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洗牌外迁与改造并举
人大代表的一纸提案,让一德路存 在 的消防隐患等种种问题再次成为焦点。有人惊呼:一德路商圈就要消失了吗?也有人慨叹,问题终于得到高度关注,老城区专业市场可望走上新起点。
思路既已明晰,升级刻不容缓。已经形成品牌的专业市场,按照“一头(交易)在内,两头(仓储和运输)在外”的原则,就地改造;尚在成长之中的专业市场,整体外迁,扩大规模。
老城区专业市场所蕴涵的商业精神,早已嵌入千年商都的历史气息之中。专业市场的滞后,也制约着城市整体的发展,有了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专业市场,才有一个更加现代的广州。
有着百年历史的一德路,是广州保存较好的骑楼特色商业街,以经营文具、玩具、精品和批发海味干果而闻名海内外。
然而,在长达几百米的内巷中,走到了尽头却只见到一两个疏散出口,而两边商铺的消防灭火器都几乎被“埋藏”在大堆的干货里;而在一家海味批发市场旁边的一条小巷子里,巷子的过道仅一米来宽,但近五成的房子里都堆着各种海味干货。
天天都发生的严重交通堵塞也使得商家们的生意大跌,成为制约一德路发展的一大瓶颈。据海味干果商会的一位内部人士介绍,一德路街边的“手拉车”货运,让大宗的货物只能安排在深夜运输,直接导致海味交易额急降四成。
也许正因为如此,大名鼎鼎的一德路海味干果市场,今年年初登上了全市消防隐患的“黑榜”。而事实上,今年广州两会期间,一份人大代表的提案就曾指出,在一德路上走一圈,你会发现店主占道经营,使本来狭窄的通道捉襟见肘;部分商铺没有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乱拉乱接电线,商铺楼上却是密集的高层住宅楼,民房做仓库等现象屡屡可见,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已不适合做大型批发市场,建议限期转型或搬迁。一德路商业街突然面临消失的危机。
其实,面临着这样危机的专业市场商业街又何止一德路?
“政府不会看着专业市场死掉”
今年年底前,老城区440个专业市场将按照总体提升改造、功能定位、规模等重新布局规划。
在广州,在特殊的交通、营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高达54%的专业批发市场分布在城市内圈层,换言之,密集在越秀、荔湾、天河三大中心城区;40%分布在中圈层,主要包括海珠、白云和黄埔等区;而城市外圈层仅有6%.改革开放之初即得风气之先的专业市场,从服装、皮具箱包、音像制品到文具、玩具、建材、电器、旧货等等领域,一度独领风骚,闻名于国内,甚至辐射整个东南亚市场。同样是这些著名的专业市场,发展到今天却让我们频频看到其存在重大消防隐患、交通堵塞、“手拉车”物流等现状。广州市社科院今年的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功能单一、经营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等现状,让这些自发形成的专业市场大部分仍未摆脱低水平、低档次的经营现状。
老城区的传统专业市场走到了生存的十字路口!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现代化商贸物流业形态的冲击下,自发式老城区专业市场的商贸形态,已面临着“死刑缓期”的危机,如果不再抓住机会及时改变业态落后等现状,很有可能逐渐消亡。与“消亡论”迥异的,也有专家认为,老城区专业市场是广州千年商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只是需要注入新的内涵。
随着新的商贸形态日渐兴盛,广州的老城区专业市场会否逐渐消亡?它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记者在连日的调查采访中欣喜地了解到,尽管种种现状不容乐观,但市场本身和有关政府部门并没有坐视其难以为继、自生自灭。
在一德路的商户积极争取成立商业街管委会,以实施全商业街统一管理的同时,记者从越秀区和荔湾区经贸局获悉,目前两区正在抓紧制定包涵专业市场全面提升改造的商业网点规划。网点规划中明确,到今年年底前,广州老城区440个专业市场将按照总体提升改造、功能定位、规模等重新布局规划,谋求新的竞争力。
越秀区经贸局局长王吉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不会看着这些专业市场一个个“死”掉,而是会引导、规划它们的发展,尽快提升改造这些专业市场。
越秀区能为专业市场的升级改造提供一个成功的范本吗?
