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利旅游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包括内陆江河型、沙漠绿洲型和临海海洋型。水利旅游资源在时间上的分布,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水利旅游资源。对各分布类型的水利旅游资源特点进行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水利旅游资源。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需求多样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旅游环境舒适性的追求,水利旅游赢得了快速的发展。实践上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众多学者对水利旅游的研究热潮,然而在基本理论上尚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水利旅游资源具有区别于一般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深刻认识它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按照水利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利用,从而为水利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一、地理空间分布特点
水利旅游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总的来说包括内陆江河型、沙漠绿洲型和临海海洋型。为了和地理环境相适应,这三种类型在水资源利用上产生了相应的独特特点。
(一)内陆江河型
内陆水资源的利用主要是江河的利用,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作出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河流具有分布广、水量大、循环周期短、裸露在地表、取用方便等优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淡水资源。不论是古代文明的摇篮,还是现代文明的居地,都离不开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环境。古代四大文明的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黄河与长江则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此外河流还是水上交通的通道,不少江河都以“黄金水道”著称。河流还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提供着动力资源。一些大江大河多发源于高原山区,源远流长,落差巨大,蕴藏着丰富水能资源。
江河不仅为人们带来供水、灌溉、舟楫、水产、电力等方面的利益,还造就了峡谷绝壁、溪流飞瀑、山光水色,如雄险奇秀的长江三峡,气势磅礴的黄河壶口,水碧山清的漓江春色,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1]。
(二)临海海洋型
人类的生命来自海洋,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资源利用“宝库”。原始社会、石器时代是临海海洋水利的始萌期,最初的临海人类从海岸地带捕捉鱼、虾、贝、蟹;以鱼骨为箭弩猎取禽兽为食;进而饲养与种植稻粟等。随着航海水利的发展,发现新大陆、对非洲掠夺及贩奴热、殖民地占领与土地分割、贸易与军事争夺,是封建时期及资本主义早期与海洋利用相关的活动。15世纪后,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的崛起,都是对海洋交通争霸而发家的。20世纪50年代后,海外贸易和海运事业促进亚洲经济腾飞。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亚洲四小龙兴起,是借助于海港与海外商贸,发展海洋经济。
21世纪,全球已进入海洋经济大时代。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全球海洋仅天然气储备就达140万亿立方米,而海水温差能、盐差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流量能等都是取之不尽的绿色能量。海洋水利越来越丰富多样,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与仓储、滨海旅游、海洋生物医药、邮轮游艇、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水淡化也是人类利用海水的重要形式,解决了全球1/5的人口供水问题[2]。
(三)沙漠绿洲型
由于沙粒的高透水性使得同样量的降水被蒸发比黏土少,沙粒的凝结水可造成空气中的水分被拦截下渗,因此沙漠的浅层丘间积水和深层地下水较丰富。地下水资源对支撑沙漠地区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的沙漠地区,如柴达木、准噶尔、塔里木和河西走廊等,都是盆地结构,周围有积雪的高山。盆地里特别是靠近巨大山体的山麓地带,沉积了巨厚的松散沙砾物质,为地下水提供了良好的贮存条件。源自山区靠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在流注盆地后,河水除一部分消耗于蒸发外,大部分都渗漏到松散的地层中,以地下水的形式存在。这些地下水资源,如能加以开发利用,对工农业的发展会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在中国沙区特别是新疆地区,利用地下水灌溉已有着悠久的历史。新疆各族人民在与干旱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开挖坎儿井,利用地下水灌溉,就是最成功的创造。
对于沙漠化国家来说,水利是一切工作的保障和希望。沙漠化国家纷纷拓展水利工程多样性,如大力普及滴灌、喷灌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效率;改善农田排水系统;加大水库建设和维护以强化国家战略水资源安全;注重开发新的水资源,开发雨水、地下水等新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污水资源,经处理过的废水采用滴灌技术可以用于植树造林领域[3]。
二、时间分布特点
水利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从人类有史以来到18世纪中期,为古代发展阶段;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乃至20世纪40年代,为近代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后,进入现代发展阶段[4]。
