在这里计量跨国企业的转移利润的时候所使用的收益率指的正是跨国企业的预期收益率。
作为新兴的高成长产业,零售行业存在很大的利润空间,其利率比其他行业要高得多,有关资料显示,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三大商业巨头2001年度平均毛利率在21%左右,扣除管理成本等方面的费用,可把跨国企业投资于零售企业的投资收益率可能达到10%左右。由于竞争的因素,收益率随着时间的推延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又因为有一定的垄断性,收益率不会下降得太多。另一方面在跨国企业所获得的收益中有一部分以税收的形式留在省内,这一部分的大小取决于税率的大小,根据广东省的税收标准,广东省跨国企业所要承担的平均税负大约是r=25%,则可以根据Y2=b*C*(1- r) =0.75*b*C计算出零售企业的转移利润,显然尽管b是有变动的,但变动的速度不会太快,相对于溢出效应系数来讲,它的递减速度小多了,因此假设C不变的话,我们可以得出图2中转移利润的一个趋势图:
图3 转移利润趋势图
作为流通行业的终端,零售行业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行业,它联系着生产商和消费者,是供求关系最直接反映的载体,控制着零售企业相当于控制着整个市场,从而控制着制造业。根据苏民在《外资进入流通业将深刻影响广东省制造业》中所说的:“外资进入流通业,受影响最大、最深的并非省内流通业,而是广东省制造业”,跨国企业拥有的巨额订单、大规模采购,有促进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近期作用,但也存在凭借其流通业优势和定价优势向制造业终端、乃至向中上游产业链实施纵深控制的可能性。
最近几年,面对家乐福、沃尔玛等跨国零售巨头的迅速扩张,省内流通企业一直呼吁,警惕跨国零售巨头掌握广东省流通命脉。由于存在商业资本反向控制产业资本的隐忧,就算“中国制造”能够获胜,也可能导致产品的流通命脉被外商所控制。如果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经济安全的流通业被跨国零售巨头所控制。我们损失的不仅仅是商业利润,接踵而来的是对制造业控制权的丧失,对消费品引导力的丧失。而零售流通业强大的现金流甚至会影响到金融领域。所以,以零售为主体的流通业是左右广东省经济运行的权力中心,它所具有的真正力量就是市场控制力。
另一方面,外资作为一种投机资本,它在国际内游移,如果国际形势一有风吹草动则会迅速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可以推断,如果外资在广东省已有一定的发展规模,一旦撤走将会使广东省零售产业产生大片空白,这些空白地带在短期内不可能获得其它资本的补充,从而影响到制造业的生产。因此跨国企业对广东省经济发展存在一个风险系数,这个风险系数在跨国企业对广东省总效应为正的时候可以消弱其正效应;而在跨国企业对广东省总效应为负的时候,由于零售产业在广东省经济中的独特地位,风险系数会增强这种负效应。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推断,跨国企业在零售产业中的风险系数是比较高的,根据世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涌入后有2/3的可能性会为受资地区带来经济危机,因此风险系数可看作为:η=2/3.
根据以上的论述,按照模型Y=η(Y1-Y2-Y3)可以计算出跨国企业投资于零售企业的总效应:
Y=η(Y1-Y2-Y3)= η*C*(β- b*(1- r) –d*D)== η*C*(β- 0.75*b –2*d)
显然,如果C不变,η也不变的话,那么总效应Y取决于(β- 0.75*b –2*d),根据上面的分析论述,β、b、d都是递减的,关键在于各个系数递减的快慢,如果β‘大于(0.75*b +2*d)’,即β递减得比(0.75*b +2*d)快,那么总效应呈下降的趋势,反之总效应则呈上升的趋势。根据我们的论述,β用来表示零售行业中外国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系数,其大小取决于技术、管理水平、带动相关需求的规模、吸呐就业人口等,因此递减的速度是很快的,而b表示零售行业的跨国企业预期收益率,本来基数就小,再加上税率的折扣,递减得更慢,d表示排除了跨国企业影响因素后受资地区的资本投资于零售行业的预期收益,显然零售行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因此预期收益率递减的幅度也是很慢的。根据上面的推断,我们可以把各种效应的趋势图进行综合比较,如图4所示,把溢出效应减去挤出效应和转移效应,就可以得出总效应,显然总效应是递减的,可以直观地看出,在跨国企业进入零售产业的初期,跨国企业的总效应是正的,而在跨国企业进入一定的时间后,此时总效应却为负的。但是出现总的负效应并不是必然的趋势,如果能有效地减少挤出效应,同时也减少了转移利润,这样就可以实现总效应为正效应。这就要求民营的零售企业具有可与跨国企业匹敌的竞争力,特别需要提高广东省民营零售企业的管理技术,借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除了政策上支持民营企业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各项制度,使广东省零售企业实现良性发展。
图4 跨国企业零售企业总效应趋势图
按照入世承诺,广东省内地的零售市场将在2004年全面对外资开放(包括批发零售服务、佣金代理服务、特许经营和其他分销渠道),但实际上目前跨国零售业已开始全面进入内地市场,不仅大城市,就连中小城市也成了跨国零售企业争夺的对象。外商投资的引入促进了广东省同类行业的长足发展,也加速了省内商业企业的现代化步伐。广东省将取消外国零售业进入广东省的一切限制。这意味着世界零售巨头可以长驱直入地进入广东省。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等世界零售巨人将进一步占领广东省的零售市场。作为省内的企业,和这些外来的竞争对手站在相差甚远的起跑线上,如果能够在与狼共舞的日子里,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技术水平,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快速扩张迅速占领跨国零售企业尚未涉及的各大中小城市,定能获得持续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利用外资结构论》,焦继文,2002.6,浙江人民出版社
8.《内资不能替代外资——在生产能力和资金都过剩时,为何还要利用外资》,江小涓,2000.3国际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