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家乐”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旅游方式。“农家乐”旅游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调整产业结构和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陕西“农家乐”旅游发展至今,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影响。但同时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使“农家乐”旅游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从陕西“农家乐”旅游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陕西省“农家乐”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使“农家乐”旅游能健康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下去。
关键词:陕西“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影响因素,发展对策
一、“农家乐”旅游发展背景及其特征
“农家乐”是在现代旅游者追求“生态”和“个性”多样化的需求下产生的地域农业文化与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旅游形式,是现代旅游文化中的一项新事物。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家乐”旅游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田园文化魅力,在中国大地迅速兴起和蔓延。最早在成都平原温江区产生了中国“农家乐”的雏形,后来逐步发展到整个成都平原、四川盆地,直至全国。
“农家乐”旅游刚一出现便以其鲜明的农村特色和质朴的乡土气息,逐渐发展成为旅游产品类型中一个新的亮点,它的出现,满足了我国城市居民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因而深得城市游客的喜爱。
陕西“农家乐”旅游发展较早,最早诞生于陕西河阳县。上世纪90年代,陕西一些画家到合阳县农村写生,他们吃住在当地农民家中,离开时,画家会给农民支付一些费用。后来,农民发现城里人很喜欢农村的特色美味,而且走时还会购买当地的一些土特产,由此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久而久之,去农村吃农家饭、睡土炕、享受大自然田园风光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人休闲观光的主要方式,“农家乐”旅游在陕西渐成气候。
二、陕西“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及有利因素
陕西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其特殊的发展历史形成了典型的多元文化,富有特色的乡村劳作和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地域风情,这些都深深影响了陕西“农家乐”旅游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大力倡导“中国乡村游”,提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时尚”的旅游主题。在国家的倡导,各级政府、旅游部门的支持主导下,陕西省的“农家乐”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 陕西“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
一是“餐饮住宿式”旅游模式,农户利用自家的房院、自家种的菜、自家饲养的家禽等开发的集餐饮、住宿等于一体的旅游,如:西安户县东韩村,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街道办上王村,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等;二是农园观光采摘模式,利用农村的果园、菜园、花圃等发展及观光采摘等于一体,如:周至户县的猕猴桃园,就是利用村里的万亩果园,春季赏花观光,秋季采摘瓜果,长安区千亩草莓园给旅游者提供了难得的春季采摘旅游项目;三是农村的民俗风情旅游模式,陕西独具魅力的关中文化,西安浓郁深厚的历史积淀,民俗文化产品俯拾皆是,节假日,旅游者会不约而同来此休闲、观赏。比如:灞桥民间打击乐、灞桥道情曲子、周至集贤古乐、阎良特技唢呐、户县蒋村社火、蓝田水陆庵古庙会等。目前,陕西依靠其农业资源丰富,农村景观类型多样,独特的民风民俗和地方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传统饮食等,开发出一系列颇受欢迎的“农家乐”旅游产品。
2 陕西的“农家乐”旅游有利因素
(1)陕西省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是中国大西北的门户,以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为主。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孕育出万千物种和世间珍奇,堪称自然博物馆。
(2)陕西省多样化的资源。秦川八百里得天独厚,既得渭河灌溉,又有秦岭留住热风,因此热量充沛,土壤肥沃。农林牧副品种齐全,农作物种类繁多,例如白水的苹果、延安的小米、大枣,周至的猕猴桃、镇安的板栗、木耳等;延安、榆林等地的传统农业文化景观,更加显示了山乡风情。
(3)农民积极性高。“农家乐”旅游的迅猛发展对农村的社会影响也很大,农民通过出售农产品、提供餐饮接待等服务,不仅解决了不少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还带动了农村基础建设的步伐,使村容村貌得以显著改善,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
