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县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实现我国文化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省汶川县为例,对县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汶川县目前正处于承接灾后恢复重建、推动发展振兴的最佳黄金期,该县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过程中提出了“同镇化管理差异化发展”战略,即通过同镇化管理夯实产业硬件基础,通过差异化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小镇,不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同镇管理;差异发展
我国有2000多个县和县级市,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县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振兴地方经济、实现我国文化强国战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举世震惊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灾区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决定性胜利。当前,汶川正处于承接灾后恢复重建、推动发展振兴的最佳黄金期。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汶川县认真研究如何进行小城镇角色定位,如何推进差异化发展,制定了“旅游统筹、全域景区、一三互动、接二连三”的重建发展思路,提出了“同镇化管理,差异化发展”的战略举措。
“同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城镇之间行政分割和保护主义限制,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产镇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以求达到资源共享、统筹协作、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战略。
“差异化”是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根据区位优势条件、资源赋存条件、建设立地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国家与省州发展战略,选择相应优势地区施以政策、资金、项目的倾斜,使之率先发展,形成局部崛起,打破现实均衡,拉动相邻地区在更高层面上建立新的发展均衡,带动后发展地区共同发展的一种发展战略。
一、“同城管理差异发展”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共同经验
我们生活的城市因为同一而繁荣共融,因为差异而丰富多彩。世界历史名城,如同一座座巨大而神秘的宝藏,有实实在在的历史印迹,也有影响深远的精神内涵。作为历史名城,不仅是人们旅游观光,更是品味历史、体验生活、创造财富的胜地。历览世界名城与名镇,成由差异败由雷同,无不体现着“和而不同”。
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又是四大世界级城市之一,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并列。巴黎自中世纪以来,按照“新老区分、各展风采”的建筑和谐理念,一面保留过去印记,甚至是历史最悠久的某些街道的布局都尊重历史,另一面形成了统一的风格,并且实现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爱丽舍宫、凡尔赛宫、卢浮宫、协和广场、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在巴黎,国内外游客都为其浪漫高雅的精神气质所陶醉。
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位于台伯河下游平原,是意大利政治、历史、文化、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古罗马和世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已有2500余年历史。它是一座艺术宝库、文化名城,也是罗马天主教廷所在地。是意大利占地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览地之一。罗马最不缺少的就是历史,最引人入胜的还是历史。在罗马,国内外游客都为其精神中历史的厚重感而感动。
曼谷是泰国的首都、东南亚第二大城市,是主要港口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是“佛教之都”。泰国人称曼谷为“军贴”,意思是“天使之城”。将其泰文全称转为拉丁文字,长达167个字母,其意为:“天使之城、伟大的都市、玉佛的宿处、坚不可摧的城市、九块宝石的世界大都会、充满着象征统治转世神住所的巍峨皇宫,一座因陀罗给予、毗湿奴建造的大都会”,拥有“东方威尼斯”的美称。在曼谷,国内外游客都会被满眼的花红柳绿,到处的流光溢彩而陶醉。
哈瓦那是古巴共和国的首都。也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城市和著名良港。位于古巴岛西北哈瓦那湾阿尔门达雷斯河畔,始建于1519年,1898年起成为首都。地处热带,气候温和,四季宜人,有“加勒比海的明珠”之称。哈瓦那老城拥有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198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文化遗产”。哈瓦那具备了一切可以成就快乐的条件,海水、沙滩、雪茄、咖啡、朗姆酒和充满热情的夜晚。在哈瓦那,国内外游客都会被这里的神秘、浪漫所感染和陶醉。
这些世界名城,是历史最好的代言人。共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是他们和谐宜居的基石;独特的个性,是他们傲立于世的资本。从四大世界名城的成长历史来看,一个城市是否有持久吸引力,是否有核心竞争力,最终要看和谐和差异给城市带来的内核动力、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
