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改革开放30年来,在几代旅游学人的辛勤耕耘下,我国旅游科学研究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茁壮成长,形成了十分丰富的成果体系,建立了一支充满活力、规模庞大、源于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队伍,成就令人振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顾中国旅游研究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和规律,思考旅游研究的趋势和旅游学人的责任,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一、走过30年,中国旅游研究取得巨大成就概括起来,30年来我国旅游研究取得了六个方面的成就与贡献:一是产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二是形成了庞大的研究队伍,三是学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是推动了产业发展,五是满足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六是逐渐在国际旅游学界树立了旅游产业大国和旅游研究大国的学术形象。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并逐渐建立了有大国特点、中国特色的独特研究模式和理论、方法体系。
(一)形成了数量惊人、体系庞大的研究成果在国家创新资源投入少的条件下,形成了大批以论文、著作、课题报告为形式的理论研究成果和以旅游科技、法规标准为代表的应用型研究成果,数量惊人。首先,从理论研究成果总量上看: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与旅游(含休闲、游憩等)相关的文献约26万篇。中国博硕士论文库已经收录旅游相关论文约4000余篇。大陆地区共出版旅游图书7230种,其中研究性著作达2184种,占旅游类图书30.2%。课题立项方面,据不完全统计,1978-2008年间,包括国家级课题、各类省级社科课题、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高校校内人文社科课题、外资研究项目、与港澳的合作课题及课题在内,各类课题3951多项。各类应用型研究成果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和旅游行业紧密相关的国家公共管理法规共32部;由国务院制定颁发、对旅游业影响较大的行政法规主要有9部;国家旅游局部门规章共29项。旅游交通管理、市场规范发展、土地管理、资源保护等各类相关法规规章和地方旅游规章条例数量庞大。根据专利统计数据,我国旅游方面的专利总数已达282件,仅2008年就有48件。
(二)形成了规模大、多层次、多样化的研究机构与队伍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带动下,形成了一支以各类院校为主体,研究院所为补充,规划咨询机构、政府机构、国外机构、旅游企业为专项支撑的庞大的研究队伍,并吸引社会各界、相关学科的研究力量大量进入旅游研究领域。首先,从专业旅游研究力量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类旅游研究机构已经有2500多家,其中设有旅游研究机构的高等院校897家,占全国高校总数34.24%;相关研究院所属旅游研究部门60家左右,中国科学院系统在各地的分所将近20家,社科院系统约30家。旅游规划咨询专业机构约500家左右。全国旅游研究人才规模超过60000人,占全国研发、科学家及工程师总人数的2.2%。其次,除以上专业化研究力量外,旅游企业、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都日益重视旅游研究,设立了相应的部门。还出现了许多旅游科技企业。社会大批旅游爱好者也开展了不同角度的研究,从事历史、文化、艺术、创意等领域研究的学者也逐渐将目光转向旅游研究领域,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社会研究队伍。
(三)学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独立学科体系初步形成旅游学已经实现了五大跨越———从单一学科向综合性学科跨越,从引进为主向自我构建为主跨越,从纯理论研究向理论与科技应用并重跨越,从主要依赖于相关学科向借鉴、融合与贡献发展并重跨越,从主要追踪实践到逐步指导实践并推动实践创新跨越。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学科支撑的综合性旅游学科群已日渐成型,在学术研究领域已占据一席之地。旅游研究影响日益扩大。三种主要的旅游专业期刊(《旅游学刊》、《旅游科学》、《旅游论坛》)均进入CSSCI来源期刊或扩展期刊。旅游研究的代表性学术刊物《旅游学刊》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的影响因子为3.738,在该库全部7469种学术期刊中名列第6。由于旅游业关联度大、综合性强,旅游研究领域也十分宽广,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传统学科相继进入旅游研究,旅游学各种分支学科内容不断丰富,已经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跨学科发展的综合性学科。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六要素论”、“三体论”、“旅游行为层次论”等基础理论和旅游统计学、旅游流研究、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等研究方法成为学科特色,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科建设已经从单纯的引进逐渐向自我构建方向发展,并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旅游研究对相近或相关学科形成了较大吸引力。部分传统学科的研究与教育机构,改名为旅游学院或旅游与地理学院、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等类似名称的比例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传统学科领域的学者进入旅游研究领域;旅游研究发展的规模、水平和深度日益引起各方面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至今共资助72项旅游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至今共资助旅游课题120项。
