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批发业是流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自2001年我国批发业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批发业销售额和主营业务收入逐年增加,批发机构数量不断增多,批发企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批发商品结构不断调整,批发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增加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批发业也存在着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需要从核心竞争力培养、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实现规模化经营等方面,来努力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批发业;对外开放;经济效益 批发业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流通力的重要标志,它关系到流通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2001年7月18日,上海一百集团正式获得原国家经贸委批准,与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合资组建的国内第一个中外合资批发企业一上海百红商业贸易有限公司,从而标志着我国批发业正式对外资开放。面对大型零售业直接采购的增加、国际制造商供应链的建立以及外资批发企业的巨大挑战等,为了满足90%以上的中小生产制造业和中小零售企业的发展需要,我国批发业不断完善功能,提高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呈现出整体稳步发展的态势。 一、我国批发业对外开放以来的发展 1.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对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较为平稳
2001年以来,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一直稳定在4%以上,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也始终保持在11%以上(见表1)。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批发业的发展对于节约全社会的成本、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2.我国批零销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绝对比重
2001年批发业对外开放后,批零销售额逐年增长,8年间增加了1.53倍,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均在83%以上。虽然住宿和餐饮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在增长,但是丝毫没有动摇批零销售额的绝对优势地位(见表2,图1)。 3.批发业销售额和主营业务收入逐年增加
由表3可知,2001年我国批发业销售额为28131.10亿元,2008年则达到了169 016.4亿元,8年增长5倍;主营业务收入也从2001年的25133.0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54 470.59亿元,8年增长5.15倍。2004年批发业销售额和主营业务收入出现了异常的高增长,分别为88.02%、92.86%,主要是由于2004年政府进行了经济普查,统计口径较过去发生了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始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批发业的影响不大,2008年我国批发业的销售额和主营业务收入以仅次于2004年的速度保持着较大幅度的增长。
4.批发机构数量不断增多
由表4可知,2001年我国批发业法人企业有15 258个,2008年增加到59 432个,增加了近3倍。其中,增长最快的是2004年,增长率为105.9%;产业活动单位也从2001年的25 227个增加到2007年的60 884个,增长了141.34%。其中,增长最快的是2004年,增长率为127.1%。批发业经营主体数量的增加为批发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5.批发企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外资批发企业增速最快
由表5可知,2000年,我国外资批发业还没有对外开放,当年内资批发企业资产总额为1.51万亿,到2008年时,包括内资、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在内的批发企业资产总额为5.87万亿,增长了288.74%。2004年,资产增长率最高,为56.42%。港澳台和外资批发企业资产规模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内资企业,其中,2008年,港澳台批发企业的资产规模较2002年增长了近6.8倍,外资批发企业的资产规模则是2002年的13倍之多。外资进入我国批发市场速度在不断加快。 6.我国批发业商品结构不断调整
