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市场在我国的发展与在发达国家的发展存在很多不同点,学术界众说纷纭,甚至被称为“中国批发市场发展之谜”。有学者指出,批发市场在国外是有特定含义的,即指专门经营农副产品、水产品、鲜活产品的市场。而在我国,批发市场的经营范围却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的各种商品,并广泛分布在农副产品、服装纺织品、日用工业品、生产资料等众多领域,可以说是我国批发市场的一大特色。这种概念上的不同,正是来源于本文将分析探讨的我国批发市场之产生、发展,与发达国家批发市场发展历程中的诸多迥异之处。
一、市场产生地点不同
发达国家批发市场首先出现在城市,而在我国则先诞生于农村。
从发达国家的商业史来看,在工业化初、前期批发市场就已诞生,但这种批发市场全部出现在城市里,而在我国则先诞生于农村。简单地说,这个问题可以从我国改革开放始于农村,以及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角度来解释,但是农村对批发市场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的支撑都不够,批发市场为什么却首先在农村大量涌现并发展呢?这是本文要分析的第一个差异之处。
1.从市场起源角度分析
我国批发市场是借鉴集贸市场,主要是农副产品集贸市场的经验发展起来的商品批发组织形式。而集贸市场首先出现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这是因为我国的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国民主要购买力也在农村,尤其对于农副产品而言,农村首先就是此类产品的最大产地和最直接的销地,可以说发展市场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必要条件。而且我国的集市贸易由来已久,集贸市场早在夏商时期就已正式形成,其整个发展历程一直是有章可循的,市场中已形成了一定的交易与经营的规则和秩序,虽然大多是不成文的规定,但却为买卖双方自觉遵守着。所以将传统的集市贸易视为“无组织的、过于复杂的和低效率的集市经济”的观点有失偏颇。虽然周期性销售和周期性市场的理论尚不完善,但显然比起空间上固定的区位网络中所发生的交换活动来说,周期性市场却能够使更广的地区和更多的人口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所需的商品和服务,而且周期性市场已被不同阶层的人们或不同的经济集团用来满足其多种多样的需要。因此,起源于我国集贸市场的批发市场首先产生于农村有其必然性。
2.从城市空间发展模型分析
以城市为基础的空间发展模型认为,如果所有的增长和发展投入均配置于大城市和其他城市地区,城乡的相互关联性将有助于这些投入在农村地区的分布和扩散,以一种分层次的方式从城市地区向外和向下扩展到农村腹地,在城市区域内部,则由高层次的城市区域向下扩展到较低层次的城市区域。
但是我国的发展过程并没有遵循这一发展模式,即从现代化的城市增长中心分层次向外扩散到周围农村。这是由于我国的城市系统中存在着广泛的人口、功能和空间上的差异,这些差异阻碍了发展投入向外和向下的扩展,城市区域中城市部门和农村部门之间的“功能摩擦”也妨碍了农村腹地从城市经济中获得利益。此外,重工业和基础工业的增长并不能扩散到周围区域的所有中心,而主要是扩散到生产要素配置的那些中心,并且我国大城市和城市区域也不是按层次进行联系的。目前大多数农村市场与城市中心之间的联系仍是比较弱的,城市中心同外围农村的空间一体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割裂等客观事实,是我国的批发市场首先在农村发展壮大起来的第二个原因。
3.从经济体制改革角度分析
我国批发市场诞生于农村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推进和企业自主权的扩大,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商品流通格局被打破,以产品调配为主要特点的僵化的商品批发体系难以继续生存,全社会都迫切需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商品流通体系和运行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批发市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包括生产资料和部分工农业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批发组织应运而生。
此时,体制内的增量像国有经济等基本都在城市,体制外的存量主要还是农村的供销社,属于公有制,而体制外的增量,私有制的属于农民的这一部分基本上全在农村。在改革之初,尤其是这种体制外的增量在计划经济控制力比较薄弱的农村率先发展起来,为批发市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在农村改革中率先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和生产专业户,在改革初期结合自己资金底子薄、技术力量弱的实际劣势,从大中型企业购进边角余料,进行一些小商品的生产和制造。由于农村劳动力价格低廉,加之管理成本、原材料购进等方面的节省,其生产成本和产品竞争力逐步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然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分阶段逐步推进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起步,与农村改革不同步。于是仍处于传统体制下的商品流通企业,不是因严格固守传统流通政策而对小专业商的产品拒之门外,就是因这些商品价值低、利润薄、不易经营操纵而不屑经营,给小专业商的产品销售造成很大困难。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起步于非正规部门的小专业商也只好在体制外寻找出路。入场交易者有较大经营自主权、交易方式灵活、起批点没有严格限制的集贸市场,于是成为众多小专业商所依托的最主要流通渠道,专业商的集聚就使一部分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或者说批发市场,从集贸市场中脱颖而出了。并且从此后,我国这种“专业生产——专业市场”的经济模式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发展。
