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将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用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分析,得出农产品供应链及其管理具有的特征:缺少核心企业、信息流从两端向中间传递、资金流缺乏信用约束、供应链主体规模化程度低等。基于这些特征,研究得出批发市场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实质上承担了核心企业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农产品供求双方提供信息对接。为集散农产品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为农产品供应链资金流的连续性提供第三方监督以及为农产品批发商提供加工交易场所等。农产品批发市场有效地弥补了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缺陷,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农产品;批发市场 1 引 言 鲁本、劳瑞(Ruben Vrijhoef,Lauri Koskela)在回顾供应链管理的起源时,阐述到供应链管理思想诞生并盛行于制造业。由于从制造业孕育而生,供应链管理方法带有明显的工业产品特征。供应链被定义为由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价值链环节的组成,完成由顾客需求开始到提供给顾客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的整个过程。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被众多学者从不同侧面进行定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谭•坎南、罕菲尔德(Tan K C,Kannan V R,Handfield R B)认为供应链管理包括从基础的原材料供应到最终产品销售(可能包括产品回收和重新利用)的整个材料/供应管理过程。这种管理逻辑是在传统企业内部管理思想上的延伸,通过联合交易伙伴提高供应链组织及其相关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效益。科普扎克(Kopczak L R)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通过材料流、产品流和信息流联系在一起的企业集合(包括供应商、物流服务提供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管理。 近年来,随着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的扩展与延伸,国内学者开始尝试将制造业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应用于农产品领域,从核心企业主导、信息平台建设到供应链组织模式、供应链管理对食品安全保障等不同层次,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分析和研究。但是由于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仍存在较多障碍,如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产后流通环节技术落后导致流通半径受限、供应链主体关系松散、农产品生产分散等,对农产品实施严格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存在很大困难。因此,很多学者转而研究基于主导企业构建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研究较多的是超市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但是,从超市主导型流通模式发展的条件障碍来看,短期内超市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很难成为主流模式,农产品批发市场仍是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主要环节。本文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现状、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批发市场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地位及其功能,为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2 农产品供应链与制造业供应链特征区别 尽管农产品供应链与制造业产品供应链都是由从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到产品销售的价值链各环节组成的,但是,由于两类产品的生产条件、产品特性、营销组织成熟度、行业技术水平以及产品消费特征都不尽相同,因此导致了其在供应链及其管理上存在一些区别。 2.1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流程及其特征 根据张浩、安玉发的研究,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系统观念,即不再孤立看待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及部门,而是考虑所有相关的内外联系体(包括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把整个供应链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环节内部之间、内外部环境间都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中体现为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资金流作为能量流推动物流,信息流对资金流和物流运动起着指导和控制作用,并为资金流和物流活动提供决策依据。图1是典型的制造业产品供应链管理流程。通常生产制造企业为供应链管理的发起人,通过与上游供应商的采购合作,以及与下游分销商的销售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分。供应链管理首先从信息流入手,用户先发出需求信息,向零售商订货;零售商接到订货信息后,向批发商订货;批发商接到零售商订货信息后,向制造企业的销售部门订货;销售部门接到订货信息后传递到生产车间,生产车间按照产品要求及数量要求向原材料供应商采购订货,至此,完成了产品需求信息的传递。当然,在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中,除了需求信息的传递,还存在其他信息在各主体之间的交换,如物流信息、库存信息、技术信息、产品信息等。各供应链主体将各自的信息发送、汇集到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上,信息经过加工再选择性地反馈给各供应链主体,从而实现信息交流、共享。在信息流的指导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各方现有资源,保证物流及时、畅通地传递。伴随着物流,资金流按照供应链上各主体之间的契约规定或在物流之前或在物流之后完成。 