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旅游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性产业,其集团化发展是个新兴的事物,在我国,刚刚起步的旅游企业在缺乏相关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在实践中发展碰到非常多的问题。在全球化竞争的时代,我国旅游企业的规模、品牌建设、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等等方面都比跨国集团要差很多,面对着激烈竞争的市场,其改革势在必行,为了全面提升竞争力,我国企业家和学者对旅游资产集团化的研究更加深入,关注更加强烈。本文基于此背景,从旅游企业进行资产集团化的动因出发,分析旅游企业在集团化进程中的障碍,进而提出集团化发展的战略思路,最终提出对旅游资产集团化的见解,以期望本文对实际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旅游企业 集团化 动因 发展战略
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动因
(一)追求规模经济效益
马歇尔对规模经济的定义为“某一企业在一定限度内,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的现象”。在不同行业都有一个规律,也就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其规模也相应不断扩大,而相应的经济报酬也将经历规模经济报酬递增、规模经济报酬不变、规模经济报酬递减这三个阶段,不同的是不同行业这三个阶段的时间期限差别较大。我国旅游行业的特征是小、弱、散、差,这表明我国旅游企业明显规模不足,即处于规模经济报酬递增阶段。因此,推动我国旅游企业改革,实现集团化,扩大企业规模,能够增加企业的规模报酬,同时也能增强企业的谈判能力、抗风险能力等,从而使优势企业的技术和人力不断向劣势企业转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增加我国旅游企业竞争力,使其在于国外巨头竞争时处于优势地位。
(二)降低交易费用
现有的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市场手段把原来的市场交易费用转化为内部行政管理费用从而获得成本的降低,这样容易形成企业纵向一体化。目前,我国旅游行业快速发展,但市场的开发却很有限,这一现状给旅游企业带来了很多的机会。在这种现状下,各旅游企业之间的交易增多,相对应的交易费用也逐渐增多,特别是对于旅行社而言,费用的增加尤其明显,他们不断地联系宾馆,联系旅游客车,联系各地的旅行社,而旅游行业又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行业,在旅游的旺季,如果由于合作方的原因造成旅游合同无法履行,不但会增加旅行社的运营成本,而且会损害旅行社的声誉,因而,组建旅游集团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旅游企业的交易费用。
(三)产生关联效应
关联效应是基于范围经济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同时生产几种产品时的支出比分别生产他们的总支出要少”。增进范围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当生产多个有关联的产品时,旅游企业可以充分调动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旅游企业在生产不同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可以通过集团化共享某些资源,这样做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单位成本;旅游企业可以通过集团化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障碍
我国旅游企业的集团化发展面临诸多的障碍,总结起来看,主要有产权障碍、资本障碍和管理障碍等三个方面:
(一)产权障碍
由于旅游集团是多个企业共同组成的大型组织,之间必然存在着产权问题,如国有资产和非国有资产区分不清、产权归属不明等问题。产生产权不明确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企业面临转型与变革,这期间资产产权发生变更,然而各利益主体却在此过程中有寻租行为,制约着市场化进程,同时相关理论支持又比较落后,存在非常多的问题;二是,目前在旅游行业中,国有资产条块分割严重,相互之间互不隶属,从而难以形成跨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的旅游集团。
(二)资本障碍
目前,我国旅游行业的现状是旅游企业整合需要资本,但是资本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对于旅游行业的运作方式不了解,造成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使得这些旅游企业难以获得所需要的资产扩大规模进行集团化。另外,资本障碍对旅游产业来说的另一层意思是旅游集团的成长需要长期资金来支持,这些旅游集团是以战略联盟形式进行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资本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也只有以强大的资本为基础,才能使旅游集团真正的成长起来成为联合体。
(三)管理障碍
总的来说,上面所阐述的产权和资本问题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的,然而当两者都具备的旅游企业是否能够真正顺利成为强大的集团呢?很显然,这样的公司还需要强大的管理团队作为保障,即从企业的内部建设来把握企业的整体发展。这样的管理团队的建设存在很多的问题,可以囊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人力资源障碍,即首先要培养专业的人才,其次,要将人才组织好,发挥人才最大的效用,最后,要建立职业经济人制度,通过专业的人才保障制度,确保集团的有序发展;技术障碍,即硬的信息技术和软的管理制度;本土化障碍,即跨国旅游集团的本土化战略对于中国的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是一个有利的促进,不仅有利于我国自身旅游集团的发展,对于跨国集团来说,也是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决定。
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的战略思路
(一)规模化战略
旅游企业集团化需要有一定的规模,规模过小则达不到经济规模,难以产生相应的效应,而规模过大又会超出企业的控制能力,造成企业的运转不灵,使得企业臃肿。在实际确定旅游企业规模时应该考虑到企业本身的资源、自身竞争力、市场发展空间和竞争环境等等因素。企业领导需要做的是能够将企业规模的扩张引向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形式,产生新的生产力,并非是盲目的扩大固定资产的投资,应该保证各个层次上的企业数量保持一定的比例,使企业总体上呈现一种金字塔形式。
具体的运作模式有:扩大集团的内部规模,尤其是企业集团核心层的规模,例如采用技术投资引入新的技术,积极开拓新的旅游产品等,或者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增加效益;或是采用兼并的方式,通过合并扩大成员规模,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提高利用率;扩大集团产品线的数量,例如可以采用交叉持股、控股子公司等方式增加产品线的数量,达到公司规模扩张的目的。