业态滞后制约市场乃至城区发展
市社科院市场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欧开培指出,由于中心城区空间和面积等因素的限制,“物流”和“商流”的不匹配,成为了老城区专业市场矛盾最突出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越秀、荔湾辖区内区工商局发牌监管的专业市场共有440家。经营内容主要以肉菜市场(62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9家)、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143家,含服装、玩具、电器、钟表等专业市场)为主。按照广州市社科院2006年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资料显示,广州原东山、越秀、荔湾、芳村(现越秀、荔湾)区所拥有的专业市场占全市总数的40.98%.广州老城区专业市场在数量上占据了近乎广州专业市场的半壁江山。
然而,规模比较小、功能单一、经营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不高、与现代化商贸流通形式相差甚远,所导致的始终没能摆脱低水平、低档次的经营现状,成为了老城区专业市场的“共性”。市社科院市场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欧开培表示,老城区专业市场业态滞后的现状,已成为同时制约市场本身发展和城区发展的阻碍因素。
“病症”一:
小“物流”难容大“商流”
在一德路等老城区专业市场上,仍可以见到早已被禁止的手拉车,由于空间狭窄,商户们通过这些占据面积不大、掉头容易的手拉车,用于汽车与铺位之间的接泊。
而事实上这种方式只能是饮鸩止渴。业内人士指出,这种最原始的“物流”方式,事实上是限制了“商流”的扩大,甚至难以继续支持现有“商流”。欧开培指出,由于中心城区空间和面积等因素的限制,“物流”和“商流”的不匹配,成为了老城区专业市场矛盾最突出的问题。
“病症”二:
交易方式相对落后
据了解,目前这些专业市场主要采取出租摊位、各自独立经营、“看现货、直接谈生意”的交易方式,可以在多数老城区专业市场内见到。事实上,不仅老城区专业市场如此,欧开培介绍,广州目前100%的批发市场采用比较传统的现货对面交易方式(即对手交易),其次约有41%的批发市场采用订货交易,极少有企业采用先进的拍卖交易、期货交易和委托交易方式。
而与交易方式相适应的交易途径,约80%左右采取的是直接洽谈,只有不到10%的交易是通过电子商务,另约有20%左右是通过电话传真交易。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较为原始落后的交易方式和途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批发市场辐射范围的扩大。
“病症”三:
市场功能单一
市场功能单一同样成为老城区专业市场的一大突出问题。
据了解,目前,多数老城区专业市场只能提供价格信息和供求信息的功能,设有银行网点功能,具备经常进行一些包括路牌广告在内的促销功能,而在一些重要功能方面,如物流配送功能、加工包装功能、商品检测功能、展示功能、其他服务功能等方面却相对缺乏,尤其是假冒伪劣商品投诉理赔和行业发展动态及需求预测分析的信息提供方面显得十分不足。
“病症”四:
企业组织形态低
据了解,在老城区的批发市场中,入场经营商户大多数是个体摊贩,不具备法人资格,他们在业务经营上往往存在着严重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业内人士指出,个体户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单个企业实力小,限制了市场拥有强大的组织营销网络。对商户而言,他们在市场交易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对风险的承担能力有限,而对市场而言,受利益驱使,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的事件时有发生,交易主体经营行为因此欠规范,容易影响批发市场的品牌培育和发展壮大。
整合,不扰“市”也不乱“场”
对已经形成著名品牌的专业市场,将就“市”改造提升;对于暂还未能形成品牌的专业市场则逐步实施整体搬迁。
尽管老城区专业市场种种现状不容乐观,但专业市场自身和有关政府部门并没有坐视其难以为继、自生自灭。记者从越秀区、荔湾区经贸局获悉,针对专业市场管理和发展中日渐突出的问题,今年内,越秀、荔湾将对辖区内的共440个专业市场进行重新布局规划,通过外迁、改造、整合,专业市场体系全面提升,全面提升老城区专业市场业态模式,谋求新的竞争力。
越秀区经贸局局长王吉陵介绍说,新规划后的越秀区专业市场将走“品牌+特色”的路子,保存一些原有的“市”,注入更多的岭南特色文化。他一再强调,老城区专业市场仍有很强的生命力,现在需要的是给它们注入更多新的内涵。
记者了解到,一德路的商户目前正在积极争取成立商业街管委会,以实施全商业街统一管理。而两区正在抓紧制定专业市场全面提升改造的商业网点规划,据预计,规划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而根据《广州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3-2012年)》对大中型批发市场的专项规划,广州市原则上内环路以内中心区不再新建批发市场,市中心区内原有条件差、配套设施不齐的批发市场将通过功能转换、向外迁移等方式进行调整改造。到2010年,内环路以内批发市场总交易面积将从目前的100多万平方米减少到20万平方米以下。
在商业网点规划中,内环路以外的市中心区边缘区域定位为批发市场园区的重点发展区域,交易面积到2012年将控制在880万平方米左右。这意味着,交易面积近百万平方米的市内专业批发市场将在几年内逐步淡出市场,在城市边缘进行升级后入室经营。
那么,按照两区“外迁、改造、整合,专业市场体系全面提升”的思路,专业市场在外迁、改造、整合之后,会否因为换了“场”破坏原有的“市”而“死去”?