二、市场生命周期不同
发达国家的批发市场在工业化中期就走向衰落,但我国反之。
批发市场作为重要的市场制度,在发达国家是从工业化初期发展起来的,工业化中期以后其功能逐渐被百货公司、贸易公司、超市、商品交易所等取代。但是在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后,批发市场并没有逐渐消亡,反而在继续发展壮大,并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存在。
1.从商品流通渠道主导权理论分析
商品流通渠道是一组路线,其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用户或个人消费者。在这组路线中,拥有参加商品交易过程的各种类型的机构、组织和个人。所谓商品流通渠道主导权,是指控制商品流通渠道,并使该流通渠道上的构成者们为自己的市场销售策略效力。行使这种权利的生产者或商业者,一般被称为流通渠道的主导权者。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类型下,商品是以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以及市场竞争机制等为原则和规律,从生产者出发,经商业经营者,自然地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中的各个主体,只是基于利益最大化动机决定是否扩大生产,是否扩大销售,并不特别关注于自己的产品或经营的产品在市场上流通的问题。这样,在流通渠道的构成者之间,只有平稳的合作关系,不会发生由谁来掌握商品流通主导权的问题。
但是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类型中,商品流通渠道构成者之间的经济能力、信息能力和组织能力等方面有所差异,相较之下综合能力最强的构成者便将成为流通渠道主导权的拥有者。由于生产者和商业者都希望确保自己的竞争地位,就会以产品的差别化和促进销售为核心展开竞争,商品流通随之迅速推进。流通领域中的各个主体普遍采取开发更好的、更适合消费者需要的商品,并设计、确定自己的商标,订立各种营销策略,积极将商品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这时,一些流通渠道构成者就开始要求其他构成者采取与自己的市场营销策略相配合的方式,并为自己效力。这样,流通渠道中的主体地位和利益就大不相同。于是,便开始了流通渠道主导权的追逐和争夺,并且随着经济条件演变,渠道构成者的能力出现消长变动,渠道主导权也将有所更替。
在现代市场经济生活中,按照拥有主导权的渠道构成者类型划分,商品流通渠道主导权可大体分为四种类型,即生产商主导型、批发商主导型、零售商主导型和消费者主导型。在西方国家,流通渠道主导权的演变大致经历了批发商主导阶段(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生产商主导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零售商和消费者主导阶段(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至今)这三个阶段。但是我国的情况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大为不同。我国的流通渠道主导权在改革开放以前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为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控制着整个流通体系。此后,尽管流通渠道主导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而产生了,但是我国不可能再经历西方国家那种大跨度的发展历程,所以从一开始便形成了各种形态流通渠道主导权并存的局面。
在这样的多种流通渠道主导权并存的局面下,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生产者、零售商分散、控制力差,而批发商的实力又明显不足,相比之下,我国的批发市场却有相当的实力,聚集了大量的生产者、批发商以及零售商,为他们提供了成本低、信息全、方便快捷的交易平台,有效地弥补了上述三个流通渠道构成者的不足之处,具有极大的竞争力。这可以说是在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后,批发市场并没有逐渐消亡,反而在发展的一大原因。
2.从流通成本角度分析
流通成本主要包括流通费用和交易费用两部分,这是衡量市场存在的必要性和确定市场边界点的重要指标。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流通费用分为纯粹流通费用、保管费用和运输费用三个方面,纯粹流通费用包括直接与买卖商品有关的费用、簿记费用、货币生产上所支付的费用,我们可以把这些费用看做是商流和资金流方面的费用,而保管费用和运输费用则是物流方面的费用。
对于交易费用,其实是一个与分工的发展息息相关的纯经济学问题。分工的发展和交易费用两者间存在着矛盾,即产业的发展使分工细化和市场扩大,但市场扩大后交易费用却增加,这是经济学的一大难题,在我国批发市场的发展悖论中体现得尤其明显。
根据科斯的理论可以把交易费用理解为包括事前发生的为达成一项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和事后发生的监督、贯彻该项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具体费用产生在以下方面:进行市场调查,寻找交易对象,获取与买卖有关的各种信息;为确定价格的讨价还价过程:起草、讨论、确定交易合同的过程;对合同的监督和贯彻,保护交易双方的权益等等。科斯在其著名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还指出,市场与企业的制度均衡在市场的边际交易成本等于企业的边际交易成本这个均衡点上,市场与企业的边界点也在于此。