(二)品牌战略
对于公司品牌的建立,以下几种途径相结合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构建知名品牌,旅游企业集团想要发展必须有非常有名的产品品牌。众所周知,著名的产品品牌意味着很高的国际知名度、顾客信任度、商业信誉度等,保持自身强有力的产品知名度方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有国旅、中旅等,旅游企业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强化服务质量,加强质量管理,树立集团自身有影响力的品牌。
2.连锁品牌,组建跨地区的集团,形成连锁品牌,这才是旅游企业集团品牌优势的真正体现。确立品牌优势已成当今世界旅游企业集团的一项重要经营战略,当今世界著名旅游企业集团品牌几乎全是集团化的连锁品牌,跨国旅游企业集团用的最成功的手段是非投资性的“特许经营”和“委托管理”。“特许经营”可以实现品牌快速占有市场。一些著名的旅游企业集团通过连锁规模、关系营销和个性服务,推出品牌忠诚策略来稳定地占有市场。
3.产品层次性开发和多品牌战略,多品牌策略是国外集团在发展扩张中普遍采用的经营策略。国外旅游企业集团在采取多品牌策略时,都能准确定义每个品牌的特征、经营方式、地理位置、价格层次和企业类型等,这样才能够凸显每个品牌的鲜明特征和特定消费群。针对客源市场的商务、度假、旅游、休闲或消费层次上的豪华、大众性需求、经济,使集团内部各成员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拥有多样化品牌。
(三)管理模式战略
管理模式是知识的资产化和资本化,它是无形资产战略的核心内容。有效地管理模式,如稳定、有特色和统一等,有助于旅游企业在行业内进行复制,有利于企业集团进行管理输出。目前,我国形成管理特色的旅游企业没有几家,相比国际知名度高的旅游企业集团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管理模式,例如希尔顿“快捷”的突出特色,在服务中突出“热情、舒适、廉价与方便”,注重标准化服务和成本控制。我国的老牌旅游企业集团起初都是由国际著名饭店管理集团的高层人员进行管理的,逐渐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其品牌在国内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因此,国内旅游企业想要拥有独特的管理模式,需要多向国际旅游企业集团进行学习,可以先进行模仿,等发展成熟后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渐渐地在全球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四)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经营的目的在于分散风险,同时又能够获得高额利润。目前,我国一些旅游企业集团开始尝试多元化的管理,不仅经营国际旅游线路,而且进军饭店业、通讯业、交通业,甚至包括金融保险业。这样做,可以把风险分散开来,当某一行业由于外部因素陷入困境的时候,集团不至于面临破产的风险,当一个行业出现亏损,还可以由其他行业的经营盈余作为补充,平衡整个集团的收支。多元化经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和自己经营主业相关的多元化经营,另一种是和集团自身经营业务无关的多元化经营。目前根据现有的材料来看,后一种无关的多元化经营面临的风险要更多一些,毕竟是在自身所不熟悉的领域开展业务,面临的困境也要更多一些。从我国现有旅游集团的实力来看,在自己所不熟悉的领域开展不相关的多元化经营,难度比较大,一旦掌握不好,容易形成盲目扩张,造成在新开辟的领域产品没有特色、企业缺乏支柱等问题。因此,旅游企业在开展多元化经营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多元化经营与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企业潜力,不能盲目跟风或者毫无评估的前提下进行投资。
结论
我国旅游企业在实现自身扩张的同时,要充分衡量自身的资源和实力,将各方面的因素统筹考虑。另外,在企业的兼并扩张过程中存在文化冲突等现象,这些现象如果处理不好,会出现管理低效、企业缺乏凝聚力等问题。旅游企业实现集团化发展,就是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走一条真正扩张的道路。同时旅游企业集团化中应该尽量选择各具特色的成员企业使协同效应最大,结合信息技术高强度管理,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我国正在进行市场化转型,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存在诸多阻碍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障碍,在旅游集团的竞争力发展方面,也无法与国外知名的旅游企业进行抗衡,从而对其参与国际竞争产生严重的影响。在构思发展旅游企业集团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旅游企业需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首先要牢牢抓住主要经营业务,在此基础上尝试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保证集团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对我国旅游企业的集团化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动因和存在的障碍,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旅游企业的现实情况,分析了集团化发展的策略。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我国旅游企业的集团化发展,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为实现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巨钦等著.中国企业集团成长模式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2.谷慧敏.世界著名饭店集团管理精要[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宁泽群.旅游产业集团化:一个产业经济视角的解读[R].中国饭店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2001
4.钱尼生,李晓明.试析我国企业集团的文化迟滞与文化整合[J].集团经济研究,1997(2)
5.魏小安,沈彦蓉.中国旅游饭店业的竞争与发展[J].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6.苏勇,杨戟勇.资产重组与文化整合[J].经济管理,1998(8)
7.许铁铭.资产重组中的文化整合[J].企业管理,1998(10)
8.倪强.中国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8
9.佘素丽.中国旅游企业集团发展对策研究.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4
10.杨万福.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的企业能力分析.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