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并已形成相当规模的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国际大型零售企业,便开始了新一轮的备战,不是增开新店就是调兵遣将加大人力、物力资源的扩充,在大中城市展开全面扩张,导致国内零售市场竞争再一次硝烟四起。
外资角力
本月初,名列全球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在大连的第3家店正式开业,这是沃尔玛在我国的第44家店,今年沃尔玛计划在中国再开15家店。
上周末,家乐福也透露了中国区管理层的变动情况,原家乐福日本区总经理杜博华接任家乐福中国区总经理一职,原家乐福中国区总经理施荣乐被提升为家乐福中国区总裁,并在中国区设立东、南、西、北四个地区管理总部。家方同时透露,此番人事变动,意在“为中国的发展战略上投入更多力量,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需要”。
与此同时,百安居、吉之岛、易初莲花等外资零售企业都在紧锣密鼓、大幅度地扩大对华投资。据统计,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新兴业态的营业额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已接近或超过50%。
国内竞争压力大
据统计,目前世界零售企业50强中已有70%在中国抢滩登陆,截至2004年6月,国内已有外资商业企业268家,店铺数4502个。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在一步一步蚕食中国市场,本土零售业面对该局面,真是难以乐观。
广发证券物流与交通运输业研究小组廖泽群的调查报告显示,自2004年12月11日我国零售业向外资全面开放以来,在进入中国的外商中,法国家乐福、美国沃尔玛、德国麦德龙、荷兰万客隆、日本罗森、香港特区新东安百货等等,这些经营主体几乎涉及了商业中所有的业态。外商由于没有股权、地域方面的限制,必将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拓宽其网络的覆盖面。同时,二、三级市场(即内地中小城镇)将成为零售企业争夺的重点。另外,新兴业态将成为零售业的扩张重点。
与沃尔玛、家乐福相比,我国商业上市公司表现出一定的非稳态特征。沃尔玛在2004 财年中仅关闭了一家商店,并且多年来,净销售收入增长率保持在13%左右,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利润率分别保持在21%、9%的水平,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而我国部分连锁企业经营起伏较大,例如,华联超市在一个财年内竟关闭了上百家店面,财务指标也大起大落。国内有实证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商业企业扩张总体上是规模效益递减的。
借力突围
不过,外资在华市场进入和扩张步伐加快也促进了我国零售行业的加速整合。
新疆证券研究所吴红光分析认为,目前各地政府和强势零售商都在谋划对本地区零售商业的全面整合,这使得我国零售业区域性重组呈加速趋势。2004年8月,我国国家重点扶持的20 家零售企业名单出炉。2004年11月,百联股份的成立和我国最大商业集团百联集团重组序幕的正式拉开,不仅表明我国零售企业期望借助资本运作达到规模经济和抗衡外资的目标,也折射出我国国内零售行业在行业全面开放压力下新一轮行业重组整合高潮的来临。
预计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零售业区域性整合将会愈演愈烈,而网点资源的稀缺性也决定资本运作将成为部分强势零售商构建全国网络布局的主要手段。
“2005年外资加快其市场进入和扩张步伐,但其难以成为我国零售业主导者,中外零售企业其实各有所长。”联合证券研究所高开宇对国内零售业颇为乐观。他认为,外资发展存在弱势:其一,外资的整体规模偏小,且区域较为集中;其二,国家出于经济安全的需要,会有相应保护;其三,外资虽管理规范却较为死板。
相比而言,本土企业存在若干优势。首先,人力、物流成本低;其次,地域集中;再次,本土零售商在网点资源上更具竞争优势。同时在政策、文化上占据先天性优势。 因此,他认为国内零售业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如华联股份、百联股份、大商股份等几家国内上市公司因低成本和区域性优势,不可能被外资挤垮和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