对此,王吉陵局长介绍,在整个规划中都全盘考虑了这些专业市场原有的品牌效力因素。整个规划将按照专业市场现有的品牌影响力,对症引导、改造提升,做到不扰“市”也不乱“场”。
记者了解到,在两区的整体规划中,将主要采取两种途径:对一些已经形成著名品牌的专业市场,进行就“市”改造提升;而对于暂还未能形成品牌的专业市场则逐步实施整体搬迁,在新的市场造“市”。王吉陵说,政府绝不会“砍杀”任何市场的“市”。
具体做法
一头在内 两头在外
王吉陵介绍,对于一些已经形成了著名品牌的专业市场,将实施就“市”改造,将专业市场所在地发展成为“展贸中心”的模式,主要进行货品展示、看货、订货,从而实现价值交易,而将仓储、运输分离到一定距离的范围外,实现物流配送交易。这样既可以不破坏原有的“市”,又可以支撑更大的商流。
以一德路为例,越秀区提出了“一头(交易)在内,两头(仓储和运输)在外”的离岸化发展模式和改造计划。越秀区将逐步把一德路内街内巷的商铺引入到大型商业楼宇内,从而整体商规划一德路的整体形象。
几家澄海玩具生产商也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在白云区的石井、新市等几个物流业较发达的地方建造了仓库,今后将按照“在一德路交易,从白云区发货”的思路发展。
整体搬迁 重新造市
按照越秀区商业网点规划的总体思路,一些目前还未形成著名品牌的专业市场将全部整体搬迁到辖区内登峰、矿泉等可扩大市场空间的地方。
王吉陵介绍,这类市场大多还没有形成气候,容易搬迁,也有利于它们在新的地方重新造“市”,打造品牌、扩大规模。而对于土地资源紧张的老城区而言,无疑是抽疏了城区的商业密集度,有利于城区功能的发挥。
▲记者手记
20%也不能丢
有着百年历史的一德路,假若有一天消失了,我们缺失了的是什么?
我们会失去一个曾闻名世界的专业市场,我们也会失去每年上百亿的交易额,我们还会因此失去一些一德路曾经的物流和商流,这个百年老“市”也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慢慢成为历史。
但我们还忘记了一点,千年商都的商贸发展在这条老街上留下过一段历史的痕迹,这是一段商贸史,记载着广州的商贸发展,更承载了岭南商贸的文化。对一个传承文化的东西,我们不轻言放弃,从这点意义上来说,我们在抱着老城区专业市场面临“死缓”的忧患意识时,不能轻易让一德路消失。
越秀区经贸局局长王吉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几句话一连重复了几遍。
他说:“现在的越秀区经济总量80%是来自总部经济,而专业市场只有20%,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不要这两成,我们需要总部经济,同样也要保持专业市场,这是千年商都的特色和传统,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给传统专业市场注入新的内涵。”
不轻易放弃,政府做出了姿态,市场更要主动,作为支撑市场主体的商户们,在得到一系列政策、硬件支持时,不妨也从提升自身软件条件,从消防意识开始,从营商诚信开始,从自觉遵纪守法开始,也从积极尝试商业模式创新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