(四)与实践良性互动,对指导旅游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自起步以来,我国旅游研究就根植于实践,在经济社会和旅游业的发展实践中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与旅游产业同呼吸、共进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的、应用性导向的旅游研究之路。1987年开始的《中国旅游经济研究》课题更是确定了延续至今的“政府主导”的国家旅游产业发展战略;1998年旅游业被定位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之后,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旅游产业经济统计与核算、旅游业对就业的拉动、旅游扶贫等经济和社会领域的问题得到学界广泛关注。
(五)满足了多样化的需求,为研究发展培育了巨大市场中国旅游研究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服务企业发展、服务行业管理、服务于市场实际需求的特征明显,这一特征体现在各类旅游课题的资助方面。旅游研究课题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全局性、战略性的中长期课题;二是中近期的应用性、对策性课题;三是短平快的应急性研究课题。从调研情况看,三类课题的比例约为3:6:1。据不完全统计,从1991-2007年,课题的年度增长均值达到50%。
(六)从引进学习到自主创新,在国际旅游学术界已经占有重要一席旅游研究逐渐走出国门,国际影响日益提升。到2007年,中国(含港澳台地区)在国际上仅有的两家进入SSCI的旅游刊物———《旅游研究纪事》和《旅游管理》上,共计发表论文204篇,远超韩国(82篇)和日本(13篇)。中国学者纷纷被邀请作为国际旅游研究机构的会员、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或审稿人。30年来,共有36名学者出任国际旅游学术刊物编委;在《旅游研究纪事》2007年全球匿名审稿专家中,中国学者有20名之多;在国际旅游研究学会全球71名会员中,中国占了6个席位(大陆目前2位),中国会员占其全球全部会员的9%。近5年来共举办多场国际性旅游学术会议。二、回顾30年,中国旅游研究体现出明显阶段性特征对中国旅游研究30年的发展历程做一个总体性的阶段划分比较困难,不同考察对象进行阶段划分的结论不同,而不同要素的阶段并不完全同步。从课题设置看,1993年和2001年是两个突出节点,从1993年开始各类科学研究资助基金开始关注旅游,2001年开始研究课题数量出现较大增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78年至1992年,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研究为主的较为单一的研究阶段;二是1993年-2000年,随着国内旅游增长快速,对旅游市场和旅游影响的研究逐渐成为主流;三是2001年至今,旅游综合性研究阶段。从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79-1990年,旅游论文发表处于萌芽阶段,旅游论文缓慢增长阶段;1991-2000,旅游论文稳定增长阶段;2001-2007年,旅游论文显著增长阶段。20年硕博士学位论文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88-1994年为缓慢发展;1995-1999年为加速递增;2000年至今为稳步快速增长,年均增长400篇,博士论文比前两阶段总和翻了6倍多。从旅游图书和专著出版,大致可以2002年为中界点分为两个阶段:2002年之前,图书种类数量相对增长较快,经计算,年均增长61种;2002-2007年,新增图书种类数量从636种增加到699种,年均增长仅为12种。综述分析各种阶段划分,并结合考虑中国旅游产业30年发展的阶段和重大事件等,总体上可以将中国旅游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简单概括为3个10年。
(一)探索奠基:1978-1987年由于刚起步,这一阶段的旅游研究论文总量少,第一篇旅游学位论文诞生于1984年,共有论文152篇,占论文总量0.9%,论文数量平均每年增长9.4篇。旅游学术专著不多,共出版旅游类图书100种左右,占总量2%;旅游研究课题少,旅游研究人才也很匮乏,专利权人数和专利件数不足10人。由于理论、概念体系尚未建立,旅游教材缺乏,高校中使用的大部分是国外引进的教材。这一时期虽然旅游研究成果不多,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索奠基阶段。这一阶段的奠基作用,不仅体现在形成了上述标志性的成果,以及通过引进国外形成了基础性的教材和学科雏形,而且奠定了产业基础、人才基础、学科基础和管理基础。这一阶段从不同学科背景出现了老一辈的旅游研究大家,而当今旅游学界40多岁的中流砥柱,也是在那个阶段教育培养起来的。
