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靠什么吸引不远万里而来的游客?黄山旅游怎样焕发更加旺盛的生机?近期记者在安徽省黄山市各区县走访了众多的景区和景点,与旅游部门干部、企业经营者、普通市民和村民进行了深入的交谈,深切地感受到了黄山市干部群众立足本地实际加快推进旅游经济发展,着力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的共识和热情———
调整旅游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黄山市始终坚持以发展旅游经济为中心,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黄山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大黄山”旅游格局基本形成。该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以及逐步完善的旅游设施,不但成为众多国内游客的旅游首选地,而且也日渐受到海外人士的青睐。近年来,黄山市已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旅游业成为黄山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黄山旅游发展也处于关键时期。旅游业内人士分析说,近年来,黄山游客数量有了较大增长,但与丰富的旅游资源相比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在客源结构上,黄山旅游还是以国内市场为主,其中长三角地区游客占70%,旅游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不仅与黄山绝佳的旅游资源不相匹配,更与国际旅游发展趋势不相适应。2005年黄山市入境游客43.3万人次,仅占游客总量的4.3%。加快旅游国际化已成为黄山市旅游发展更上一层楼的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
为了加快黄山旅游国际化进程,去年初,黄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出台了《关于加快黄山旅游国际化的决定》,制定了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市旅游接待入境游客超过600万人次,旅游创汇20亿美元,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对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决策,黄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启敏说,当前黄山市旅游业发展已步入由大到强的新阶段,为此黄山市将充分利用旅游发展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以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速推进旅游产品、旅游营销、旅游服务、旅游资本、旅游人才国际化,努力把黄山风景区打造成全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自然景区,把黄山市建设成为全国同类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之一。
一年多来,黄山市大胆探索,以“东向发展战略”为突破口,在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努力提高黄山的国际知名度,在宣传营销中进一步拓展国际旅游市场,大力推进旅游产品国际化和旅游营销国际化,同时在全面加快城市建设中夯实国际化基础,黄山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来自旅游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黄山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41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54.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3.9%和25.9%。
一场以推进旅游国际化为主要内容的黄山旅游第三次创业浪潮正在黄山风起云涌。
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
近年来,黄山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性风景文化旅游城市”这个目标,大力加强城市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山水城市水景交相辉映、人口资源环境和谐统一的精品城市,黄山已经赢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公众最向往的中国城市等荣誉称号。
黄山市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按照国际旅游城市的标准和服务国际化的理念,加强航空、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功能。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黄山航空运输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黄山机场运输服务部值班经理谢民民介绍说:“黄山机场已经从原来仅有一个入境航班,发展到现在五条直航航线。韩国、日本等地的入境游客可乘直航包机直达黄山,黄山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游客集散地的航班也加密了。”
在加快航空运输发展的同时,黄山市也在积极拓展铁路运输市场,调动企业包租旅游专列的积极性,增强旺季游客的可进入性。去年旅游专列已增至10趟,且每趟专列游客达600人以上,大大拉近了黄山与华南、华北和中部地区的距离。
与此同时,黄山市正在掀起新一轮高速公路网建设的热潮,合铜黄、黄衢南(黄婺)等高速公路正在紧张建设之中,黄祁高速公路可研究报告、扬州—绩溪高速公路预可研究报告、绩溪—呈村可研究报告等均已通过省发改委评审,力争早日开工,以实现与国家高速公路主干网的对接。
黄山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工作,指导和督促旅游企业全面推行国际标准,完善地方性行业规范,分类制定旅行社、导游、景区(点)、度假村、工农业旅游、“农家乐”和旅游接待单位等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同时,黄山市不断强化旅游行业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导游人员思想道德和专业文化水平,积极开展争创文明景区(点)、争做“星级导游”、争当优秀旅游从业人员等活动,提高服务质量和文明服务水平。