这些世界名城,是通过同城化管理差异化发展滋养着城市的生命力、铸造着城市的凝聚力、激发着城市的创造力,特别是通过差异化发展,使城市越发变得自信、从容和卓尔不群。
从一定意义上讲,小城镇的发展也和这些世界名城发展一样,只有实施差异化发展,才能成功构建和培育出具有和谐魅力的特色小镇,才有资格进入世界眼光。世界名城发展经验融入汶川实际,就是要实现同镇化管理、差异化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发展的质量,以完善的城镇功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全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给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好的发展成果,最终让城乡居民同等享受文化发展成果。
二、同镇化管理,夯实产业硬件基础
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提出了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同城化发展战略思想,“十二五”期间,江苏、福建、四川等地分别提出了“宁镇扬”、“厦漳”、“成德绵乐”同城化发展战略,通过同城化发展引导城市发展有序化、合理化,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同镇化发展对于汶川而言,是一个历史实践,更是一项探索创新。在这样的管理思路下,汶川将逐步实现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旅游同线、环境同治,为文化旅游产业夯实硬件基础。
(一)加快实现规划同筹,增强镇村发展的导控性
规划是龙头和灵魂,也是一个城镇的生命之源,是基于成熟思考作出的科学决策。纵观国内外同城化发展历史进程,其发展规划都是优先进行的,而且每一次规划都是在充分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下形成的,并根据发展实际不断修正。汶川推进同镇化管理是以科学的小城镇规划为指导,形成县域内小城镇与县城布局组团化、功能错位化、发展协调化,以此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控制性。同时坚持以城乡规划为龙头,以新型城镇化为方向,把城镇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统筹安排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做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联动发展,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等相互衔接,协调配套。
(二)加快实现交通同网,增强旅游线路的畅通性
推行同镇化管理关键在于交通的链接和通达,只有便捷的交通条件才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同镇化管理。汶川按照建设四川经济西进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加快汶崇路、汶彭路、卧三路立项开工建设,构建以县城为中心,辐射成都平原周边县和阿坝州一小时经济圈,打通进出口,畅通内循环,加快形成川西北高原交通枢纽中心,统筹布局县城及各乡镇区域公交线,完善科学布局和调整县境内公交线路,提供同城化客运服务。同时’汶川推行交通保畅潮汐管理办法,缓解县内交通拥堵情况,加快改造提升“镇际公交”和“快速公交”,扩大公交覆盖面,形成一体化公交网络,推进公交常态化、密集化;加大乡村客运站点建设,方便广大群众和游客出行。
(三)加快实现信息同享,增强信息发布的时效性
全球发展一体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同享将拉近人们彼此间的时空距离、交流距离、认识距离、感情距离。汶川以建设“网络优化、传输迅捷、运行高效”现代通信网为目标,加强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通信网络建设、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加快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教育、电子社区发展,实现网络到乡村、信息进农家的目标,搭建统一的“综合便民服务信息平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数字汶川”建设,为文化旅游从业者和广大游客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四)加快实现环境同治,增强旅游景区的生态性
环境就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和吸引力。环境同治是同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构筑空气清新、河水干净、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繁荣和谐的景区环境和人居环境。汶川坚持“集约发展、绿色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环境治理机制体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促进资源再生循环利用,推进环境保护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做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地质灾害治理、震毁生态恢复工程,以11个特色魅力乡镇和20个精品旅游村寨巩固提升为重点,修通百姓门前路、点亮百姓窗前灯、绿到百姓家门口,深入持久地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现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把城当家管的美好愿景。
(五)加快实现旅游同线,增强文化旅游的融合性
