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系统掌握批发业的业态、结构、规模和空间分布等特点, 以期为科学规划批发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以东莞市批发业为研究对象, 综合运用了统计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 对广东省外向型经济的典型代表地区——东莞市批发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系统提炼和深入分析。研究成果为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地区批发业的发展规划和深层次的定量分析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批发业; 专业市场; 东莞市 一、 引言 批发是指经营活动主体从生产或者其他经营者手中采购商品, 再将其提供给商户用户及其他业务用户, 供其转卖、加工或使用的大宗商品交易方式。批发业是指与批发活动直接相关的产业,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 包括集散商品、加工整理商品、调节供求、融通资金、承担风险等等。批发业一头联系着生产, 另外一头联系着零售, 是国民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市场是一种以现货批发为主, 集中交易某一类商品或者若干类具有较强互补性或替代性商品的场所, 是一种大规模集中交易的坐商式的市场制度安排。作为批发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 专业批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变迁。专业市场的兴起冲破了计划经济时代主要由国有、集体商业企业控制的销售网络, 给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了一种公共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交易平台, 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专业市场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建立在专业化交易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大商贸流通产业, 并且有效的支撑着周边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批发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全国批发零售业增加值为26182.3亿元, 占第三产业总增加值的19.93%, 从业人数为312.3万人, 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0.4%。可见, 批发业不但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还为社会提供了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随着中国加入WTO, 商品流通市场逐渐对外开放, 大陆庞大的消费能力吸引着众多国际性的流通企业巨头进驻。例如就建材、家居、家具类专业市场而言, 德国的欧倍德(OBI)、英国的百安居(B&Q)、瑞典的宜家家居(IEKA)、法国的乐华梅兰(Leroy Merli)、美国的家德宝(HomeDepot)等世界著名建材超市企业已经在中国的建材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些世界著名企业的进入, 以其先进的定位、规划、运营、管理理念和模式对于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专业市场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的专业市场将何去何从, 有大量的专家和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郑向阳(1999)认为现代批发业将发展成为新的市场主角, 专职批发业开始向着生产加工领域渗透, 批发业的功能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服务将成为重要职责, 批发业组织将去向与多样化, 批发企业将趋向大型化、集团化、国际化, 建立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进程将加快。杨晓军(2007)认为我国专业市场将向着规模化, 批发功能化, 专业细分化, 管理现代化、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品牌化、优质化、交易方式集约化以及投资形式多样化等方向发展。但是由于需求条件等经济条件的变化, 对于批发业的发展前景, 目前存在着“批发萎缩论”以及“批发无用论”等论点, 这个观点得到了在工业和商业都比较发达的发达国家例如日本的研究者的支持。这些观点认为, 随着零售需求规模的增大、企业的纵向整合、新型商品交易模式的出现以及内外贸一体化的出现等原因,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曾作为流通体系和市场网络中心环节的传统批发业正在逐步丧失其原来的商品资源、渠道资源和市场资源, 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的经济条件的要求。但是与此同时, 同样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我国还存在着“批发有用论”的这样一种观点, 该观点认为, 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高度社会化大生产并不必然排斥批发商业的发展, 批发业的存在能够有效的促进流通效率的提高。发达国家的零售商对批发业的依存度相当高这一事实证明了批发业存在的必要性, 即使发达国家独立批发商的数量有所减少, 这是工商联合、批零联合统一增加的结果, 是垄断资本的集中表现。而对于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 批发业的存在对一个国家流通规模化、现代化、高效化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我国流通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恰恰是中间环节功能的弱化, 而批发业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二、 广东省批发业发展现状
