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批发零售业发展状况及与经济相关分析 |
副标题: |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零售网 2003-9-28 人气: 时间:2005-7-29 17:06:01 进入论坛 |
|
|
进入新千年后,我国批发零售业在经历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期和中期的迅速扩张期及后期的调整期之后,再度呈现出较高的发展速度。2002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实现812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比1990年增长2.7倍,年平均增长11.4%。全行业在经过数年的整合之后,已开始显露出基本的行业格局,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批发零售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2002年批发零售业的增加值占GDP的7%以上,约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0%,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各门类中,排名仅次于制造业和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超过4000万人,安置了约占10%的城镇就业人员,就业人数排在农林牧渔业和制造业之后的第三位。除了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之外,由于批发零售业是连接生产者和使用者的桥梁和纽带,处于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环节,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反映敏感度要高于其他行业,因而其发展变化轨迹可以作为观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晴雨表。 从批发零售业行业内部来看,批发业的主要销售对象是生产经营单位,且批发业销售额中的一半以上是生产资料商品,因而透过批发业的销售状况,可以反映出国民经济中各物质生产部门的情况;而零售业的主要销售对象是居民和社会集团,因此通过观察零售业的销售情况,可以反映出消费领域的基本走势。从十几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批发业和零售业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将针对批发业和零售业的特点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发展状况
一、批发业
从历年的销售情况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我国批发业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发展过程。2002年批发零售业商品批发额为52967.8亿元,比1990年增长2.1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其中,1991年-199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1%,1996年-1999年仅为2.8%,2000年-2002年再度提高到11.5%。从批发业的发展轨迹来看,在各年商品批发额的增长幅度中,1993年达到了1990年以来的峰值;而在此后几年中,其增长幅度持续下滑,直至1998年跌入谷底;1999年以后商品批发额的增幅呈现出强力反弹,但具有一定的波动性。结合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等几种价格指数的走势来观察1990年以来的两个不同的高增长时期,1993年-1995年商品批发额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高物价基础上的,且其增长幅度低于同期价格的上涨幅度,因此商品批发的实物量实际是负增长;而1999年以后,我国批发零售业的商品批发额则为在低物价基础上的实实在在的高速增长。
在20中类①批发业中,不同经营范围的批发业的发展状况也有较大不同。据限额以上②批发零售业统计,2002年各类批发业的商品销售额与1995年相比,有半数行业的年销售额呈现增长势头,而其他半数行业的年销售额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发展较快行业的有能源批发业、图书报刊批发业、药品及医疗器械批发业、汽车和摩托车及零配件批发业,这些行业2002年的销售额分别比1995年增长2.9倍、2倍、1.6倍和81.2%。与之相比,日用杂品批发业、木材批发业、建筑材料批发业、农业生产资料批发业则呈现持续萎缩之势,2002年销售额分别比1995年下降73.5%,54.8%,53.8%和51.3%。说明已有部分批发业逐渐消亡或逐渐被其他流通渠道所代替,而它们所经营商品也逐渐减少或逐步流入到其他流通渠道。
西部地区批发业的发展步伐大大慢于东中部地区。2002年,东部地区批发零售业商品批发额为37923.9亿元,比1995年增长60%,年均增长率为6.9%,批发额占全国的71.6%,比重比1995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为9600.5亿元,比1995年增长55.4%,年均增长率为6.5%,占全国的18.1%,比重比1995年上升了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为5443.4亿元,仅比1995年增长23.5%,年均增长率为3.1%,占全国的10.3%,比重比1995年下降了2.6个百分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在进一步加大。
从历年来限额以上批发企业的盈利数据可以看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批发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不是持续提高的。1998年企业的效益达到谷底,1999年开始出现转机,2000年和2002年又实现了两次跳跃性增长,2001年批发企业由于受到各种经济因素的制约,企业盈利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高位,三年的实现利润总额数分别比1994年③增长17.7%、13.2%和89%(详细情况见下图)。同时,企业的盈利水平也有所上升,2002年销售利润率(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润总额)为1.72%,比1994年上升了0.34个百分点。
从近几年不同登记注册类型批发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看,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发展变化是不同步的,国有企业在批发业中的主导地位仍未改变。在限额以上批发企业中,2002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合计、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财务指标占全部批发企业的比重虽比1999年有所下降,但仍占据重要位置。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以及内资企业中的私营企业的各项主要财务指标虽然是批发企业中上升最快的,但其所占比重仍然很小.
从不同地区批发企业的效益情况看,在三大经济地带中,东部地区可谓是一枝独秀。2002年东部地区限额以上批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3.8亿元,占全国限额以上批发企业的78%,比重比1994年上升了7.3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仅实现利润总额47.2亿元,占全国的9.6%,比重比1994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实现利润总额60.7亿元,占全国的12.4%,比重比1994年下降了2.4个百分点。
|
击更多【佚名】的文章 |
文章录入:gracefulling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沪传统批发业近年大幅萎缩
下一篇文章: 宏观经济因素对批发零售业的影响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文章 |
>>热门标签 |
|
|
>>相关文章 |
>>查看更多 |
日本批发业现状及基本特征分析
当前批发体系的结构变化与创新构想
西安服装批发市场的物流研究
批发零售企业品牌建设亟待完善
商贸批发市场经营模式研究综述
公益性批发市场为何在中国难产?
中国批发业态研究:划分标准与类型
浅析我国批发业的问题及对策
重庆朝天门批发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广东省批发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解析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
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蔬菜物流发展模式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