从旅游的角度来说,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小城镇本身就是一个旅游载体和平台,就是一个景区、一个主题公园。汶川县按照四川省《“灾后藏羌新区旅游提升”示范项目开发建设指导意见》的规划定位,整合县境内旅游资源,以卧龙大熊猫栖息地、三江生态旅游景区、汶川水磨古镇景区、映秀镇地震遗址景区为核心,打造集生态人文体验于一体的映秀一水磨一三江一卧龙旅游环线;以绵虒镇高店村、龙溪羌人谷、威州镇布瓦寨、雁门乡萝卜寨、西羌文化街等核心旅游景点为辐射的地震遗址游、生态观光游和羌族文化生态体验游,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把每一个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旅游景点,把每一个生态村寨建设成为旅游景区、把每一个特色魅力乡镇建设成为旅游集散地。
(六)加快实现市场同体,增强旅游市场的协调性
市场同体就是在同一起跑线上面对同一市场进行优势互补、良性竞争。我们要树立开放合作理念、跨行政区划发展理念、整体发展理念,积极发挥南生态、北文化的区位优势资源,走“大小联合”、“公私联营”、“资本重组”的道路,以现代物流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为重点,建立大基地、大物流、大网络的加工中转市场体系,加快建成面向川西北高原开放发展高地。要立足推进生产要素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建立无障碍的市场流转体制,推进要素市场、商品市场等制度对接、统一互联,形成有利于市场流转、资源配置和高效监管的共同体。
三、差异化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小镇
汶川特大地震是县域内的众多城镇成为全球背景下的小城镇,城镇差异化发展战略应该是一个城镇全面差异化、系统差异化的共同体现,应该是文化差异化、产业差异化、建筑差异化、景观差异化等四个方面的差异总和,通过这样的差异化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小镇。
(一)文化差异化是特色旅游小镇的核心
文化是城镇的血脉和灵魂。只有表现出文化差异化,才能体现一个城镇真正的差异化,才使城镇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蓬勃的生命力,才使城镇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灵气。文化是一个城镇的“软实力”,体现了城镇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是城镇综合竞争力和特色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一个城镇的特有标志,展示了它与众不同的底蕴和气质,是展示其个性与品质的重要符号。纵观世界名城名镇,无不具有鲜明的城镇主题文化特征,水上之都威尼斯、港口之都鹿特丹、旅游之都夏威夷、建筑之都罗马、音乐之都维也纳、雕塑与绘画之都佛罗伦萨、电影之都洛杉矶、时装之都巴黎、啤酒之都慕尼黑……不管这些城镇是文化之都、产业之都还是建筑之都,给人最重要的印象,首先体现在城镇的文化上,其次才体现在城镇的产业、建筑和景观上。城镇主题文化是一个文化差异化、产业差异化、建筑差异化、景观差异化最集中的反映,是城镇差异化最鲜明的特征和符号。
汶川为了在城镇主题文化上突出差异性,按照“南部生态文化、北部民族文化”产业振兴和文化复兴总体布局,把新农村建设与开发藏羌文化、熊猫文化、巨灾应对及重建文化结合起来,将文化元素与工业、农业、旅游和城镇建设融为一体,促进文化变产业、产业连基地、基地带居民,做强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兴县。
汶川北部以羌族文化生态体验区为中心,以精品景观、精美村寨、精致农庄为发展方向,大力保护、挖掘和开发大禹文化、古羌文化、灾后恢复重建文化,统筹考虑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目标是把布瓦寨、萝卜寨、羌锋寨打造成为黄泥群碉建筑展示区、古羌王遗都寻踪体验区、传统羌绣文化体验区,把绵虒镇、威州镇建设成为大禹文化旅游区、历史文化名城体验区,把龙溪羌人谷打造中国释比文化之乡。
南部以震中映秀为先行试验区,侧重于以民俗文化为重点、以主流文化为亮点、以时尚文化为融合点,建设映秀东村,全面展示抗震救灾历史、恢复重建成果、发展振兴经验,吸引国内外单位、团队到映秀参观、体验、感受、举办年会和学术交流,通过展示汶川名片、吸引先进文化,形成立足汶川、面向成都、走向世界的主题文化创意园,全面提升世界温情旅游小镇名气、品牌。
(二)产业差异化是特色旅游小镇的基础
产业差异化是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小我大、人弱我强的一种产业差异化发展战略,是避免产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城镇产业差异化发展战略,是从一个大区域的特色资源角度进行思考和谋划,不能就城市而城市、就区域而区域、就城镇而城镇,必须从全国、全省、全州经济一体化的角度进行统筹考虑,避免同质差异化。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城镇主题的设定,它以城镇的特质要素、差异度及产生的异化效应成为差异化发展战略的核心。
城镇主题产业是一种框限非常精准的产业形态,是一种产业特质要素非常鲜明的形态,是一种有严格特质要素分类、特质要素分工、特质要素分布、特质要素协作、特质要素极化功能、特质要素创新、特质要素系统组合的一种产业形态。这种产业形态是以一种主题产业形态通过长链条、宽对接、多维度、大边际的一种主题产业系统塑造过程,它是一个对城镇特质资源产生极化效应的主题产业形态,它是一个让城镇特质资源产生集群效应、族群效应的产业形态。它的产业链条是从研发、生产、销售到品牌营销的一个系统工程,它的产业集群效应是对这一特质资源具有控制力的,它的规模效应是对这一特质资源具有极化功能的,它的边际效应是对这一特质资源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