正因为市场上存在着交易费用,而且往往还很高,加之流通费用的存在,风险承担者才会选择成为企业主,以降低交易费用和流通费用,使原本存在于企业外部的费用内部化。但是能够采取这种经营策略的必须是具有相当实力和经验的大企业,这在发达国家就很普遍。而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大多数生产企业来说,尚不具备将流通成本内部化的能力,结合上面对流通渠道主导权理论的分析,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批发市场进入门坎低,其较低的进入成本、交易成本能够有效解决生产者——这一流通渠道构成者的成本费用问题,这是从另一角度说明了我国批发市场在工业化中期后仍继续发展的原因所在。
以农副产品为例,该类产品一般不易储藏,不适宜长途运输,其使用价值容易受损,对包装、装卸、卫生条件的要求高。而小生产者组织分散、低效的商品流通难以适应该类产品的这些要求,但批发市场却拥有规模经济优势,可以集中、高效地发挥农副产品的储藏、运输、分类、整理、包装等流通辅助功能,从而可以节约流通成本,也避免了社会财富的损失。
三、市场经营商品品类不同
发达国家的批发市场主要集中在农产品贸易领域,而我国却存在大量工业品批发市场。
西方发达国家的批发市场主要经营农产品和极少数工业品,而在我国却存在众多经营日用工业品,甚至是经营生产资料的批发市场。例如在我国有汽车配件、钢材管材、原材料设备等批发市场,这些商品在发达国家却是采取交易所的形式进行贸易的,此为本文所要论述的第三个差异。
1.从批发市场产生原因分析
当商品生产者数量极多、商品种类多、生产批量小、效率低并且生产关系不稳定时,如果通过批发市场的形式能够节省交易费用,那么批发市场才会产生,因为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批发市场更有效率。但具体到农副产品、水产品、鲜活产品的批发市场时,则是由这些商品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徐印州和周颖(2003)认为,农副产品、水产品、鲜活产品的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而且产地分散,距离消费地往往较远,多数生产者及零售商的经营规模均属于中小型,因此,为了保证此类产品的供给、稳定价格,并及时、快速地将产品从产地运往销地,协调产销矛盾,就需要一个中介场所来承担集散和价格决定的功能,而批发市场能够起到这一作用。目前由于我国大量农副产品、水产品、鲜活产品的生产经营还未达到规范化、规模化,供求双方还只能维持看样选货,当面交易的模式,所以现存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才有生存的空间。
而工业品批发市场,可以说是我国特有的批发市场,它们的产生与我国特殊的国情有直接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兴起了大量的乡镇企业(原被称为“社队企业”)以及个体经营企业,这些企业的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和生产批量小、效率较低、生产关系不稳定,其产品在市场上经常受到排斥,较难通过传统的流通渠道进大国有流通领域,因而不得不寻求其他的分销渠道。在我国城市经济改革的初期,为了打破传统僵化的流通体制,曾出现过全国各地大规模建立“工业品批发中心”的阶段。但是这些“工业品批发中心”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是顺应乡镇经济、个体经济蓬勃发展的潮流,很快与传统的集市贸易相结合,最终使得工业品批发市场迅速兴起,而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受到政府的重视,对建设此类批发市场给予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先是各地政府、后来是发展商都积极兴建此类批发市场,造成一时间我国各地都出现的“批发市场热”,诞生了一批知名度高、规模较大的批发市场,如义乌小商品市场、武汉的汉正街、绍兴轻纺城等等。
2.从商品交易的客观条件分析
一般发达国家工业品、生产资料、大宗农产品和小麦、棉花等产品的批发交易都是在交易所中进行的,这可归因于发达国家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完善,商品交易法规制度又相当健全,同时这些产品又易于规格化、标准化且耐储藏,因而在所有这些条件均具备的情况下,就无需将这些产品都集中到批发市场再分散开来,而是在交易所签订购销合同后,即可将产品按约定的时间从生产者直接运到消费者了。但在我国上述条件尚不完备,使得广义的农产品(农、林、牧、副、渔)、较多的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等产品的交易不得不经过批发市场这一流通环节来进行集散。可以说,是我国的特殊国情造成了这一差异的存在。
另外,在此需要指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因为生产资料流通的特点是品种单一、大宗大量,在发达国家主要由大型流通企业或生产商和用户供需直接见面的无形市场来组织流通,所以国外没有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说法。对日用品而言,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大多采用经销制、代理制等固定的供销渠道,即使是在批发环节,也很少以大型有形批发市场的形式存在。因此,由于国外没有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的有形批发市场,致使我国国内一些理论研究者和管理人员排斥、否认我国的此类有形批发市场的存在,但实际上,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批发市场形式是我国现阶段商品市场发展的客观现实,没有理由对其避而不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