(一)古代水利旅游资源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从人类有史以来到18世纪中期的几千年中,世界各地人民同江河湖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修建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同时,兴修水利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扩大运输,加快物资流转,发展商业,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繁荣。
1.用于灌溉的沟渠、堰等工程景观。如公元前2300年前后埃及在法尤姆盆地建造了美利斯水库,通过水渠引来了尼罗河洪水用于灌溉,这种灌溉方式持续了数千年。分布于伊朗、中国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在西汉之前就有了,人们根据当地雨量稀少,气候炎热,风沙大的特点,在地下水流相通的地带开凿成列的竖井,其下有暗渠,然后通过明渠把水送到农田里灌溉。
2.用于农业的排水工程。早期农业是在河流沿岸发展起来的,需要排干沼泽,进行土地垦殖。荷兰的排水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它是与围海造田联系在一起的。如公元 4世纪,这一带就开始出现人工海堤。从10世纪开始,盛行筑堤造田工程。最初在圩田内实行自然排水。1612年开始利用风车抽水围垦沿海低地。几百年间,依靠人工堤防共围垦出7 100km2以上的土地,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1/5。
3.用于交通运输及灌溉的运河工程景观。运河是人工开挖的通航河道。古埃及已有记载,中世纪以后在欧洲得到大发展。19世纪以后在全世界进一步推广,规模也越来越大。世界上最早的通航运河是公元前 1887至前1849年,古埃及塞劳斯内特三世时期建成的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古苏伊士运河。法国于1642年建成了布里亚尔运河,把卢瓦尔河与塞纳河联接在一起。1681年完成的朗格多克运河长250km,把比斯开湾和地中海连接在一起。这条运河沿途建有108座船闸,一条165m长的隧洞和三座大渡槽。1893年,希腊的科林斯运河开挖成功,把伊奥尼亚海和爱琴海联接在一起。 4.用于防洪的堤防工程景观。自古以来,世界上最普遍的防洪措施就是沿河流两岸修建堤防。公元前3400年左右,埃及人就修建了尼罗河左岸大堤,以保护城市和农田。尼罗河大堤从开罗至阿斯旺约有900km,并向上游继续延伸200km。公元前2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有了比较完整的保护土地的堤防。此外意大利的波河河谷、法国的低洼地、英国的沼泽地以及巴基斯坦信德省内都有许多古老的防洪堤防。
5.用于地下水开采的井灌工程景观。中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地下水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发现最早的水井是浙江馀姚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水井,其年代为距今约五千七百年[5]。 (二)近代水利旅游资源
1824年,英国人阿斯普丁(Joseph Aspdin)发明了硅酸盐水泥,从而带动了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使土木工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钢筋混凝土,这进一步推动了轻型混凝土建筑物的发展,也大力推动了水利资源开发的飞速发展,也导致了19世纪70年代水电站的出现。1878年法国建成世界第一座水电站,其后水电站大量出现,世界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是瑞士于1879年建成的勒顿抽水蓄能电站;1913年建于德国北海之滨的水电站是世界第一座潮汐电站;中国大陆最早建成的水电站是1912年云南省昆明市郊的石龙坝水电站[6]。
(三)现代水利旅游资源
20世纪40年代,是近代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折点,许多新兴科学技术已开始在水利资源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利用光弹模型分析和设计水工结构;利用喷灌、滴灌和渗灌等节省灌溉用水;利用遥感、超声波等手段分析、鉴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情况。在水利资源开发与建设中,20世纪的水利工程越来越具有大型化、综合化、跨流域、多目标等特点,水电站的数量和装机容量均有很大发展等。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如瑞士和法国的水能资源已几近全部开发。现代水利旅游资源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行管理都是科学与技术的综合应用,包含了建筑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旅游科学、环境科学等众多科学知识。
这一时期的典型水利旅游资源有:1982年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共建的伊泰普大坝;1989年完工的塔吉克斯坦罗贡坝;1970年竣工的埃及尼罗河上的大型水利工程——阿斯旺高坝;1985年投产的美国巴斯康蒂抽水蓄能电站,是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最大的潮汐电站是法国建于圣玛珞湾的朗斯潮汐电站;最大的潮汐电站是法国建于圣玛珞湾的朗斯潮汐电站,装机24万kw。1978年建成的日本海明号波浪发电试验船,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波能发电站;2009年完工的中国三峡水电站,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电站[7]。 参考文献:
[1] 靳怀堾.中华文化与水[M].武汉:长江出版社,2005. [2] 王颖.海洋文化特征及中国海洋文化[EB/OL].中国海洋报,http://www.shuiwenhua.org/showart.asp?cat_id=6&art_id=1775,2008- 03-10. [3] 左强.埃及的水资源及水战略[J].世界农业,1996,(11):43-45. [4] 钱正英.中国水利六十年:下[J].江淮文史,2010,(5):4-19. [5] 蒋超.世界水利史[EB/OL].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327/2007/2007022053897.html. [6] 高安泽.中国水利百科全书·著名水利工程分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7] 尚艳玲.国外著名水利工程[J].时事报告,2003,(7):75-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