除此之外,陕西省作为西北地区旅游文化大省,旅游资源丰富,同时也拥有旺盛的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搞好乡村旅游开发不仅利于繁荣陕西乡村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而且对于打造陕西旅游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三、陕西“农家乐”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虽然陕西省“农家乐”旅游带给社会和农民的积极影响,但是同时,也出现各种不利于陕西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因素:
1 缺乏科学合理的“农家乐”旅游发展规划
陕西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大多是由村民依托农田、果园等乡村自然资源自发开展起来的,发展至今,陕西“农家乐”依然处于遍地开花、内容趋同的自发发展状态,重复建设、无序开发现象严重,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产品和项目较少,现在活动内容普遍集中在观光、吃农家饭等方面,而娱乐、游览、购物等项目则很少,各项配套设施也不很完善,经营者只是获得了吃、住方面的利润,利润空间难以扩大。
2 “农家乐”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陕西省“农家乐”旅游开发依然停留在餐饮、采摘等档次低、质量低的层面,对休闲、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不够,忽视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利用,导致这一产业旅游文化含量较低,缺乏地域特色。城市游客的大量到来,加速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步伐,而农民乡土意识日渐式微,势必导致“农家乐”乡村文化含量逐渐降低,产品特色不突出,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如此,不仅降低了旅游者对“农家乐”产品的兴趣,而且使“农家乐”产品极易复制,形成“你有、我有、他也有”的竞争局面,严重挫伤经营者的自信心,影响经营者的利益。
3 经营环境和基础设施较差,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部署
陕西除了少数几个渐成气候的“农家乐”旅游接待村环境尚可外,大部分经营户只重视自身环境的清洁,而忽视了整体经营环境的治理。一些村庄隐蔽的地方垃圾成堆,蚊虫肆虐,影响了人们出游的心情。游客走后产生的大量生活、餐饮垃圾的处理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地摆在农民面前。大部分农家乐在交通设施设备方面也还存在许多不足,缺乏统一规划和要求,如街道、道路标识牌混乱,导致旅游者在有些地区因看不到路标而找不到目的地,也有些地方驾车行走艰难;而洗漱用品自备、不能上网,有的地方未通有线电视等,均是“农家乐”接待当中的硬伤。
4 农家乐旅游管理人才欠缺
农家乐旅游接待点大多是农户自己经营,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一些从业人员也因为缺乏培训而服务不规范、不到位,标准不统一,相关部门对行业的管理指导也还没有完全到位,也都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陕西农家乐旅游发展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陕西省必须做出相应对策,消除农家乐旅游发展所面临的不利因素,做到开发与保护并举,把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可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政府宏观政策引导
政府应根据客观形势合理规划,引导布局,调控发展规模,限制盲目跟进,规范经营中出现的不当行为,杜绝恶性竞争,为“农家乐”旅游经营户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环境。
2 突出地方乡土特色,努力挖掘民俗文化,将其融入到“农家乐”旅游产品中来
农村的民俗风情等人文旅游资源,在相当程度上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目前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必须用“特色”招牌来树立整体形象。一定要重视地方传统民风、民俗、历史风情,突出当地民族文化特色,要精心设计乡村旅项目和游客参与性活动,丰富旅游内容。
3 提高农家乐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由政府部门牵头,借助于陕西优质高校旅游资源,请来旅游专业的专家、教授,举办各类培训班、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对农家乐旅游经营者进行文化知识、旅游专业知识、经营管理培训,使其在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经营旅游的技能和水平,促进农家乐旅游不断向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方面发展。
4 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做好服务
陕西省多数乡村旅游还处在分散经营、自主发展的初创阶段,服务水平、管理经验、经营手段和营销策略还较缺乏。全省各有关部门应该全面协作,才能更好地发展陕西的乡村旅游。
“农家乐”旅游有着广阔的社会前景。农家乐的社会生命力就在于它适应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是旅游方式和内容更新换代的新品,既可供观光,又可供休闲。发展“农家乐”不仅需要经营头脑,更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认真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上下一心,共同促使这个新兴优质的旅游产品能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