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中国物流发展综合报告共由四章构成:2010年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环境、2010年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特点、2010年中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2011年中国物流业发展展望。
第一章:2010年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环境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国经济、社会、技术、政策环境的变革,深刻地影响着物流业发展和转变。
一、经济增长助推物流需求规模扩张
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工业生产、国内贸易、进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面加快,推动着社会物流需求规模持续扩张。 (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9.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与2005年相比,我国GDP增长69.9%,“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2%。 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推动下,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25.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增幅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447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8倍,年均增长21%。 (二)工业生产高位回调。2010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增速加快3.8个百分点,国际金融危机后重新回到两位数增长。 与此对应,我国2010年工业品物流总额达113.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6%。工业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90.2%,仍然是带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 (三)国内贸易延续快速增长势头。201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8%;生产资料销售总额36.1万亿,增长19.6%;2010年,内需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1%。与此相应,与扩大内需相关的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和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同比分别增长4.3%、39.5%和14.7%。 (四)进出口贸易恢复性增长。2010年,我国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货物出口1.58万亿美元,增长31.3%;货物进口1.39万亿美元,增长38.7%。考虑到2009年进出口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大幅下滑,2010年的增长有一定的恢复性增长成分,但全年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均超过2008年创造的最高记录,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2010年,进口货物物流总额9.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2.1%,增幅比上年提高34.9个百分点。 (五)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从2009年起中央实施两年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新增中央投资1.18万亿元。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5%。 2010年全国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3.07万亿元,同比增长19.4%。在经历了2009年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之后,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回落。
二、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自2009年3月发布以来,带动了各部门、各地方对物流业的重视和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 一是国家发改委继续设立专项资金。按照《规划》要求,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做好2010年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中央投资(地方切块部分)支持物流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 (发改办经贸[2010]1215号),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物流配送工程、农产品冷链物流工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大宗农产品物流等500多个项目,带动了社会资金投入。 二是国家发改委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按照《规划》要求,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要推动制造业物流需求社会化、整合制造业集聚区的物流功能、支持物流企业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信息共享标准对接、组织实施示范和试点工作和鼓励联动发展的政策措施。年底,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工作的通知》。 三是商务部等部门推进商贸物流发展。由商务部组织编制的《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于2011年初由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正式发布。2010年,商务部、财政部在2009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重点建设改造1200个农村商品配送中心,比上年增加20%,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农村商品配送体系。商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 (商建字[2010]278号),在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在河北、辽宁、浙江、山东、河南、湖北、重庆、新疆、海南等9省市区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试点。同时,发展订单农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直接、长期的购销关系,压缩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和损耗,构建新型农产品供应链。 四是财政部支持服务业聚集功能区建设和升级改造。财政部下发《关于2010年服务业聚集功能区项目资金申报指南的通知》 (财办建[2010]31号),继续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商贸、物流等服务业聚集功能区的建设和升级改造。2010年,共有100多个项目获得财政资金支持。 五是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继续扩大税收试点。经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推荐,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税务总局确认,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试点物流企业名单(第六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18号),公布了第六批,106家试点物流企业名单。自2005年起,国家税务总局先后确认了6批、593家物流企业纳入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 六是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启动甩挂运输试点。按照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交运发[2009]808号),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共同制定了《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从车购税和国家预算内资金对站场设施改造、信息系统建设、甩挂运输车辆购置等几个方面,对试点项目给予投资补助。试点方案还明确提出对甩挂运输车辆实行通行费优惠。 七是铁道部加快铁路货运网络建设。八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国际运输劳务免征营业税政策。九是交通运输部、中国保监会启动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险试点。十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物流信息化典型发现和试点示范工作。十一是国家发改委编制出台《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十二是国家标准委编制出台《全国物流标准专项规划》。十三是海关总署深化分类通关改革。十四是国家邮政局加强行业监管工作。十五是国家质检总局推动检验检疫通关便利。 (二)地方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第一,地方立法开始起步。9月30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定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地方政府首次以立法形式,推动物流业发展。《条例》由25条构成,对物流管理体制、物流业发展规划、物流设施建设、扶持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并对鼓励和支持闽台物流业的合作与交流作出了具体规定。 第二,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布以后,许多省区市出台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河南省发布《关于促进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豫政办[2010]127号),提出包括提高注册和审批效率,优化企业运营环境,保障建设用地、加强财税和金融支持等九大部分33条具体措施。四川省发布《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意见》(川府发[2010]23号),提出放宽市场准入、落实税收优惠、保障土地供应、完善收费政策、加大财政扶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科技创新、扶持品牌发展等具体扶持政策。山东省下发《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0〕51号),提出了推进两业联动发展的八大主要措施。厦门市出台了《厦门市政府关于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厦府〔2010〕249号),明确指出,将在加强用地保障、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加强金融服务支持、便利车辆通行管理、提高口岸通关效率、规范物流业统计等方面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给予减税收、返税点、奖现金等支持。 