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内蒙古生态旅游发展 |
副标题: |
作者:燕珍 来源:《商业时代》2005年 第29期 人气: 时间:2005-10-11 10:44:30 进入论坛 |
|
|
内容摘要: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生态旅游既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又保护了自然环境,最终达到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内蒙古的生态旅游才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更好地发展内蒙古的生态旅游,必须明确发展目标、合理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游客管理等,进一步促进内蒙古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 ISO14001认证 绿色交通 绿色宾馆 作为旅游活动的一种,生态旅游除了具有常规旅游活动的功能外,还有独特的内涵。1992年,国际资源组织明确提出生态旅游是以欣赏自然美学为初衷,同时表现出对环境的关注。这一定义强调了“对环境的关注”,在人类物质文明日益丰富而环境却日益恶化的今天,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这一思想顺应了时代潮流,一经提出即引起全球的响应,人们纷纷走向自然,享受自然的绿色生命之美。 内蒙古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开发了颇具特色的草原、森林、沙漠、冰雪、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旅游产品,具备了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然而有数据表明:在我国生态保护区中,有22%已遭到破坏,11%的资源出现退化。这种现象与生态旅游的本质背道而驰。为了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特别是内蒙古这样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成为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旅游的经济、环保功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确定内蒙古生态旅游发展目标 根据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旅游业发展要求,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生态旅游作为旅游开发的主攻方向,集中开发具有特色的草原、森林、冰雪、观鸟、沙漠旅游,以及符合生态原则的人工旅游产品。提升生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使其成为内蒙古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进而成为内蒙古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全国旅游经济大省区和中西部旅游网络体系中独具特色的旅游热点地区之一,成为草原生态和民族文化旅游的目的地。 有序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通过对内蒙古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规划设计应达到如下目的:不让自然旅游资源退化;以环境为中心,承认并接受自然环境的基本现状,不能为了游人的方便而去改变或改造它;有益于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积极的环境道德,强化参与者受欢迎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等。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最需要注意的是,旅游是一个利用资源的产业,除了自然资源,伴生的文化资源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挖掘文化资源是内蒙古旅游业急待着手解决的问题,如果巧妙地利用蒙古族的历史、民俗概念,将资源重新包装,就可大大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针对目前内蒙古生态旅游中存在的资源综合开发力度不足,产品档次不高,缺乏吸引力强的旅游精品,市场竞争能力较弱等问题,根据上述规划设计思想,结合内蒙古实际的资源条件 ,应将内蒙古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战略确定为“产品创新、精品推动”。即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深层开发和创新,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的特色,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形成具有观赏性、特殊性、参与性和文化内涵的区域旅游精品,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从而带动全区旅游业的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突出“草原生态、民族文化”主题。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内蒙古特色鲜明的草原风光、蒙古族风情都居于垄断地位,而且,观赏神奇辽阔的草原风光、亲眼目睹和体验成吉思汗的后代——蒙古民族的生活习俗是中外旅游者来内蒙古旅游的主要目的。因此,必须突出“草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特色主题,开发唯我独有的旅游精品。 优先开发六大主题旅游产品。草原生态旅游,充分依托内蒙古五大草原(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乌兰察布和鄂尔多斯)建设草原旅游景区;沙漠生态旅游,将科尔沁沙地、恩格贝、响沙湾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沙漠旅游区;民俗旅游,深入挖掘蒙古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冰雪旅游,内蒙古东部的四个盟市具有发展冰雪旅游的资源条件,要增加冬季旅游内容,以解决旅游淡旺季矛盾突出的问题;边境旅游,要发挥满洲里、二连浩特两大口岸的优势条件,发展对俄、蒙的边境观光度假旅游;考古旅游,内蒙古历史上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发祥地,尤其是辽、元王朝的故地,历史遗迹较多,要充分利用这些文化遗产,发展辽、元考古文化旅游。 积极开展ISO14001认证 ISO14001标准是关于环境管理方面的一个体系标准,它是融合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经验于一身,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体系标准。 随着我国全面推广企业的ISO14001认证,大力开展旅游区ISO14001认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该认证对内蒙古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有助于提高旅游区环境管理水平 ISO14001标准要求旅游区在实施管理体系中,首先对自己的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确定重大环境因素,对旅游产品、服务、活动等各方面、各层次的问题进行策划,并通过文件化的体系进行培训、监控和改进,实现全过程控制的有效管理。ISO14001要求旅游区在原有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系统的环境管理机制,促进旅游区的整体管理水平。 有利于旅游区环境与资源保护 ISO14001标准强调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因此通过体系的实施可以从各个环节减少污染物的排放。