结合制造业产品的特性,根据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主体条件以及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管理的基础条件,可将制造业供应链及其管理的特征归纳如下:①生产企业的规模化和品牌管理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核心企业条件;②制造产业的信息技术使用环境为制造业供应链中的信息管理提供技术支撑;③合作企业的信用条件以及严格的资金支付担保机制大大地降低了资金流断裂的风险;④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可突破传统交易方式,实现了电子订货交易;⑤工业品的生产、运输环节在时间、空间上具有人为可控性,能够保证物流及时快捷。 2.2 农产品供应链及其管理的特征分析 由于批发市场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全国约有70%的农产品经过农产品批发市场集中分销,因此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在我国具有代表性,基于此,本部分将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特征分析。供应链管理首先要求供应链具备核心企业,由核心企业发起供应链上的各主体间的合作,进行供应链整体的协调管理,从而保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及时和连贯。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的特征可分为基础特征和衍生特征。基础特征决定了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是否得以运行,即是否拥有核心企业;衍生特征是指农产品供应链中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等具备的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2.2.1 基础特征——农产品供应链缺少核心企业 在制造业产品的供应链中,企业为了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会主动整合上下游资源,按需采购、生产、销售,从而减少商品出现短缺或滞销的问题。按照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供应链管理是由核心企业主动关注整个供应链及其管理,组织和协调其他成员来完成共同的绩效目标。农业与制造业情况不同,土地是农业生产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奠定了长期存在的基础,短期内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或者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并不现实,因此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生产者固有的小规模和弱势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不能有效担当核心企业的角色[ZW(]农业生产者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在市场上的弱话语权和弱竞争力,这种现象在中国具有普遍性。本文不排除存在生产者成为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个别案例。[ZW)],流通企业[ZW(]由于国内农产品的加工程度较低,多数初加工由农业生产者或经销商兼营,本研究中的供应链主体暂不包括加工企业。因此,这里仅指流通企业,而不是流通加工企业。[ZW)]具有成为核心企业的条件,但因其缺乏主动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动机,而难以真正采取供应链管理方法。
2.2.2 衍生特征 (1)农产品供应链的供需信息流从两端向中间传递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需求信息流是从顾客开始向上游传递,与此同时,物流信息、产品信息、库存信息作为需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在各主体之间传递。在农产品供应链的上游环节,由于农户的信息搜集成本过高、农业信息市场不完善以及农户自身素质偏低等原因,阻碍了农户对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的收集,同时,单个农户几乎不可能实现市场信息发布,因此多数农户是被动销售农产品,并且,多数农户选择外来商户上门收购的方式来销售自己的产品。如图2所示,在产地,产地批发商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并对外出售,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供给者,同时由于产地批发商拥有发布市场供给信息的能力,使其成为主要的农产品供给信息的拥有者。在下游环节,多数零售商贩或零售企业会向销地批发商发出订货要求或者直接到其所在的批发市场采购,使得销地批发商成为主要的农产品需求信息的拥有者。因此,农产品供应链的需求信息流和供给信息流具有从供应链两端向中间传递的倾向,加之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缺少核心企业对上下游进行组织协调,导致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传播上存在偏差,信息流不畅通。 (2)农产品供应链资金流缺乏信用约束 供应链管理中资金流是物流的依托和价值担保,一旦资金流断裂,整条供应链就难以维持运行。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绝大部分农产品分销主体是个体经销商,由于流动资金有限以及没有相应的信用约束机制,会产生道德风险,即主体之间常常拖欠货款,甚至是行骗欺诈,一旦下游资金支付不及时或逃避支付,将导致资金链断裂。 (3)农产品供应链主体规模化程度低 如图2所示,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主体包括农业生产者、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和零售商,在这四个主体当中,批发商中多数为个体工商户,由于规模较小,资金有限,很少拥有自己的加工场地。但是,对收购的农产品进行必要的清洗、分选以及包装是农产品分销的必经环节。供应链主体缺乏规模化导致了供应链环节与硬件设施之间的匹配矛盾,如果没有其他实体能够提供清洗、分选以及包装场所,那么这种匹配矛盾将严重影响产品供应的质量和时效。 (4)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较低 在我国,除了部分农业企业能够提供相对标准化的农产品外,大部分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多数农产品的交易仍是以重量为单位,而无法以标准化的包装个体为单位进行交易,这也是农产品一直无法大规模推广拍卖交易的原因之一。因此,农产品买卖双方一般采取对产品进行当面验货、对手交易的方式完成产品的交易,这种交易方式要求交易地点既能提供交易场地,同时又能够提供存储设施。 3 批发市场在农产品供应链中承担的功能 由于农产品供应链缺少核心企业,具有供求信息流从两端向中间传递、资金流缺乏信用约束以及供应链主体规模程度低、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等特征缺陷,因此有必要对其加以弥补和完善。