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大量且普遍存在的中小企业以及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了广东省批发业的发展。2009年广东省批发业商品销售额为24334.65亿元, 占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的64.85%, 比上年增长了6.13%。图1给出了广东省各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批发业商品销售额以及工业生产总值之间的比较, 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 对批发业的需求越大, 对批发市场的支撑作用也越明显, 这导致了各地市的批发业发展的不均衡。据统计, 2009年广东省专业市场的地区分布结构见图2, 专业市场数量前六名分别广州、深圳、江门、汕尾、珠海和东莞, 各自占全省批发企业总数的31.0%、27.2%、9.5%、5.5%、4.2%和2.7%。从批发业年销售额来看, 排名前五的地区是广州、深圳、佛山、中山、东莞, 各自占全省批发业销售额的比重为49.3%、16.8%、10.2%、3.2%和3.0%, 制造业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的批发销售额为21916.76亿元, 占全省总额的88.7%(见图3右图)。粤北地区批发业最不发达, 仅占全省的2.5%。这很好的证明了批发业的发展与当地工业发达程度密不可分。 从总体上来讲, 广东省的批发业较为发达, 但是除了珠三角几个城市, 例如广州、深圳、中山、珠海、东莞、佛山等发展水平较高之外, 其他地区的批发业发展还比较落后, 批发业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作为批发业企业数量和批发业成交额均居全省前列的东莞市, 其面临的问题在整个广东省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因此, 在对东莞市的各类专业批发市场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广东省批发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批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广东省其他地区的批发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 东莞市批发业发展现状 (一)东莞市批发业的特征 东莞市的专业批发市场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初期规模较小, 但是凭借当地发达的产业以及数量众多的外来就业人口, 各类专业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可以将东莞市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概况总结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从发展历程(见图4)来看, 农副产品类以及工业消费品类专业市场发展平稳, 生产资料类专业市场发展先抑后扬, 特殊商品类批发市场虽然起步最晚, 但是差异化趋势初显。农副产品类专业市场平均约每年增加2个, 工业消费品类市场也以每年增加4.6个市场的速度平稳发展, 而对于生产资料类专业市场, 在1994年至1999年的6年中, 仅建设了3个生产资料批发市场; 而2000年至2008年的9年中则建设了54个, 平均每年新增6个。
第二,专业批发市场门类齐全, 但是各类专业市场规模和经营状况发展不均衡。东莞市目前的201家专业市场几乎涵盖了各个类别的专业市场。截止至2009年12月底, 全市共有专业批发市场201家, 共计四大类19小类专业市场, 总占地面积约451.7万平方米, 2008年总成交额约834.5亿元人民币(见表1)。2008年成交额比重最大的是生产资料类专业市场, 成交额为422.2亿元, 占总成交额的50.6%, 其中塑胶类专业市场成交额340亿元, 占全部成交额的40.75%。而成交额最少的专业市场类是发展还在起步阶段的旧货市场, 仅占了0.06%。但是从亿元市场的组成来看, 农副产品类专业市场总成交额占全部亿元市场成交额的比重最大, 虽然只有33个市场远少于生产资料市场的64个, 但是前者成交额(246.2亿元)是后者(89.01亿元)的2.77倍。
第三, 专业批发市场的分布依据各自的特点遵循着不同的准则。东莞市专业市场空间分布见图5。从图中可见: 一是农副产品对运输的及时性以及成本的控制有着较高的要求, 并且是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并且随着人口的分布而呈现出紧密相关的特点, 因此, 农副产品的空间分布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物流运输, 大型农副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枢纽以及公路运输便捷的地区; 居民分布, 农副产品市场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居民; 产业分布, 产业分布的不同情况对周边地区的人口密度有着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农批类专业的分布。