由表6可见,2000年,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销售额在整个批发业销售额所占的比例最大为24.3%,几乎占批发业的1/4。尤以烟草制品批发销售额最多,达4 189.23亿元,占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业销售额的66.4%;其次能源批发销售额为5 738.20亿元,占整个批发业销售总额的22.09%;第三为石油及制品批发业,其销售额为5 215.24亿元,占20%;烟、药品及医疗器材批发额占2.99%,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批发额占4.4%。2008年,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的批发销售额为95 743.4亿元,代替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而成为整个批发业销售额(165 030.3亿元)占比最大的行业,为58.02%;而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业则下降为占批发总额的8.57%;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业、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批发业基本保持稳定,分别占总额的3.20%、4.64%。 二、我国批发业对外开放以来的经济效益分析 批发业在我国商品流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济效益的高低是反映批发业的运行效果和流通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我国批发业对外开放以来经济效益有所增长,但总体水平不高
1.批发业经济效益整体增加,但经营风险较大
由表7可见,2001-2007年,我国批发业的销售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流动比率均保持增长态势。2001年销售利润率为3.67%,主营业务利润率为3.26%,成本利润率为3.85%,资产报酬率为4.06%,流动比率为89.3%,2007年销售利润率为7.77%、主营业务利润率为6.64%、成本利润率为8.41%、资产报酬率为10.52%、流动比率为106.62%,分别较2001年增加了4.1%、4.56%、3.38%、6.46%、17.33%和下降了6.6%。 批发业销售利润率逐年增加,说明批发业盈利水平越来越高;资产报酬率逐年增加,表明批发业资产利用的效率逐步提高,利用全部经济资源的获利能力逐渐提高;成本利润率除2001年以外亦逐年提高,反映了批发业盈利能力不断提高;批发业的流动比率逐年递增,说明批发业的偿债能力不断提升。 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可以衡量批发企业经营的风险程度。理想化的资产负债率为40%,50%以下较好。资产负债率虽由2001年的77.54下降到2007年的70.94%,仍超过70%,表明我国批发业自有资金比例不高,一旦资金断链会带来经营上的风险。
2.内资批发企业经济效益低于港澳台投资批发企业和外资批发企业
2008年,我国内资法人企业占我国批发业全部法人企业数量的95.32%,但其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低于法人企业数量所占的比重,分别为89.5%和81.2%;港澳台资批发法人企业的数量占我国批发业全部法人企业数量的1.47%,其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却高于法人企业数量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33%和3.63%;外商投资批发法人企业占我国批发业全部法人企业数量的3.21%,但其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所占比重分别为8.17和15.17%(见表8)。以上表明,港澳台商资批发法人企业与外资批发法人企业比内资批发企业获利能力强,经济效益高。 3.我国批发业销售额和人均销售额逐年增长,地区发展不平衡
由表9可以看出,我国批发业销售额和人均销售额逐年增加,2008年为8年最高,分别为169016.4亿元和536万元/人,表明我国批发业的从业人员营业能力不断提升,经营效益不断提高。但是人均销售额增长率起伏较大,增长率最高的是2004年,达到49.64%;其次是2003年,人均销售额增长率为30.84%;2008年较上年也有较大的增幅。程度高,商品丰富、消费能力强,经济辐射能力强,批发业的供求旺盛。可见,我国批发业在地区间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经济发达省市经济效益较高。
由表10可以看出,2008年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批发业人均销售额较高,天津、北京的人均销售额分别达到129万元/人、106万元/人,而贵州省仅为25.75万元/人。 4.我国批发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所谓规模经济,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条件下的企业或行业平均产量的递增和平均成本下降的区间。在此用人均销售额衡量批发业的平均产量,销售成本率衡量批发业的平均成本。 我国批发业的资产规模除2001年外逐年增长,其中2005年较2003年增长57.65%;销售成本率2003年以前逐年减少,2003年以后销售成本率逐年增加。其中2003年销售成本率减少最多,减少13.83%;人均销售额逐年增加,其中2003年增加最多,增加了30.84%(见表11)。
由图3及表12可知,2001年,我国批发业的资产较2000年有所减少,幅度为O.13%,人均销售额增加了26.66%,销售成本率减少了13.87%;人均销售额增加的幅度与销售成本率减少的幅度大于资产减少的幅度,说明2001年比2000年,我国批发业经济效益有所提升。
2002-2005年,随着我国批发业资产规模的逐渐扩大,人均销售额逐年增加,销售成本率逐年减低,说明在此期间,我国批发业的平均产量递增,平均成本递减,存在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并且2002年与2003年,人均销售额增加的幅度与销售成本率减少的幅度大于资产规模增加的幅度,这两年我国批发业的经济效益较高。
而2006年与2007年,随着资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人均销售额增长,而销售成本率也增长。其中2006年,人均销售额增长的幅度大于资产增加的幅度,销售成本率增加的幅度小于资产增加的幅度,说明尽管这一时期销售成本率正增长,但我国批发业经济效益状况还算良好。而2007年,人均销售额增长的幅度与销售成本率增加的幅度均小于资产增加的幅度。从平均成本来看,我国批发业的经济效益2007年较2006年有所改善;从平均产量来看,我国批发业的经济效益2007年较2006年略有降低。 从整体来看,我国批发业对外开放后,有一定的规模经济,但经济效益水平不稳定且不高。 (二)我国批发业对外开放以来经济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