(二)发展深化:1988-1997年严格意义上的旅游科学研究,从这一时期正式开始。1988年首个旅游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从1993年开始各类科学资助基金开始关注旅游。1989年后,旅游产业的发展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和众多院校的关注,旅游教育迅速发展,一些院校纷纷开设旅游专业或在已有学科下设旅游方向,一时间全国兴起了一股“兴办旅游专业”热潮,全国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数量显著增加。实践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国家对旅游业的认识有了飞跃。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确定了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位置,旅游业第一次列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1993年11月6日,国家旅游局制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的意见》。称这一阶段为发展深化阶段,一方面是这一阶段旅游院校发展迅速,国家两金课题等开始支持旅游研究;另一方面,在继续系统介绍国外旅游研究成果的同时,国内开始十分关注研究旅游基础理论,自主创新意识加强。
(三)繁荣困惑:1998-2008年从成果数量上看,这一阶段无疑是中国旅游研究全面繁荣的10年。2001-2007年是我国旅游论文成果最为丰硕的时段,论文量为1,1563篇,占论文总量的69.0%,增速为平均每年增长260.6篇目,达1991-2000年的年增长篇数的4.8倍,平均年增长率19.71%,大于1991-2000年的17.95%。1994-2007年共出版6434种旅游图书,占书目品种总量的90.0%。其他指标也均为历史最高水平。但在这样一个旅游研究大发展的时期,中国旅游研究也充满了困惑,面临成长的烦恼。一是在学校数量迅速增加、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专科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著名综合性院校旅游学科的地位相对下降,面临边缘化的困境;二是在市场需求蓬勃发展,规划设计和咨询机构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受到利益驱动的旅游研究领域,对旅游基础理论和核心问题的研究始终非常薄弱;三是在数量成果规模巨大的同时,质量却始终值得忧虑,缺乏内核,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三、总结30年,中国旅游研究形成了基本的规律与经验总结30年的中国旅游研究,我们需要深刻认识五个基本规律和经验:
(一)与产业发展共进互动,坚持扎根实践推进旅游研究旅游具有典型的应用学科特点,“与实践同呼吸、与产业共进步”可以说是我国旅游研究取得蓬勃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我国旅游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30年经验表明,我国旅游研究的任何创新和进步,都牢牢植根于中国旅游发展实践之中。每一次产业发展大的飞跃,都与旅游研究的进展息息相关;每一次旅游研究大的突破,又与旅游发展实践紧密相连;每一阶段旅游研究的理论成果,也都集中体现到规划、政策、文件、法规、标准之中,成为推动实践的直接成果。
(二)不同专业交叉融合,坚持跨学科综合推进旅游研究跨学科交叉、融合是旅游研究取得长足进步的重要动力。从单一走向多元,是旅游研究的基本规律和特征。通过旅游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不断丰富了旅游研究的内容,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和方法创新。旅游研究的多学科交叉,不是简单的对其他学科理论的盲目吸收,而是跨学科、并以自身理论和方法而形成的系统而且严谨的学术领域。旅游学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体系。随着人们对旅游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所包括的内容还将不断增加。(三)科研教学共进互动,坚持科教结合推进旅游研究旅游学研究和旅游高等教育两者之间紧密相连并相互促进,旅游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依托于旅游高等教育的不断成熟。首先,这与我国旅游研究机构、人才等资源的分布特点紧密相关。1978-2008年,高校发表的旅游论文数量,占了全部旅游研究论文的78.3%。1978-2008年,高校学者出版的专著占了全部专著的比例超过65%;承担的两金课题比例则超过80%以上。此外,旅游院校是我国旅游研究人才最集中的地方,同时,院校还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主要阵地。其次,这是由旅游研究和教育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决定的。旅游教学与科研的相互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推动旅游研究进展的重要动力。
(四)向世界开放互学,坚持国际合作推进旅游研究30年旅游研究的成就,也得益于不断向国外学习、不断引进消化,通过多层次、多样化和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使中国旅游研究得以在一片空白中迅速发展,奠定了起步的基础框架。如今,无论在理念、方法、理论、乃至实践方面,我国旅游研究已经基本与国际实现了同步,而且在许多领域已经开始了独具特色的创造,在世界上已经达到初步领先水平。合作交流主要从几个层次展开:一是积极引进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翻译教材和专著,形成了我国最早一批学术成果;二是开展多层次国际交流与合作,给中国旅游研究注入了鲜活的营养;三是导入国际标准等,为我国旅游研究咨询、技术服务的发展起到示范和提升作用。
