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7月第一个获国家批准成立的外资批发企业——上海百红商业贸易有限公司的诞生,到两年后首家在我国获得批发经营权的零售企业——中贸联万客隆的落户北京;从2004年商务部批准设立外资批发企业的11家,到2005年的571家,再到2006年,尽管全年新批外资批发业的统计数量还未公布,但仅从商务部网站上公布的最新获批外资批发企业名单粗略估计一下,每个月都会有不下十几甚至几十家外资进入中国批发业。
入世5年来,外资不仅在中国批发业的史册中实现了零的突破,还由这个原点喷薄而出,一发而不可收。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内资批发业尽管这些年也取得的不少的进步,但仍未摆脱小、散、弱、差的格局,面对外资批发商的大举抢滩,内资批发业的变革创新依然任重道远。
外资批发“加速度”
从商务部审批的数量看,虽然外商进入批发领域的数量在增加,特别是2005年12月11日以后显著增多,但实际上按照入世承诺,中国的批发业是在2004年开放的,但并没有很多外商投资批发企业进入。
首次对外商投资商业批发业做出明确规定的,是1999年6月我国发布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在经过近两年的筹备后,2001年7月批准设立我国第一家获国家批准的外资批发企业——上海百红商业贸易有限公司,由上海一百集团和日本大型综合商社丸红公司合资组建。经营业务以国内商品和自营进口商品的国内批发为主,兼营出口、仓储、商品加工和配送等。 直到2004年6月1日起《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才意味着结束试点,批发正常开放。在2004年商务部新批准设立外资商业企业32个中出现了11个批发企业,而有的零售也同时兼有批发业务,如同年2月中贸联万客隆成为第一个在我国获得批发经营权的零售企业,采取会员制的方式经营批发业务。
但在2005年,外资批发企业数量开始增加,仅1至6月共批准186家批发企业,占新批准企业总数的75.9%。在2005年商务部共批准设立1027家外商投资商业企业中,批发企业占到571个,是2004年之前总和的57倍。
而到了2006年数量更是猛增。这些外商经营涉及化妆品及卫生用品、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制造、文具用品、厨房卫生间用具及日用杂货、饮料及茶叶、机械设备及电子产品、图书、医疗用品及器材、非金属矿及制品、金属及金属矿、化工产品、鞋帽、交通和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种子饲料、纺织品针织品及原料等批发领域。
这与2006年3月1日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审批权被绝大部分下放到地方政府以后,新政策的刺激效应有关。仅2006年4月3日,来自美国、韩国、马来西亚和保加利亚以及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家外商一起领到了义乌市小商品市场的营业执照。有关专家称,此举表明外资不再满足于单纯的采购角色,而要直接参与到经营中去,通过自己的营销渠道将商品销往国内外。
不但数量增加,外资批发企业的销售额增长也十分明显。当中国商界在越加拥挤的零售业争抢得不可开交而批发业由小商贩唱主角的时刻,精明的外国巨商已经在悄悄填补“中国的空白”,“抢滩”使他们获得了巨大利益。
据商务部监测,2005年11月份全国百家重点批发企业共实现销售额98.72亿元,内资批发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58%,外资批发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7.19%;2006年1月份全国百家重点批发企业共实现销售额90.68亿元,内资批发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7.71%,外资批发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3.30%;2006年2月份全国百家重点批发企业共实现销售额77.9亿元,内资批发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1.7%,外资批发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0.5%。
外商不打“无准备之战”
那么,为什么近两年进入批发的外资企业明显增多,并正在寻求快速发展?这些外资批发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采取了哪些战略?是如何获得巨大利润的?记者采访了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于淑华研究员。
“近年来进入批发的外资企业明显增多,主要是基于外资批发商业看重了我国批发商业的发展趋势。”于淑华分析说,一方面,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流通产业结构的变化,商品供大于求和零售各种新业态的不断产生、发展及订货系统的信息化、物流的合理化、低成本化等的市场态势,要求批发商业具备新的、相应的功能,使批发商从单纯的商品供给调整中解脱出来,使批发业真正成为生产企业的“销售代理者”和零售业的“购买代理者”。
另一方面,外资批发企业经过2005年以前的2至3年的时间,对中国批发业市场已经有了深入了解:他们发现,中国占90%以上的中小生产制造业和97%以上的中小零售商或各种服务业对批发商业的依赖性是很强的,现代批发业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中国对现代零售商业重视的同时,对物流业的发展也开始关注,但是批发商业在新经济形势下与物流或配送紧密结合的功能及作用还没有真正得到重视;再加上已进入的外资批发企业以其独具特色的商品供应链等现代营销策略,正不断地吸引着我国广大的中小生产制造业和中小服务业,这让那些观望的后来者感到羡慕。