而批发市场在这些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3.1 批发市场具备行使核心企业功能的条件 根据卢松泉基于约束理论对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界定,供应链核心企业是指供应链上拥有该供应链的瓶颈约束资源(技术、市场、原始资源),决定供应链的运行节拍与效率,能够有效地胜任供应链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组织协调工作,能够实现并提升整体供应链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基于以上定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具备一定的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的条件。首先,大型批发市场处在农产品流通的中心环节,是天然的信息共享平台,能够决定供应链的运行节拍与效率;其次,由于大型批发市场为大批量的农产品集散提供场所和服务,在整条供应链中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具备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组织协调能力。 3.2 批发市场为农产品的供求双方提供信息对接 农产品批发市场处于农产品供应链的中心环节,存在大量的产地批发商和销地批发商,汇集大量的供求信息,能够极大程度地减少买卖双方的信息搜寻成本,促进供求信息的对接;同时,农产品批发市场具有价格形成与导向作用,能够有效引导农产品的正常生产和有序流通。因此,农产品批发市场具备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所要求的信息平台机制。 3.3 批发市场为集中分散农产品提供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为了快速将农产品分销出去,除了需要供求信息的对接外,还要保证农产品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到消费地的运输。农产品批发市场一般位于交通便利的高速公路附近,一些市场还拥有铁路线,为集散农产品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3.4 批发市场为农产品供应链资金流的连续性提供保障 目前一些重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均建立了电子结算中心,要求购买方持有市场的IC卡在市场的资金结算中心进行货款的结算,市场对货款扣除一部分的管理费后将剩余资金打入销售商户的账户,购买方需持有市场结算中心开具的结算证明方可将商品运出市场。这种以第三方监管资金结算的方式,增加了对资金流的信用约束,很好地避免了农产品供应链中资金流的断裂,保障了资金流的连续性。 3.5 批发市场为农产品批发商提供加工交易的场所 在农产品供应链中,批发市场能够提供农产品存储、加工以及交易的场所。以产地市场为例,农户和产地批发商达成购买意向后,将收获的农产品运输到当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商支付一定的费用给批发市场换取相应的场所使用权,在批发市场就地清洗、包装,转卖给销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再将农产品运往零售地,销售给零售商。批发市场提供的物流设施能够满足供应链管理对配送功能的要求。 4 结论与建议 基于现阶段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及其管理的基本特征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供应链中承担的功能分析,本研究认为,由于农产品批发市场有效地弥补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在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管理上的缺陷,提供了信息汇集功能、交通运输条件、资金保障功能以及加工服务功能,因此在农产品产销组织化程度较低,配套信息、物流技术及设施等未发展成熟之前,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作用和地位仍不可忽视。 建议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中心、电子结算系统、物流配送设施、加工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充分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平台、第三方监督、信用管理以及加工物流配送等功能,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核心企业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我国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的实施与管理。 参考文献: [1]Ruben Vrijhoef,Lauri Koskela.The Four Role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Supply Management,2000(6):169-178. [2]沈厚才,陶青,等.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J].中国管理科学,2000(8):1-9. [3]Tan K C,Kannan V R,Handfield R B.Supply Chain Management:Supplier Performance and Firm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 Management,1998(3):2-9. [4]Kopczak L R.Logistics Partnership and Supply Chain Restructuring:Survey Results from the US Computer Industry[J].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1997(3):226-247. [5]李季芳.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7(1):17-19. [6]凌宁波,朱凤荣.构建由超市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J].农村经济,2006(7):116-118. [7]张浩,安玉发,等.农产品协议流通模式:基于系统流理论的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0(2):19-22. [8]盛宴.信息经济学视角下农户对信息需求的困境[J].科技和产业,2006(3):34-37. [9]谭英,张峥,等.农民市场信息获取与发布的不对称性分析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8(6):68-72. [10]齐文娥,唐雯珊.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的选择与评价—以广东省荔枝种植者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9(6):14-22. [11]卢松泉.基于约束理论的供应链核心企业界定[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17):72-73.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A0B08)“农村流通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工程——果蔬类农产品协议流通管理与服务应用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