ISO14001明确规定了在旅游区的环境方针中必须对污染预防作出承诺;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中,要求分别对大气、水体排放的污染物、噪音的影响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等逐项进行调查和分析,针对现存的问题从管理上或技术上加以解决,使之纳入体系的管理,从而体现从源头治理污染、实现污染预防的原则。 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当前,游客的环境意识不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上升,游客渴望回归到没有污染的优美的大自然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因此,必须适应游客的“生态旅游”的需求,加强环境管理,实施ISO14001认证,以提高旅游区的社会形象和竞争能力,争取更多的客源。 有利于提高旅游区的质量等级评定 旅游区质量等级评定工作是2000年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旅游区范围内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该项工作要求有条件的旅游区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推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如获得ISO14001认证,将会提高质量评定的等级,更加有助于旅游区的开发、建设、保护、经营和管理。 由此可见,内蒙古旅游区在开展绿色营销时,应把实施ISO14001认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积极申请认证,一方面确实搞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另一方面真正树立消费者信赖的“生态旅游”形象。 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在旅游开发中,往往伴随着基础建设,如道路、饮食、住宿等。它们是旅游活动的衍生物,必不可少而又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在不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而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恰恰是内蒙古开展生态旅游的弱项,如交通工具不符合“绿色”特性,各类交通工具随意进出旅游区,造成大气污染;传统的旅游宾馆占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排放大量废弃物质,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等等。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时,除了要开发生态旅游产品,还要建设绿色基础设施,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出生态旅游的本质。 绿色交通 绿色交通在整个生态旅游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人们实现生态旅游活动的必要手段。绿色交通不仅要具备浏览性、舒适性、高效性,而且应具备环保性、自然性、乡土性,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更加贴近自然。内蒙古生态旅游景区的绿色交通可分为陆运交通和水上交通。绿色陆运交通方式应以自行车、三轮车、电力游览车为主,甚至还可使用原始的交通工具——马匹、骆驼、勒勒车等,这样既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又可以体现民族文化;绿色水上交通方式应以手划船、脚踏船、电力游览船为主。 绿色宾馆 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角度出发,绿色宾馆是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的基础之上,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道德规范,既能促进宾馆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又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宾馆的“绿色”是通过对环境的有效保护从而达到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的无污染性标志。它包括有效保护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有效保护社会环境、生活质量两个任务。绿色旅游中的绿色宾馆与传统旅游宾馆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在于清洁化生产、生态化服务、厉行节约资源的原则和绿色企业文化。 加强生态旅游管理 控制游客数量 游客是旅游的主体,没有他(她)就无法形成旅游,但对于旅游区整个生态系统而言,游客是纯粹的外来侵入者,他们或多或少的都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干扰,一旦这个干扰失去控制而突破一定的限度,生态平衡就将被打破,生态环境就将持续恶化。某一种特定的旅游环境在保持稳定的条件下,对游客量有一个承载范围,即旅游承载力,超过这一范围,旅游环境就会受到一定的损害乃至破坏。如:因为旅游饱和或超载带来的对旅游活动场所的践踏,轻则伤害旅游资源,重则损害旅游场所的土壤、植被、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调,由于超载而带来的噪声会使旅游地的动物受到恐吓,逃离原先的巢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因此,游客量必须按景区生态幅度的范围控制一定的量,否则它会成为该环境的限制因子,抑制环境的良性发展。因此可对游客进行分期分批的接待,进行各景点的游人流量的调节工作,采用多种渠道进行必要的疏导。 有效控制游客活动 游客对于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程度有多大,主要取决于游客个体在保护区内的活动方式。生态旅游要对游客的活动采取比其他旅游更加严格和特殊的限制管理措施,如规定游客的旅游线路、旅游时间、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等等。 强化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 生态旅游不同于其他一般意义上的旅游,这就是一种放松身心的休息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旅游方式。但是目前由于国民生态意识欠缺或者单薄,旅游行为存在非生态化倾向,可以说旅游到那里就污染到那里。所以,在绿色旅游活动中,应该对游客进行大量的生态多样性保护宣传和自然生态科学普及教育,一方面强化了资源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陈久和.生态旅游的绿色设计研究.生态经济,2001.12 2.欧阳欢.谈谈旅游区的ISO14001认证.生态经济,2001.12 3.田喜洲.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其保护.生态经济,2001.12 4.梁若水.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生态环境与保护,2001.7
|
击更多【燕珍】的文章 |
文章录入:天堂912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旅行社缘何旺丁少旺财
下一篇文章: 广东旅游节撞车亚洲旅交会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文章 |
>>热门标签 |
|
|
>>相关文章 |
>>查看更多 |
旅游业融合发展正当时
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初探
旅游类公司尝试经营多元化
旅游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
在线旅游行业结构性变化开始显现
众包模式:推动旅游咨询业创新发展
山西:依托资源优势开发森林旅游
生态旅游让人文陕西魅力四射
发现贵州文化内核和价值探索新旅游多元发展
低碳旅游需积极鼓励与引导
广州珠江夜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