二是生产资料类专业市场生为周边的制造业服务, 因此其布局与周边的产业结构紧密相关。产业的发展程度可以通过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得以体现。因此, 东莞市生产资料专业市场的分布可以进行描述如下: 本文中, 以2008年GDP水平将东莞市32个镇区划分为三个级别, 分别是: (1)GDP>100亿元为经济发达镇区, 分别是: 虎门镇、 长安镇、 厚街镇、 南城区、 东城区、 石碣镇、 寮步镇、 大朗镇、 塘厦镇、 常平镇、 清溪镇, 共11个镇区。(2)50亿元<GDP<100亿元, 为中等发展水平镇区, 分别是: 麻涌镇、 中堂镇、 沙田镇、 莞城区、 万江区、 高埗镇、 茶山镇、 大岭山镇、 横沥镇、 黄江镇、 凤岗镇, 共11个镇区。(3)GDP<50亿元为欠发达地区: 分别是: 望牛墩镇、 洪梅镇、 道滘镇、 石排镇、 企石镇、 桥头镇、 谢岗镇、 樟木头镇、 东坑镇、 石龙镇; 共10个镇区约三分之一镇区为经济发达地区, 分布有43个、占67.19%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 三分之一的镇区为中等发展水平镇区, 分布有18个、占28.13%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 三分之一的镇区为欠发达地区, 仅分布有3个、约4.69%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这一特点充分说明了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对所在镇区经济发展的高度依赖。另外, 对于建设类的生产资料专业市场例如钢材石材专业市场、家居建材类专业市场还依赖于便利的公路运输, 因此, 这两类市场大部分分布在。
三是工业消费品类专业市场的分布因素有两个, 即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程度。东莞市的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大体可以分为家具类、鞋业类、纺织服装类和电子信息类四种, 前三种市场又可以归类为产地型市场, 与当地支柱产业一一对应。家具类专业市场集中在家具生产地的厚街镇和大岭山镇, 鞋业类专业市场集中在“制鞋基地”厚街镇, 纺织服装类专业市场则集中在著名的服装专业镇虎门镇和大朗镇。而作为销地型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的电子信息类市场, 主要分布在莞城、东城和南城等商业核心区。 四是已经形成了一批龙头市场。目前东莞市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经营业绩稳定且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市场, 例如樟木头塑胶原料市场、大岭山镇的信立农批市场、虎门镇的富民个体商场、长安镇的长荣国际机械五金批发市场等。这些大型市场与其他中小型市场一起推进了东莞市专业市场乃至整个流通业的发展。
(二)东莞市专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 东莞市的各类专业市场发展迅速且平稳, 但是除了几种主要类型市场(例如农副产品类、塑胶原料类、五金机械类、纺织服装类等)中大型市场发展水平较好之外, 其他中小型市场的经营情况并不是非常乐观。尤其是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很多小型市场面临着整改甚至转行的命运。即使是前文所述的龙头市场的经营与管理中也还存在大量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交易方式落后, 管理不完善。目前东莞市专业批发市场的功能还不够完善。我国已经出现了第五代专业批发市场, 其典型特征就是集企业集群采购、商品展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于一体, 提供包括通关、融资、信息资讯、培训等多种现代化服务。这些服务项目的丰富化程度从侧面反映出各市场管理水平的高低。东莞市的多数市场配套不完善, 场内功能分布不明, 装卸货不够方便, 专业市场的现代化程度不高, 这些不足突出表现在东莞市的大部分市场仍然采用比较传统落后的现货对手交易方式, 或是直接洽谈和电话传真交易方式, 几乎没有如拍卖交易、电子交易和期货交易等现代交易方式。市场管理机构多为批发市场开发主体的后续管理组织, 其主要任务集中体现为物业管理, 缺乏市场推广、品牌塑造、信息化建设乃至交易平台构建的设想和相应的人才和投资预算。 多数批发市场规划不合理, 物流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除了为数不多的迁建和新建市场之外, 大部分批发市场早期的规划对物流方面的考虑不充分。对仓储面积或容积、停车位的数量、道路的宽度等因素没有给予高度重视, 导致市场人流和车流混杂, 市场秩序混乱。 同类批发市场同质化程度高, 竞争激烈, 市场饱和度高。由于批发市场开发模式的局限性以及商户的避税考虑, 东莞市现有同类批发市场功能的同质化程度较高, 价格竞争激烈。抽样统计结果表明, 农产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和特殊商品批发市场的平均空置率分别为15.46%、26.11%、21.15%和15.5%, 而2008年全国同类型专业市场的空置率分别为13.74%、13.58%、10.34%和12.20%, 东莞市平均空置率远在全国水准之上。其中, 东莞市副食品批发市场、服装批发市场、电子产品批发市场、布料辅料批发市场、五金机械模具批发市场的空置率均高于20%, 尤其是电子产品类专业市场和布料辅料专业市场, 分别高达25.75%和32.8%, 而全国同类市场的空置率均低于东莞市水平, 分别为18.10%和21.73%。统计分析表明: 东莞市已有各类批发市场总体而言已经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 专业市场的品牌建设较差, 市场升级动力不足。这点主要受到市场的地产开发模式的影响。目前, 东莞市的大部分专业批发市场的开发主体为私营企业, 其开发模式大体与房地产开发类似。投资方负责批发市场的建设, 建成后销售或出租, 之后转型为物业管理。在批发市场开业的早期, 为提高商铺出租率, 投资方会投资用于广告的宣传和推广。待出租率达到一定水平, 有了稳定的租金收入后, 投资方就失去继续做广告和谋求升级的动力。这种运作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品牌和价格的形成。 虽然龙头市场已经形成, 但是市场整体竞争力有待提升。以2008年成交额为比较标准, 东莞市专业市场与全国同类百强市场以及同类市场前20强相比, 差距非常明显。