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实体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导致了企事业单位和团体奖励性旅游消费锐减,再加之国民非薪金收入的减少,造成了目前的旅游消费动力不足,“惜金消费”成为今年旅游业态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提振旅游消费信心,利用间歇时刻整合资源,为危机后的旅游业快速复苏奠定基础,倍加呵护旅游业的发展,将成为今年旅游工作的主题。
此次金融危机给旅游业带来的影响可用“危”“机”并存来概述。一方面,金融危机造成世界范围内的实体经济下滑已成为不争事实,人们日益干瘪的钱袋子对旅游消费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另一方面,福祸相依,危机形势下的旅游业也并非全是阴霾,其中也不乏利好存在。首先,宏观调控力度空前,旅游业将长期受益。国家“加大投资、增加收入、减少税收、放松信贷”等宏观调控措施,特别是中央关于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业促进最为直接。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必将提高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利于旅游业的长期发展。而其他扩大内需的政策目的,是解决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农村居民等人群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培育旅游市场。相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其消费行为可以引导或在某种程度上拉动中低端旅游市场的发展;其次,居民的消费意愿仍存,旅游仍然是逐渐富裕的国民最为喜欢的消费方式之一;最后,在全球经济持续下滑的形势下,比较而言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良好,居民消费信心相对积极。因此,旅游业要适时调整发展方向,把发展国内旅游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面对金融危机的现实,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提供更独特、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削减旅游成本,使更多人参与到旅游中来。
就消费方式来分析:短期计划的冲动型消费是发达国家的主要消费方式,应对危机的手段是减少消费,取消旅游则是减少消费的首选;其他国家大多数消费人群属于长期计划型消费类群,应对危机的手段是“等分销减”消费,原来计划的消费多用降低消费层级来实现,不然则会取消该项消费。消费方式不同,应对危机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在金融危机肆虐的今天,旅游业界要针对不同的消费方式及消费类群来制定应对危机的策略。
提振国民出游信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结合国家新的节假日制度和带薪休假制度,通过宣传造势制造新的焦点,并确实采取降低门票、提升服务等措施,引导消费者变“惜金消费”为理性消费。以质优价廉的旅游产品引起消费冲动,促其旅游计划的实施。
(2)各级政府可出台相应的惠民措施,把本土(可以是本县、本市也可是本省)旅游作为促进当地民生的社会福利,如在规定的期限内(主要考虑错峰)景区门票对本地居民实行更大的优惠,并且保证降价不降质的服务。这种方式可能要比发放旅游消费券等措施要更容易操作,效果也会更加明显。中国自古就有“穷家富路”的消费习惯,只要旅游经营者能够真心对待旅游消费者,在降价不降质的前提下诚信经营,消费者尤其是国民消费者一旦出行,他们的消费能力一定会超出人们的预期。
(3)充分发挥旅游的综合功能,将游览消费逐渐转变为启智消费、康体健身消费和舒缓社会压力消费等,旅游企业也可以利用间隙练内功,在应对危机的关键时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树立更好的社会形象,为自身事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4)注重提高细节,完善旅游过程。“细节之处往往存在魔鬼”,因此细节决定成败。旅游业界的经营活动要针对诉求目标人群制定细腻的计划,特别是要注重细节的完善。在旅游市场开发活动中,其一,要认真研究“旅游推介书”,因为“旅游推介书”是针对靶目标而特制的,推介书中关于资源信息、设施水平、服务标准、抵达路由及资源差异与文化异同的介绍,是引发旅游诉求的关键,必须使诉求目标人群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其二,旅游目的地是诉求人群的主要标底,安全、卫生、服务是旅游者获得愉悦心情的基础,也是出游成败的关键。其中人性化的公共信息符号、资源信息简介、服务理念,将扮演重要角色。其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实现“质量、秩序、效益、安全”四统一的主要途径。
(5)联动呵护旅游业,促使旅游业快速回暖。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旅游业是综合性、关联性较强的产业,容易受到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另一方面,旅游业又是极富韧性的产业,一般在受到各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冲击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市场。我国旅游业多次遭遇了突发性事件,例如,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的“非典”疫情,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等,旅游业均在事件过后以较快的速度得到恢复。一旦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减弱,旅游业有望比其他行业更快复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