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全球极端灾害气候频发,气候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因此低碳经济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低碳旅游即是产生于该背景下的一种旅游发展方式,文章从低碳旅游的角度对我国旅游商品发展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践行低碳理念的旅游商品开发原则:采用“绿色包装”;打造精品,提高原材料的经济效益;规范特定旅游商品的开发秩序;多采用本地资源,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商品。 关键词:旅游商品;低碳旅游;绿色包装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持续的干旱以及洪水,已经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与安全。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经济,低碳旅游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宗旨,正逐渐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在旅游地购买,具一定审美价值、实用价值、体现旅游地风俗文化特色和富有纪念性的商品。旅游购物是旅游产业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我国各地景区景点都致力于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以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但许多地方的旅游商品开发设计与包装都不符合低碳的要求,提高了经济效益却破坏了环境。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开发符合低碳标准的旅游商品,才能实现旅游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理念
(一)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指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观念转变,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人口的膨胀、人类欲望的不断扩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全球极端气候频现,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2003年英国政府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2007年美国发布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将成为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二)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报告显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5%,其中运输业占2%,纯旅游业占3%。报告预测到2035年前,剔除航空业外的旅游业碳排放年增长2.5%。报告提出的减排目标是在未来15-20年内,将旅游业(包括相关运输业)的碳排放总量年增长控制在2.7%以内,并最终向整个行业的碳中和方向迈进。 二、我国旅游商品开发的现状
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在旅游地购买,具一定审美价值、实用价值、体现旅游地风俗文化特色和富有纪念性的商品,与一般商品相比较,具有更强的纪念性、文化性、民俗性与艺术性。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和目的地之间的沟通桥梁,除给目的地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外,游客购买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给自己或送给亲人朋友,还能对目的地形象起到宣传的作用,让更多人了解目的地。正因其重要作用,开发低碳环保的旅游商品对实现低碳旅游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商品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旅游商品开发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存在许多与低碳理念相违的问题,诸如包装过度、制作粗糙、品位低下、资源浪费等。 (一)包装缺乏环保性
包装对于产品来讲十分重要,富有特色的包装能够一下子吸引游客眼球,使其产生购买欲望。但近年来出现了旅游商品过度包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象。为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许多厂家过分注重产品的包装,却不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例如一些糕点,最里面用塑料薄膜包装,然后放在金属盒子中,外面又用硬纸盒装,最外层还要套上纸袋,明明只有几百克的东西,加上包装却重达几千克。 废弃产品包装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旅游商品的包装多采用塑料、金属、玻璃等难以自然降解的材料,回收利用的成本很高,有些包装材料所含有的染料、化学成分等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过分的包装增加了商品的重量,还增加了运输环境的碳消耗。花哨的包装使得游客眼花缭乱,也许第一次会被其奢华的外表所迷惑,但这样的后果是他们不会购买第二次,或许还会阻止他人购买。 (二)制作粗糙,产品雷同,大大浪费原材料
不同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各有差异,且文化程度、兴趣爱好、购物习惯不同,其所希望购买的旅游商品也各不相同。因此,一个地方旅游商品开发应能满足不同市场游客的购物需求,才能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不会造成原材料的浪费。但长期以来,我国旅游商品的开发要么品位特别低下,随处是地摊货,要么就贵得惊人,使得游客虽喜欢却无力承担。拿最普遍的商品来说,几乎所有景区景点都能见到类似的玉石制品、中国结、钥匙扣、铜佛、佛珠、瓷娃娃等商品,景区内每个店铺、小摊上卖的东西都类似。有些旅游商品本身立意很好,但加工太粗糙,其价值就随之下降,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就下降了。这些商品勾不起游客的购买欲望,为了卖出更多的商品,于是有些店主、小贩半卖半送,五块钱三个、十块钱四个……这样子店主既没赚到什么钱,游客拿着这么多半卖半送的东西也没多大价值,无法增加游客购物的愉悦感。既造成了原材料的大量浪费,同时也是人力成本的浪费。 (三)某些类型旅游商品无序开发造成资源枯竭
中草药、菌类、野味等是深受旅游者喜爱产品,有些地方为了经济效益对这类资源过度开发,使得野生中草药、菌类、野生动物越来越少。拿中草药来讲,有人说“每当一个物种热起来,将面临的是灭顶之灾”,这话一点不假,某种药材资源越有经济价值,对这种资源的破坏越严重。许多地方居民对于中草药的采集总是毁灭性的,贪婪的挖掘使得资源越来越少,更有甚者为了挖掘草药而破坏其他植物,由此造成了环境的极大破坏。 (四)大部分旅游商品本地原材料使用较少
许多地方所销售的旅游商品并非采用本地土生土长的原材料,而是从外地进口。诸如玉石制品这样的产品,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产玉石,但是在全国几乎所有的景区都能够找到这类的旅游商品,并且大都是劣质货。这样不仅增加了旅游商品的运输及人力成本,不利于低碳环保,还使得旅游商品缺乏本地特色,也导致了我国各地旅游商品的雷同。
三、低碳旅游商品开发对策
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旅游者们的绿色消费观念以及低碳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人们购买旅游商品的时候除关注其实用性、纪念性、艺术性、民俗文化性外,也开始关注其低碳性与环保价值。低碳将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
(一)促进旅游商品的“绿色包装” 低碳环保的旅游商品应采用“绿色包装”。绿色包装(Green Package)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旅游商品的包装,首先应注意选择对人体无毒无害的环保型包装材料,不可回收利用的包装废弃物要能分解腐化;其次,多注重商品质量的提升,适度包装,减少没必要的复杂繁琐;第三,包装应尽可能的易于重复利用或易于回收再生。好的旅游商品其包装应恰当,既能突出产品的品位,亦不过分奢华。绿色包装顺应了低碳旅游的发展趋势,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二)打造精品,提高原材料的经济效益
各地在旅游商品开发时,应重视设计和研制适销对路的精品,开发具有各地方文化和民族特色,能激发旅游者美好回忆,显示旅游者生活经历,适应旅游者精神消费需求的旅游商品。杜绝粗制滥造,浪费资源,提高资源的经济效益。并且要重视不同细分市场的旅游商品需求,改变目前旅游商品品位低下的普遍现象。若旅游商品的制作更加精细,设计更多的体现当地的民俗文化,提升了旅游商品的艺术性、观赏性等,游客自然感兴趣,也不用半卖半送,原材料发挥了其最大的经济价值,不造成资源及人力的浪费,也是对实现低碳旅游的一大贡献。
(三)规范特定旅游商品的开发秩序,保护珍惜资源
无序开采是与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以牺牲环境和谐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利益无疑是饮鸩止渴。鉴于许多地方居民对中草药、菌类、野生动物等珍惜资源的无序利用,应加强这些地方资源的监测与保护力度,规范开采秩序,对濒危物种采取人工培育的方式,减少野生资源的直接利用。 (四)多采用本地资源,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商品
旅游商品生产应多采用具有本地特色的原材料,这样一方面减少了商品运输环节的碳消耗量,减少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旅游商品更具有本地特色。我们时常见到关于导游强迫游客购物的消息,这种现象也是为游客们所深恶痛绝的,但是从导游和旅游目的地的角度来说,如果游客不购物,那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就会大大降低。而解决这种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实用性、纪念性、观赏性强的旅游产品。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周士平.对我国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4(3):16-18. [2]梅燕.发展低碳旅游五大措施[J].商业研究,2010(9):157-159. [3]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154-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