以同类市场前20强的平均成交额为例, 前20强钢材类、建材类、布料类市场平均成交额分别是东莞同类市场的139.5倍、68.5倍、132.4倍、35.5倍。出现这样的差距, 一方面是由于东莞市的专业批发市场大多数是中小型的市场, 据统计, 2008年市场规模前20%的市场的成交额之和就占了全年总成交额的50.2%。多个小型市场的单打独斗并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整个地区的竞争力, 辐射范围和影响力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个地区或城市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不能仅依靠某个城市、某个镇区或是某个市场的发展壮大, 而应该联合整体的力量来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 竞争层次没有拉开, 市场的功能、定位交叉, 内部消耗和竞争较激烈。 四、 批发业的发展趋势
在对东莞市专业市场现状的研究基础之上, 结合国内外对专业市场发展趋势的研究和理解, 可以将专业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专业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但是数量增长速度会有所降低, 更加注重的是市场品质的提升以及市场品牌的建设。专业市场的兴起顺应了生产和销售实现专业分工的历史趋势, 以外部销售渠道的规模经济弥补了众多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低、资金少的劣势。由于专业市场具有信息集聚功能, 导致共享销售平台的企业和客户越多, 竞争就越激烈, 商品信息就越丰富, 平均交易费用下降的幅度也就越大, 从而吸引着更多的企业和客户参与市场交易, 使得专业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从东莞市的专业市场发展情况来看, 2007年全市各类专业市场总营业面积为438.3万平方米, 截止至2009年底, 总营业面积增加到451.7万平方米,2年之内增加了13.4万平方米。实际上, 东莞市专业市场的数量增加速度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缓慢的时期。在专业市场规模扩大之后, 对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和功能扩展、业态创新、品牌培育等方面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将各种展会与专业市场相关联是一个非常好的提升市场品质和品牌知名度的措施, 例如已经举办了14届的“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便是以虎门镇的富民商业大厦、黄河时装城等较为知名的专业市场为依托, 该展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东莞市服装产业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 在扩大市场经营规模的同时发挥完善市场产品展示、销售、配送及信息交换、价格形成等功能, 是专业市场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二是市场将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主要体现在商品的专业化、市场布局的专业化、市场投资运作的专业化等方面。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 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型专业市场只有集中经营某一类或者某一品牌的商品, 尤其是具有鲜明地方产业特色的商品才能获得最大的辐射广度和强度。例如东莞虎门镇的虎门国际布料交易中心主要以布料辅料的交易为主, 长安的大多数专业市场以经营五金或者模具机械为主。专业市场的商品专业化趋势表现的最为突出的是生产资料类市场的分化, 例如专门经营塑胶原料的樟木头塑胶原料市场, 专门从事粮油交易的粮油市场, 专营建筑材料的建材市场等等。工业消费品市场的专业化趋势也表现的较为明显, 例如发展潜力巨大、以从事二手车交易的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等。批发市场的商品专业化趋势在东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市场布局的专业化趋势实际上从专业市场发展的早期就已经开始。各种类的专业市场的分布遵循着各自的规律, 因此, 就东莞市而言, 批发市场分布的专业化现象非常明显。已经形成了若干个专业市场集群, 例如以虎门为中心的服装专业市场集群, 以樟木头常平为中心的粮油批发市场集群, 以107国道和莞深高速为依托的钢材石材市场集群等等。
在市场经营商品和布局逐步专业化的同时, 市场的投资运作和管理也呈现出专业化趋势。东莞市专业市场的建设由早期有政府牵头组办到现在以股份制企业创办, 市场的投资主体已经呈现出股份化、企业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以虎门富民服务公司为例, 从早期虎门镇政府下设的一个职能部门到目前参照国际模式而建立起来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的规模已经扩大到拥有十家下属企业。市场投资主体和管理主体的专业化有助于专业市场的升级。另外, 目前有部分专业市场的店铺是出售给商户经营, 这点不利于市场的统一管理和打造统一品牌。因此, 市场的管理专业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三是某一地区的同类或具有互补性质的专业批发市场将向着商圈化、集团化方向发展。这里所指的商圈与传统意义上的商圈有所不同, 此处所指的是由大量专业市场形成的专业商圈, 它们或借助专业市场这一平台把自身产品销往各地, 或通过专业市场采购来自各地的商品。专业市场在这一流通过程中起到了枢纽和关键的作用, 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跨区域分工协作网络。所谓集团化发展, 是指同一个商圈里面的多个市场联合起来以统一的品牌形象, 或者组成一个组织以该组织的名义与其他城市或地区的同行进行竞争。