汶川的城镇产业差异化发展战略就是立足构建属于汶川自己小城镇的主题产业形态,以期在全国、全省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以水乡藏寨三江景区为例,按照精品景观、精美村寨、精致农庄旅游发展方向,着重以观独特风光、赏民俗风情、品特色美食、住藏家客栈为建设内涵,把水乡藏寨文化旅游区建设与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相结合,与城镇体系构建相配合,与藏文化发展相协调,全域打造“水乡藏寨·梦幻三江”,全面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体验区。走进三江,水景文化灵秀气质、藏俗文化风情浓郁、农耕文化乡土怡人。景区建设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乡共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现经济收入3000万元,占全镇经济总量的70%,占群众收入的50%,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
(三)建筑差异化是特色旅游小镇的表征
城镇建筑是城镇最重要的标志,人类的一切文化物化行为都表现在城镇建筑上。从人类建神庙、建教堂到城镇中的标志性建筑,都是一种文化建筑追求,因此城镇建筑的差异是依赖于主题文化的差异的,主题文化差异是主题建筑差异的前提和基础。从哥特式建筑对上帝的追求,到巴洛克建筑对人性浪漫的回归,无不是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可以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建筑主题,每个城镇也都有每个城镇自己的建筑主题。世界最早的一个城镇标志性建筑圣家族教堂,融入了东方伊斯兰风格元素、新哥特主意及现代主义元素、自然主义等多种元素,整个建筑奇妙无比、绚丽多姿、富丽堂皇、伟大庄严。让任何人见了后,都不是一座建筑的感觉,而是一座艺术雕塑、一部石头的史书、一座人类最精美的艺术品。
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各个城镇建筑必须实现差异化,如果一个城镇建筑都不能差异化,那么城镇怎能真正差异化呢?汶川建筑差异在灾后重建中就有具体展示,每个乡镇、每个村寨、每个片区都有特色建筑。例如水磨镇的春风阁,凝聚了羌、藏、汉三个民族的建筑特色,主体建筑是汉族传统的飞檐楼阁,一侧是羌族标志性形制的雕楼,在用色、纹案装饰上采用了鲜明的藏族风格,体现了藏羌汉民族相互融合、民族团结进步的鲜明特色;映秀镇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是由法国建筑设计师保罗·安德鲁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广泛采用了当今世界多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理念,是映秀镇与国内外进行抗震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三江乡明月亭是明月湖的重要景点和传统的藏族建筑物,明月亭融藏族文化和风情为一体,科学将明月湖与游客中心巧妙连接,是水乡藏寨的重要景点;威州镇汶川博物馆是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总设计者何镜堂院士亲自设计,具有浓郁的羌族韵味,红色花岗石构成正方形建筑的主体,顶上用黑色花岗石点缀,显露出羌族民居的风格;布瓦黄泥群碉是至今世界上最集中、形式最多样的羌式碉群,他具有羌式建筑所独有的女儿墙、转角落、白石塔等羌族元素和现代建筑融为一体,展示着浓郁的羌族建筑特色和信仰……这些建筑无不彰显汶川建筑多样化风格。
(四)景观差异化是特色旅游小镇的符号
一个城镇的景观主要表现在城镇的广场、街道和街心公园。比如说,广场就是城镇的客厅,客厅摆放什么就能让人一眼辨认出这个城镇在追求什么。
没有景观文化底蕴的城镇大多都把城镇广场摆放一些抽象的东西,以此来躲避它在城镇差异化上的苍白。现在有些城镇,每个广场都摆放着一个不伦不类、不知所云的抽象雕塑,让人猜不出这个城镇主人在追求什么。罗马有上百个广场,有上万个雕塑,但没有一件是抽象的;佛罗伦萨有上百个广场,有上万个雕塑,但没有一件是抽象的。可见这些城镇没有忘记自己的文化。抽象的东西不—定不好,但关键看你放在那个历史环境下。维也纳不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但它的城市广场、街道、街心公园都是按着它城市的主题特色来建造的。这个城市的广场、街道、街心公园到处充满了莫扎特、贝多芬、斯特劳施、勃拉姆斯、卡拉扬等音乐伟人的雕塑和以他们命名的街道。让游人一眼就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音乐之都,这是一个音乐大师辈出的城市,这是一个以音乐为灵魂的城市,这是一个以音乐统治世界的城市,这是一个以音乐为神圣使命的城市。
汶川城镇景观差异化,对于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设温情、风情旅游小镇至关重要。城镇广场、街道、街心公园能不能对游人产生震撼力,关键是城镇广场、街道、街心公园的文化分量和文化精神。一个游人来到汶川,首先来到广场、街道、街心公园,要从广场、街道、街心公园解读汶川的文化,如果外地人来汶川对城镇景观产生误读,就可能对汶川的城镇文化产生误读。
汶川灾后重建,在城镇景观构建上注重了历史性、科学性、地标性、民族性、安全性,三江水乡藏寨、水磨禅寿老街、威州西羌文化街、龙溪东门寨都具有景观差异性。但仅此不够,汶川的各乡镇还将结合本地实际,在广场、街道、街心花园等地塑造景观环境。例如汶川规划将自然生态文化建筑雕刻艺术作品放在具有民族特色的西羌文化街,将世界级的建筑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师的雕像放在映秀湾公园,把援建、民族和谐、文化和谐淋漓尽致的展现在灾后汶川场镇面貌中,人无我有、人有我特,走到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景观特色,充分将城市景观差异化融入到城镇差异化发展之中。
纵观世界名牌城镇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我们发现这些城镇,在文化上是一种矩阵式的、产业上是一种大体量的、建筑上是一种铺排式的、景观上是一种网状式的。这种城镇主题构成的差异度、特色极、优势源,使城镇文化、产业、建筑、景观的差异化被有组织、有序列的进行系统安排,形成了文化差异化、产业差异化、建筑差异化、景观环境差异化四位一体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形成了一个城镇发展主题全息景观系统,使城镇差异化发展战略进入了城镇发展主题的新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