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零售企业配送中心建设方兴未艾,有很多企业在运转过程中,配送中心已经成为很重要的一环。很多零售企业的加工业务也从在门店处理逐渐过渡到在配送中心处理。
配送中心加工业务范围
眼下多数配送中心的加工业务,主要处理以下3种情况:
生鲜商品加工。包括肉食加工、净菜整理等。在这类业务中,蔬果的整理不属于加工的范畴(蔬果整理主要发生在门店超市),如配送中心按照统一的进价从供应商处进了2车苹果,进货后安排专人根据苹果的大小进行重新分装,然后整理成1到3个新的品项,再单独确定价格后进行配送和销售,这种业务一般不通过加工业务来实现。
商品重包装。主要指商品以零散方式进货,在配送中心整理成包装商品后进行配送和销售,如月饼、茶叶等商品,进货时可能通过散装的方式从供应商处统一采购,然后配送中心配以不同的包装规格形成不同的商品形式,再重新定价,在此基础上组织门店要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有些配送中心,存在商品的包装规格调整的情况,如啤酒通过24瓶装的规格进货,在配送中心都统一替换成12瓶装的规划进行配送,这种包装规格的变化也归类到加工的范畴,现在比较好的配送中心管理软件都能管理到包装库存,这种业务通过包装库存管理就可以了。
商品重新组合。如配送中心有商品独立存在和组合存在两种形式,如空调的内机和外机,在多数情况下一套空调就包括了一个内机和一个外机,内机和外机一般不分开处理,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门店可以单独要一个内机,此时就要把空调拆分成两个商品后进行处理。
配送中心加工商品存储
在配送中心,一个仓库内部要设置商品的存储区(主要用来存储大量的商品库存)、拣货区(用来每个商品定位一个拣货仓位)、加工区(用来加工商品的场所,可能需要无菌环境)等功能区域。在一般情况下,商品都在存储区中,在加工时,转移到加工区进行处理,加工后再转移到存储区或拣货区。
在多数配送中心,加工区的库存只用于加工处理,一般不允许配送处理,总部在处理库存时,这部分库存属于不可用库存,除非商品离开加工区。
当然,对于非生鲜类商品,加工可以简化处理,即在存储区、拣货区等功能区域就可以发生加工业务。
加工配料表的基本定义
在业务加工前,一般采购部门、质量检查部门、配送中心等3个部门要一起确定商品的加工工艺,即加工配料表,从而确定加工过程的原料、成品、加工方法,配送中心加工区的工作人员在加工配料表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在加工配料表中,一般包括3部分内容:配料表整体信息,如配料表制定单位信息、简化管理的辅料情况等;原料信息,如原料的商品信息、单位、数量等数据,一个配料表中可以有多种原料;成品信息,如产成品的商品信息、单位、数量以及产成品之间的比例关系,一个配料表中可以有多个产成品。
需要注意的是,加工配料表有时候不仅提供给配送中心的加工人员使用,还可以提供给门店的加工间使用。
加工流程和系统实现方法
加工流程:原料移库(从存储区到加工区)→移库单录入系统→加工→统计加工区库存→录入加工区库存,系统自动根据盈亏数据和配料表生成加工单和损耗数据→计算成本并财务记账→产成品移库(从加工区到存储区或拣货区),转为待配送状态→移库单录入系统。
对于非生鲜类商品,加工过程可以简化处理,一般在实物加工完毕后,直接利用系统参照加工配料表录入加工单即可。
在加工流程中,主要包括3个主要步骤,分别是领料、加工统计、成品再入库。
领料主要是将原料从普通状态转移为待加工的状态,经过领料处理的原料库存不允许再配送,只能用作加工。
加工统计是指在加工完毕后,可以手工录入加工单,但是一般情况下,加工过程是不进行记录的,在实际加工后,再录入加工单的操作比较麻烦,也不实用,在这里推广根据库存自动生成加工单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加工后,或者加工区定期的要进行商品库存的盘点,盘点得到的实际库存和系统账面库存相比得到盈亏数据,计算机系统再根据原料和产成品的盈亏数据、配料表就可以自动生成加工单,对于加工单上产成品与原料比例和配料表上的比例关系不一致的部分,则识别为损耗。
成品再入库这个步骤包括两部分工作,一部分工作是将加工形成的产成品做出库处理,即从加工区移库到存储区或拣货区;另一部分工作是剩余原料的处理,可以留在加工区,做下次加工的原料,也可以将其转移走,如果存储区允许存放零散商品的话,则也可以移库到存储区或拣货区,反之可以移库到专门零散区。
加工成本核算
加工单要转财务记账,记账时就需要确定原料成本的减少值和成品的增加值,一般情况下原料成本转移到成品成本中,也就是说,原料成本减少值等于成品的增加值。
在成本转移时,要能够定义加工的辅料消耗情况,即加工过程中不作为主要原料的那部分成本,如小消耗量商品的成本、水电成本、可估算的人员成本等,这些成本也可以转移到成品上,作为成品的成本存在。
在加工配料表中,如果包括多个成品,则要特别标记成品之间的成本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就是确定参与分配的原料成本和辅料成本的参照。确定分配比例时,在参照成品数量的基础上,还要参照成品的价格,在业界比较流行的参照价格包括两种,一种是成品的售价,另一种是市场参考进价(注意不是自己企业定义的本商品的进价,而是市场上同类商品的参考进价)。
侧重于流通的配送中心的加工过程在处理上要比加工型企业在处理上简单一些,不需要根据BOM形成生产计划等处理,利用以上介绍的加工过程就可以很好地进行管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