无论是从2008年中国百强市场还是从市场全国前20强来看, 很多上榜的市场并非一个单独的市场个体, 而是几个市场形成的联盟。例如著名的常熟服装城, 该服装城由35个专业市场组成, 包括服装市场、辅料市场、小商品市场、尾货市场等等多种类型的专业市场, 商铺近2.8万个。常数服装城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全国前20强第一位, 位列2008年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百强的第一, 年成交额达到了450.8亿元。正是由于常熟服装城是多个带有互补性质的专业市场的联盟, 才有足够的竞争力在全国508个纺织服装鞋帽专业批发市场中脱颖而出跻身前列。 五、 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 中国市场, 尤其是沿海等外向度较高的地区的专业市场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市场巨头的挑战。但是在遭遇挑战的同时也是专业市场实现升级和发展的好时机。东莞市作为广东省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制造基地, 批发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这对珠三角地区的批发业乃至整个广东省的经济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然而, 随着金融风暴的过去, 批发业在复苏以及寻求升级的过程中夜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 例如市场交易方式落后, 管理水平低下, 同质化竞争严重, 规划不合理, 基础设施不到位等等。因此, 对专业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从而给政府管理者、市场管理者和投资者等各方提供一个可以方向和加强的方向, 这对批发业和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概括如下:
外向型经济地区批发市场的发展要滞后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早期对批发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强大带动作用, 而当批发市场形成一定的规模后反过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东莞市批发业的实质研究表明, 批发业的大规模发展要滞后当地经济的发展近10年。 外向型经济地区不仅制造业发展的集群现象表现突出, 而且批发市场的发展本身也表现出集群特征: 我国外向型经济区大多为经济基础较差、城市化程度不高的地区, 因此也大多缺乏大型国有企业。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 这些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就形成了以企业集群为特色的产业化格局。与此工业化发展的进程相适应, 也逐步形成了具有集群化特征的专业批发市场集群。东莞市的大部分批发市场是以集群模式存在的。
外向型经济地区不同类型批发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模式略有不同: 随着产业的集聚, 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因而, 围绕制造业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首先得到发展。随后, 伴随本土企业的崛起和区域经济内限度的提高(或从过度依赖外向型逐步向内外贸并重转型), 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得到加速发展。
外向型经济地区批发市场的发展规划往往缺失或严重滞后: 批发行业总体上属于服务业, 在管理水平未得到有效提高的情况下通常表现出小、散、乱等特征, 而且税收也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在这种情况下, 地方政府大多对批发市场规划的积极性不高。待城市、制造业和批发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交通、行业监管、资金扶持等问题得到进一步恶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研究表明: 外向型经济地区政府在开放搞活的初期就应该对批发业的规划给予高度重视, 充分发挥批发市场对城市和产业发展的积极带动和促进作用。
批发市场的规划应该与城市、产业和物流业的发展规划高度协调和统一: 批发市场是城市、企业和居民见的“活性剂”, 其发展与城市发展、产业发展和物流业的发展高度相关, 因而应从政府战略的高度将相关规划予以协调和统一。东莞市信立农批的搬迁是一个成功例证。
外向型经济地区批发市场的审批应格外规范: 外向度高的地区, 外资企业大多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土地甚至设备均为租赁), 根植性不强。全球经贸和金融环境稍有波动就可能造成大批企业的倒闭或外迁, 从而造成大批厂房的闲置, 进而就有可能被“退二进三”政策误导而有资本投入将旧厂房改造为批发市场现象的出现。这种情形将进一步提高批发市场的恶性竞争从而造成整个行业空置率的提高和竞争力的下降。因此, 地方政府应发挥工商、税务、经贸等部门的职能, 建立有效的联席审批制度, 对已经处于过度竞争的行业或大中型批发市场的建设进行专家论证或听证, 严把准入关。 参考文献: [1]崔向阳.对马克思流通理论的新认识 .商业研究, 2005(3): 12-15. [2] 喻志军.纵谈批发业的功能与效益. 中国商贸, 1998(23): 14-15. [3]殷勤, 汪威毅. 批发变革与理论俱进. 商业时代, 2004(27): 13-14. [4] 郑向阳. 我国现代批发业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思考. 江苏商论, 1999(6): 38-41. [5]杨晓军. 中国专业市场的现况与前景. 中国市场, 2007(9): 15-17. [6] 陆立军, 王祖强. 专业市场——地方型市场的演进.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