1.零售商与生产商的双重挤压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连锁经营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逐渐实现了批发的内部化;大型零售企业具备了向后控制供应渠道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自建批发体系和自我采购越来越有优势,抢占了批发业的市场份额;由于受流通领域丰厚利润的驱使,生产商纷纷设置自己的销售机构,越过批发商,开展自销业务。如高露洁、联合利华等合资企业,直接对零售商的供货已占其生产量的40%-50%。这种上下游企业的双重挤压,以及新型商业业态的冲击,使批发业的“蓄水池”作用明显减弱,批发业的市场份额受到严重挑战。
2.批发市场结构趋同
批发市场从总量上来说已具有相当规模,但其中很多市场都没有特色。其主要原因是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同类型的市场过多过滥,导致过度竞争,以至于很多批发市场“有场无市”,规模不经济以及进入壁垒低造成的过度竞争使得批发企业效益低下。 3.批发企业的规模过小
由于批发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市场被重新分割,原有的专职批发商规模缩小,而大量分散的、兼营的、贩运式的批发经营也难以形成规模。据统计,2007年我国大城市批发市场的批发商年平均成交195.9万元,中等城市为120.6万元,小城市为90.8万元。由小商贩为主体与支撑的传统批发市场已相对过剩,而依托现代科技、先进管理的大批发商严重不足。批发商“小、散、差、乱”,极大地损害了批发业的形象,过小的经营规模使批发企业经营成本高而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影响了批发功能的发挥,反过来又制约了批发业的发展。
4.集约化程度低
现代化专职批发商的缺乏,必然导致大量非专职批发交易的发生,而多头分散的批发经营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无法通过批发交易的集约化实现流通费用的节约,造成流通效率的低下。生产企业设置自己的销售机构,零售企业设置自己的采购机构,从而使批发机构重复设置,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批发体系的功能不全和效率低下。 三、提高我国批发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与零售业相比,批发业不是直接面对千百万最终消费者和用户,而是面对具有一定购销批量的中间商、零售商。与大批量现代生产企业相适应,需要以低成本、大批量的方式组织货源、储备商品,并大批量组织分销。这种以低成本支撑的“大进大出”的经济优势,使批发企业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商品经营形式。提高批发业的经济效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培养批发业核心竞争力
批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拥有广泛的分销渠道和管理核心业务流程的能力。批发企业应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观念,准确把握目标市场的需求,不断开拓创新,扩展分销渠道,建立自己的品牌,奠定竞争的基础;对核心业务流程的管理必须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的任务是如何在部门间传递的,以及阻碍效益的因素是什么,不同职能部门相互协作,最终通过培养批发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渠道的效率和效益。
2.发展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
衡量批发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其流通的效率和效益。高效的现代物流技术可以解决效率和效益不能同时达到的冲突。应用现代物流技术将是批发业发展的趋势。大型批发企业所具有的良好信誉和庞大的进货渠道是许多零售企业所无法比拟的,它可以对现有仓库、网点、设施、设备加以改造,逐渐发展成为集仓储、包装、加工、分货、配送、运输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化专业物流配送中心,为其他连锁企业提供高效率、少批量、多品种的商品配送服务,帮助零售企业实现零库存。
3.实现批发业的规模化经营
虽然我国批发业整体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批发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没有广泛开展连锁经营,也没有形成绝对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此,我国批发业可以借助政府或行业协会的力量,充分利用现有国有资产,通过资源共享,在专业化基础上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批发企业可以通过企业间的联合、兼并、参股、控股或连锁等形式,拓展经营领域,发展前向和后向的一体化;可以利用国有批发企业的良好信誉、渠道优势以及人才优势,以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
4.探索发展电子商务以扩大批发交易额
从外部来看,零售企业低价少量、多频率定货和多种服务的要求,使批发企业的经营内容增加,相应增加了成本费用;从内部来看,批发业自身集约化程度低造成流通效率低下,成本提高。这些都要求批发业必须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批发业降低成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批发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营模式。通过电子商务进行批发交易,是我国大宗商品流通的发展方向。我国批发业应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为基础,建立低费用的网络销售信息平台,降低成本,拓宽流通渠道,从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