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的拍卖模式始于十八世纪的英国。1744年和1766年,伦敦先后成立的两家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德”。对以后全球二百五十多年的拍卖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74年英国最大的拍卖行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子公司———鲁意斯摩拍卖公司。
中国的拍卖行业出现于清朝末年,当时的拍卖行多是拍卖自己收购来的旧货和典当物品,从此自营就一直伴随着拍卖行业的生存发展。
1981年5月,一位商人经纽约索思比拍卖行主槌,以530万美元买走了毕加索的自画像《约·毕加索》。1989年5月,此人又以卖主身份,将该画经同一拍卖行之手,以4790万美元脱手,8年间升值8倍多。
在英国,从1951年至1967年,文物艺术品的拍卖价格远远超过这一时期英国股票价格的上升幅度。于是艺术品收藏被称为“特殊的有价证券”。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拍卖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而文化艺术品拍卖是首当其冲的。国外拍卖公司的进入还能够给中国艺术品拍卖业带来不少好处,比如流落在海外的中国艺术品会回流,拍卖公司在管理、操作上的变化也会加快。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国外的收藏家会更多地光顾中国拍卖市场,对国内的收藏观念形成冲击。
一些积攒了一桶金的人士,专门参与竞拍活动,成为特殊投资群体。现在到拍卖会上竞拍房产、家电的人明显增多。不少市民每天从报纸上搜集拍卖公告,跑到现场进行“勘察”并与周边房产比较价位,只要事先掌握足够的资料,竞拍到手的二手房可比市场价便宜两三成。一些从中尝到甜头的投资者甚至开始竞拍商铺。
这类投资人,先了解标的市场,后参与竞买,再将竞拍来的标的转手卖给其它买家,实现双赢。因在拍卖行能掏到价格比较低的物资,而这些物资有些是市场上较为畅销的物品,竞买后较容易脱手。目前,投资这一行业的业主很少亏本。
有关人士透露,由于有些拍卖的物品存在无法正确估价的问题,所以投资者在竞拍的时候还是要谨慎。如果能根据经验选出估价过低的拍品,同样也可以获得较大的利润。
拍卖行应积极拓展拍卖标的的来源,如可以开发家庭用品专场会拍卖,稀有品种专场拍卖会,珍藏品拍卖会,流通纪念卡品拍卖会等等拍卖会,使拍卖标的来源更宽更广更活。一者可以激活拍卖市场;二者提高群众的拍卖意识;三者可以避免拍卖行之间的不良竞争。
拍卖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使原本低价的物品得以升值,从经济发展来看,有利于激活市场。去年,小小一把拍卖槌竟敲出了141.5亿元的惊人业绩。市拍卖行业协会透露,这一数字与2001年的92.72亿元相比,涨幅达53%。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估算,上海拍卖业成交额已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强,人均成交额高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