第三,扶持重点物流企业和项目。浙江省发布《浙江省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 (浙发改经贸(2010)162号),选择确定100个物流业重点项目作为抓手,从税收、用地、资金、用电、用人等方面给予具体支持。福州市通过了《福州市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提出,被评为国家3A、4A或5A级的物流企业,将分别给予10万元、30万元或50万元的奖励,对世界500强在福州设立分拨配送物流企业,达到纳税要求的,给予同级财政奖励;在物流企业之间的兼并活动中,对兼并后的企业承接兼并各方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土地增值税和契税,对制造业企业利用动产或不动产投资入股成立物流公司,参与物流企业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南昌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洪府发[2010]30号),分行业提出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具体扶持标准。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具体措施中规定:对投资总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现代物流企业,按最低标准征收城市建设费,贷款额在投资总额50%以内的,按贷款额的50%一次性给予一年贴息,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在南昌市范围内全年营业收入超2亿元,营业收入当年增幅30%以上、近3年每年增幅10%以上的物流企业,以增幅30%为基数,按每超过1个百分点奖励1万元的标准,一次性奖励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经营者),最高不超过20万元。 第四,设立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福建省通过地方立法,明确安排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对涉及物流业发展的各项资金进行统筹使用。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物流园区建设、工业企业物流外包、重点培育和扶持的物流企业发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引进、国际海运新航线开辟、物流技术改造升级、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物流发展研究以及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重点扶持的其他项目。根据《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港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舟委〔2010〕4号),设立现代港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资金规模为6000万元。主要用于扶持航运产业发展、大宗物流项目引进、港口物流园区(中心)建设、物流龙头企业培育、港航联动拓展、物流服务体系创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和船舶交易市场发展等。 第五,打造区域物流产业特色。按照北京市印发的《北京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的规划,力争在3年内引进8~10家国际知名物流企业落户北京,引进15~20家国内百强物流企业进京,以促进物流总部经济的发展。山东省出台《关于加快港航业发展壮大港口经济的意见》,明确提出,未来山东港口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合力打造山东东北亚物流枢纽和国际港航中心。国务院批复同意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现代物流业确定为前海合作区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前海将按照深港共建全球性物流中心的目标,打造区域生产组织中枢和国际供应链管理中心。宁波市制定了《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实施意见》(甬政办发〔2010〕163号),提出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亚太重要门户城市的目标,以建设上海“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契机,加快构筑“立足宁波、依托浙江、服务长三角、联合中西部、对接海内外”的现代物流体系。
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形成“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快速形成的时期。
截至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到8300多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全国公路里程达到39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4万公里。全国内河通航里程达到12.4万公里,沿海港口深水泊位1774个,通过能力达到55.1亿吨。定期航班机场达到176个。“十一五”期间,“四纵四横”铁路客运专线从无到有、大规模开工建设,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快速铁路建成投产;以浙闽粤沿海铁路为代表的区际大能力通道建设,有效地沟通了我国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素有“天路”之称的青藏铁路,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开发8条公路干线顺利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快速推进,全社会投资近万亿元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农村地区交通设施面貌焕然一新。 沿海建成一批大型、深水、专业化的煤炭、进口原油和铁矿石、集装箱码头,保障了国家能源、原材料和外贸物资运输,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世界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位的港口中,我国港口分占8个和6个。 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的一批干线、支线机场的建设,为民航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已成为仅次于美国亚特兰大机场的世界第二大机场。 作为综合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上海虹桥等一批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标志着综合交通枢纽的理念开始付诸实践。
四、要素成本持续上升
(一)燃油价格进入上升周期。2010年,国际油价呈现持续震荡态势。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在70~90美元之间窄幅波动,最低价格为5月20日的68.01美元。由于国际社会政治动荡和气候原因,国际油价年底快速上扬,最高价格为12月23日的91.51美元。2010年全年WTI原油期货平均价格为79.6美元,同比上涨28.2%。 (二)人力成本持续上涨。2010年,劳动力市场出现“用工荒”,各地纷纷调高最低工资标准。而物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力成本上升的影响较大。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重点联系物流企业座谈会”反映的情况看,2010年物流企业工资成本上升在20%以上。 (三) “用地难、地价高”。物流业是用地大户。但由于我国土地资源有限,执行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物流企业越来越难以取得土地。同时,迅速攀升的地价和税赋也使物流企业不堪重负。2010年,据中国物资储运协会调研,一些地区仓储用地挂牌价大约比上年上涨了30%~50%。此外,土地使用税等税收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以某大型仓储企业为例,该公司全年仓储、装卸、租赁收入为10.47亿元,扣除直接费用之后的主营业务利润仅有1.57亿元;而缴纳营业税4487万元,土地使用税4486万元,房产税1741万元,三项合计1.07亿元,三项税收占主营业务利润的68.15%。
五、物联网发展列入国家发展战略
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确定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了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化战略性产业。2010年,上海、杭州、南京、成都、无锡、天津、陕西等地相继成立物联网产业联盟。6月9日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在北京成立,标志着物联网标准制定工作有了一个新的进展。物流行业作为物联网重要应用领域,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而且将加快推进传统物流模式的创新发展,为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打下基础。
六、节能减排压力加大
2010年也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最后一年。2010年4月,国务院下发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以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公布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目标任务。5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下达了具体指标。7月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就将18个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工业行业分解落实到企业,并将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在当地媒体上进行了公告。9月底前,涉及18个行业的2087家企业落后产能被限关停。物流业能源消耗比重高,节能减排任务重。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益、低科技含量”的传统物流运作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七、物流安全体系引起重视
2010年,西南抗旱、玉树抗震救灾及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发,对应急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牵头召开“应急物流建设规划研讨会”,组织军、地应急物流专家研究制定《国家应急物流建设规划》。 2010年4~9月,公安部、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国家发改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部门就此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物流寄递渠道禁毒堵源截流工作的通知》。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支持下,国家禁毒办分别在新疆、广西举办了“物流与寄递行业禁毒专题培训班”,旨在提高物流及寄递行业从业人员的识毒和防毒能力,增强该行业禁毒社会管理责任和自律意识。此外,为防范恐怖组织利用“邮包炸弹”实施破坏活动,物流反恐问题受到重视。国家反恐办发布《做好“邮包炸弹”反恐防范工作的通知》,对交通运输、快递、物流等行业的检查督导工作,对有可能存在“邮包炸弹”的漏洞环节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确保物流、快递、邮件、邮包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