在谈到“外资批发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采取的战略”时,于淑华说:“进入我国的外资批发商,他们选择的是最有市场发展前途、生命周期较长的业种、业态、行业、产业等,使批发与现代物流或配送紧密结合,并采取连锁经营的组织形式。”她还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市场战略的选择主要源于的5大因素。
一是中国有13亿人口,消费者基数大,哪怕是低增长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也能形成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二是中国的经济呈持续高速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出现多样化、个性化等,这将增加零售商业的经营成本,于是就需要有批发功能的物流或配送组织向零售商或各种需求者提供商品齐全、质量有保证、物流成本低的商品;三是中国中小生产、零售业多,组织化程度低,需要以批发为平台的加盟连锁经营,如美国的IGA自愿连锁组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我国的;四是进入中国的外资批发商业多采取专业化经营;五是进入中国的外资批发商业多是以现代信息为载体,发展有物流或配送功能的现代批发等。
上述这些市场条件,加上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偏爱外资,促使外资批发商业在制定市场发展战略上,能实现市场定位准确,筛选畅销领域经营,达到优势先行的市场发展战略目的。实际上,国际商业资本都是以其独特的手段和方式,确保一定的利润,甚至是超额利润,其主要的成功经验是合理的成本管理。
国内批发业仍“混沌”
外资的进入,虽然目前迹象还未表明对国内原有的批发企业所形成的冲击有多大,但是通过合资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也有助于提升国内批发行业的整体水平,促使内资批发业“质变”提前,这一点还是显现了出来。
以我国高速发展的IT业来讲,批发商已成为其强有力的助推器,批发业开放后,一些国外IT批发企业便纷纷在中国成立合资或独资的分支机构。这使得我国IT批发业较之其他批发业“质变”来得更早。全球IT批发业的老大英迈公司在收购了国内著名的IT批发企业怡海公司时,英迈中国公司市场总监傅华说,规范化管理是中国企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之一。
据了解,在一家国际著名的IT批发企业中,光是仓库日常操作管理方面就有一本厚达30厘米的行为规范指导手册,其内容细到怎样检查销售单、怎样装货、怎样包装、怎样存档等等。手册中有流程图,有文字说明,还包括每一步骤在计算机系统上的页面是怎样的。在仓库中的每一项操作,都有相应的操作规范。
尽管通过批发业的开放,对国内批发业的改造、重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一些新的批发业模式也不断出现,呈现出资本结构多元化、专业批发规模化、交易手段电子化、经营服务综合化的趋势,但真正做大做强的还是少数。
特别是像被业内称为“京城服装批发业态变革的前奏”的民营批发企业——百荣世贸商城这样的更是凤毛麟角。2004年4月一亮相,百荣就一改过去印象中摊位纷纷扰扰,市场配套简简单单,单纯进行服装批发的市场旧形象,以便利的交通条件、先进的信息化设备、流行趋势的发布、环境的改善等众多服务提升了服装批发市场的形象。同时能够提供信贷、信息发布和咨询、工商税务一站式服务、电子商务交易等一系列配套服务,也为百荣世贸在服装批发业态转型中占据先机。
但对大多数批发商、批发交易市场甚至批发业而言,随着市场主体和经营形式发生的重大变化,身受内外夹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批发业明显出现萎缩:一方面生产企业重视营销,力争确保产品销售的主动权,不惜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自己的分销体系;另一方面超市、大卖场等零售企业,实行全国联采统一进货,直接向厂家下单,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加上外资分销体系的建立,民营批发的兴起,迫使传统批发业身陷困境。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晁钢令提供的研究数据表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市批发贸易额占商品贸易总额的比例持续下跌,90年代统计数据为79.6%,到2002年已下降到67.9%,到2003年已经下降到64.2%。对此,上海市经委秘书长朱成钢认为,上海批发业的萎缩主要表现为传统批发业的萎缩。传统批发业目前仅占上海批发总比重的20%出头。
而上世纪90年代采用建批发市场来取代现代批发商主体培育的政策,带来了批发交易市场的异常繁荣,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全国商品交易市场交易总额超过3.4万亿元,其中交易额在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有3365个,交易额2.61万亿元,增长速度超过21.30%,超过GDP增长速度1倍多。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交易风险的提升。