(五)社会化发展互动,坚持广聚民间智慧推进旅游研究大量的从事旅游工作的管理者、经营者、从业者和社会爱好者,事实上也同时是研究者和探索者。大量的文件、法规、标准、规划等由他们完成;各种成功的旅游发展模式,如焦作云台山模式、栾川模式、婺源之路、杭州模式、大连模式等,是他们创造的成功实践案例;各种新兴的业态和企业发展案例,如携程、锦江集团、如家酒店等,也都是企业家创新的产物;大量的旅游相关领域的工作者,也都成为旅游研究成果的贡献者,如旅游媒体的记者、编辑,创作了大量的研究性的文章;大量的旅游爱好者,如驴友、网友、车友等,也贡献了许多民间智慧;大量市场化的研究、规划设计、咨询等旅游机构纷纷涌现,也逐步成为新的研究主体和创新主体,进一步推进了旅游研究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四、展望30年,中国旅游研究面临着众多挑战与光荣使命30年来,我国旅游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30年有限的时间以及新兴学科的内在特性,旅游研究目前还存在理论滞后于实践、学科地位未被充分认识、创新资源投入欠缺、国际化发展不够、团队研发平台较少、理论核心不强、研发动力不足以及创新不多等现实问题。目前,我国旅游研究进入了关键的转型期,面对以上问题,应进一步凝聚学界力量,共同承担发展使命,直面现实、攻克难题,在新一轮的发展进程中创造新的辉煌。
(一)着力解决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现实问题,探索旅游研究模式创新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于实践,是所有社会科学领域的普遍问题。目前来看,旅游研究中“跟风”、“趋热”现象还较为严重,研究成果较为分散,学科核心理论体系并未成熟。因此,需要探索旅游研究模式的创新,探索打破旅游研究与实践结合的边界,打通与实践共行的通道,以与产业界共建研究基地等形式,将理论研究主动推向实践。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支持企业参与旅游研究和重大科技计划,鼓励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和产品创新的主体。
(二)着力解决学科地位不高、与产业和研究资源规模不匹配的问题,努力建设、提高学科地位,建设旅游科研奖励与荣誉制度目前我国旅游学科的地位与其所取得的成就极不匹配,具体表现在:一是与接近一级学科的旅游研究成果数量不匹配,二是与涉及十大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规模不匹配,三是与关乎17亿人次、占国民经济4%的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着眼于旅游研究的长远发展,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抓紧设立省部级科研立项和评奖;针对不同人群形成多层次的荣誉奖励制度。此外,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参与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发挥市场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在国际上有计划有重点地广揽人才,吸引一批复合型人才。
(三)着力解决公共投入严重不足、创新资源配置与学科产出不匹配的问题,形成多层次的投入体系,构建国家旅游创新体系到目前为止,没有国家旅游科技专项或重大课题基金。创新资源投入的严重不足对我国旅游研究造成负面影响,导致我国旅游研究机构和人才等关系旅游研究持续发展的重要要素发育不足,导致学科的基础理论不扎实,旅游研究发展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始终难以得到解决。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大公共投入,设立旅游研究的重大研发专项,建设学科基础工程,建设国家旅游产业创新工程中心,建设旅游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重点试验室和博士后流动站。还应重视开发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等社会资金的来源渠道,形成多层次的投入体系。(四)着力解决集成化研究平台少、没有形成整体合力的问题,整合学界资源构建学科合作研究平台我国旅游研究存在一系列由于分散化导致的矛盾,迫切需要加强全国旅游科研机构的协作与交流,充分发挥旅游学界的整体优势。一是跨学科、综合性特征与个体化、分散化研究的矛盾;二是散打独斗的研究模式与产业发展的系统化需求增多的矛盾;三是庞大的研究群体与统筹进行集成化研究中兵多将少的矛盾;四是鲜活多变的产业,与研究综合性需要沉淀和积累的矛盾。
(五)着力解决研究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在国际学界影响力不大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旅游研究的国际化进程我国旅游研究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某些研究领域在国际上已占据一席之地,但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相差甚远,研究成果的总量、质量和影响都还不够。我们需要从多方面积极推进我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通过与国际性旅游研究组织共建英文期刊、共同举办国际性会议等形式打开对外宣传的窗口;需要支持学界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的双边或多边国际研究计划。加强研究人员的流动,通过访问或进修、联合培养人才等方式提高研究队伍水平。
(六)着力解决核心不突出、体系不牢固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不够扎实主要表现在:没有形成核心的概念与逻辑体系;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没有形成系统的独特研究方法。在旅游核心概念与语言体系、理论体系构建、方法论与研究范式、计量研究方法等基础性研究领域,协调设立重大基础性项目,进行集成创新,将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站在30年的十字路口,中国旅游研究就像30岁的青年,正以满身活力,奔向未来。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形成学界的整体合力,共同缔造中国旅游研究更加辉煌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