为实现旅游国际化,黄山市加快了“数字黄山”的建设步伐,通过网络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更便捷、周到的服务。据了解,去年黄山旅游电子商务网共售出门票103万张,索道票13万张,为1万多名自助旅游游客提供了网上订票、订房等多种旅游服务。截至今年1月5日,黄山旅游电子商务网交易额突破2亿元。
拓宽旅游营销渠道
一年来,黄山市充分利用市内旅游资源多、品位高的独特优势,围绕“黄山”、“徽文化”、“生态环境”三大品牌,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努力构建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群体需求的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
在黄山风景区,以西海大峡谷开发为突破口,以温泉景区为亮点,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以温泉综合整治项目的建成营业为契机,加快推进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的有机结合;强化“大黄山、大旅游、大联合”理念,加强与市内景区景点的合作,深度挖掘徽文化的精华,注重旅游与文化的深度结合,带动全市旅游经济发展。
在文化旅游圈,黄山市重点抓好以黟县西递、宏村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区,打造“中国第一乡村旅游县”,开发以歙县“徽州古城”为代表的古城体验旅游区,打造“徽商故里、儒商之都”品牌。
在生态自然旅游圈,重点发展黄山山岳观光休闲旅游区、太平湖会议休闲旅游区、齐云山养生休闲旅游区、花山谜窟————新安江生态休闲旅游区和牯牛降生态度假旅游区等。
一年来,黄山市充分把握旅游国际化的机遇,加大了旅游营销力度。去年,黄山市分别组团赴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旅游形象宣传,开展乡村旅游考察和生态文化乡村、暑期旅游产品促销。
与此同时,黄山市在旅游促销工作中积极采取“求合作”战略,与上海协和旅行社、美国超值旅游、韩国青年旅行社、韩国乐天观光株式会社等的客源输送协议已经研定,并将分别签署协议。
升级乡村旅游产品
在黄山这片孕育了数百年徽商文化的古老土地上,有优美的田园风光,丰富的农事活动,良好的生态环境,佳境胜景不计其数,特别是保存完整的古村落可谓星罗棋布,古桥、古街、古塔等接近原生态的古徽州旅游文化资源独一无二,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推进黄山旅游国际化的进程中,黄山市委、市政府着力强调旅游产品结构升级,要求适应现代旅游消费需求开发旅游产品,而其中乡村旅游则是黄山最具增长潜力的产品,是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是一个新的增长点。”黄山市委、市政府在组团赴法国等西欧国家考察后,对研发黄山乡村旅游新产品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去年,黄山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乡村旅游年”主题,提出了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建设具有黄山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的战略决策,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若干意见》,举全市之力,强力推进,“抓百村促千村”,走出了一条以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之路,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乡村旅游正成为黄山旅游产品的新卖点、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一年来,黄山市各区县结合各自的资源特色和产业发展,创新发展模式和经营机制,选择了一批条件较好的乡村作为试点,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把农村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传统文化和村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提升乡村旅游管理水平,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黄山市去年还编制并出台了全省第一个“农家乐”地方标准———《农家乐(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并正式发布实施,促进了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黄山市以星级农家乐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等为抓手,带动了全市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黄山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全市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乡村旅游在黄山市已呈燎原之势,各景区、景点都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据了解,去年黄山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350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达17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服务接待、农事参与、休闲观光、徽文化体验和景观度假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体系和产品,有效地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繁荣,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安徽省旅游局局长江山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黄山市旅游业发展已经具备了快速走向世界的基础性条件,黄山市提出“强力推进旅游国际化”是一个自我挑战、奋发进取的行动宣言。在国内旅游方面,黄山是龙头地区,是品牌;在国际旅游方面,黄山是拳头产品,是招牌,是形象,黄山旅游业发展大有可为。
游客走在白雪覆盖、风景如画的黄山山路上。安徽黄山近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游客人数大幅上升。 新华社记者 王 雷摄
安徽黄山努力发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打造“徽文化”旅游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