以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例,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从无到有,已有相当规模。“现有430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承担着70%以上农产品的流通。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满足城乡消费、扩大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6年10月,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在发表上述肯定市场作用的同时也指出,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和规范统一的标准,全国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差,装备水平低,经营秩序不规范,服务功能单一,流通成本高、效率低、效益差,难以发挥引导农业生产和保证农产品流通安全的作用。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扩大农产品流通规模、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也不利于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批发业何时“拨云见日”
生产企业有再好的产品,如果没有好的流通渠道将好产品顺畅的流通,好产品将就地贬值,或因流通成本过高,出现不经济现象。另外,没有规范的流通渠道,也很难控制假冒伪劣产品流通。所以,建设规范的现代批发商业,已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虽然商务部在《国内贸易“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中对批发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即推进批发业经营与服务方式创新;促进商品交易市场升级,使其逐步向商品展示订货中心、批发采购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现代市场形态转变。商务部2007年还将继续推进“双百市场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带动完成200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培育一批符合国家标准、面向国内外市场、现代化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但在针对外资批发商业的快速进入,政府还没有制定出谨慎、稳妥的促进内资批发业和外资批发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如何有序开放批发商业市场的方针政策,以确保我国流通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从目前的一些蛛丝马迹来看,外资批发企业拥有的巨额订单、大规模采购,虽有促进外贸出口的短期作用,但也存在“影响力滥用的垄断”,即凭借网状流通渠道优势和定价优势向制造业终端、乃至向中上游产业链实施纵深控制的战略考虑。
像我国入世后,包括粮食在内的国外农产品进口已成必然,这是我国政府早巳对外承诺的。“从国家粮食与农业安全考虑,我们不怕国外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进入,可怕的是我们自己不能为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开拓国内市场,而让跨国公司来支配、控制、操纵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一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老总对记者发出了如此感叹。
这是值得警惕的。外商所给出的批量和价格“订单”,事关众多制造商的销路和生死。外商已经发起的大规模进入,决不仅仅是中国批发业、流通业的自身命运问题,更将主要牵涉到中国大大小小制造商的产供销甚至整个产业链的命脉被外资控制的问题。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加强内外资批发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已刻不容缓。在调查搜索相关数据的过程中,记者明显感到,一些原始数据都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和科学性的积累。实际上,缺乏真实的信息桎梏了专家学者对我国批发业的深入研究。
比如说外资批发增长快,只能从它的批准成立的数量来看,而它在成立之后是否马上投入运营?外资批发总体上看偏重与哪一行业或是产业?业务分布情况,有多少是在港口等运输要道?
又比如,发达国家批发销售额大于社会商品零售额,美国是3至4倍,日本是2至3倍,而我国的批发业销售额是多少?大于社会商品零售额多少?这些最基本的数据现在有哪一家政府部门能够说清楚?是商务部?是统计局?即便是政府相关部门掌握了一些数据,那么,能否及时公开、透明化一些?
“批发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流通力的重要标志,它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真是耽误不得。”于淑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