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中存在三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的失衡趋势日益严重,在经济增长与消费需求增长、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政府消费需求增长与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等方面均有失衡现象;二是由于我国政府在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我国消费需求增长表现出被增长的迹象;三是“生产者社会”与“消费者社会”中两种不同的消费需求增长方式在我国并存与分化。
关键词:失衡 被增长 分化 消费需求
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为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消费需求增长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消费需求增长的失衡趋势日益严重
(一)经济增长与消费需求增长失衡
据计算,1986-2004年,我国名义GDP年均增长5.74%(中国统计年鉴,1978-2009),而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年均名义增长仅为4.55%和4.48%,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分别低于GDP年均增长1.19和1.26个百分点。考虑价格因素,1979-2004年最终消费实际增幅更低于GDP增幅2.4个百分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消费增长低于GDP增长的幅度进一步扩大。而世界同期是消费同步或略高于GDP增长,消费率稳中趋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1986-1995年,发达经济体实际GDP年均增长3%,私人消费增长3.1%;1996-2005年,发达经济体实际GDP年均增长2.8%,私人消费增长2.9%。在这两个10年中,私人消费均高于实际GDP增速0.1个百分点,反映了私人消费略微超前于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同样,在这两个10年中,最终国内需求分别增长3%和2.9%,也都保持同步或略高于实际GDP的增长速度。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作为一个整体也呈现了类似的趋势。由于私人消费占据全部最终消费的绝大部分,其增长速度整体上快于GDP的增速,因此世界平均消费率总体趋于上升。
(二)投资需求增长与消费需求增长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消费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我国的投资率从1978年的38.2%上升到2009年的46.8%,其中居民消费仅35%,年均投资率为39.4%,消费率从1978年的62.1%下降为2009年的48.6%,年均消费率为57.4%,其中年均居民消费率为42.8%,有13年的消费率低于60%。21世纪以来,投资率的上升与消费率的下降表现得尤为突出。统计数字显示,2000-2009年,我国投资增长17.9%,比消费增速快7.2个百分点。与世界各国比较,我国目前的投资率明显偏高,消费率明显偏低。1978-2008年,全球的年均投资率为22.1%,投资率呈现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4.2%下降为2008年的21%。从消费率来看,1978-2008年,全球的年均消费率为77.6%,且消费率呈现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75.6%上升为2008年的78.8%。
(三)政府消费需求增长与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失衡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逐年降低,从1990年的53.5%下降到2009年的35%,下降了18.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总额的比重也不断下降,1997-2008年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从80%下降到72.6%,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则从20%上升到27.4%。而世界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比重在80%以上。
(四)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与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失衡
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57∶1,2000年为2.78∶1,2001年为2.90∶1,2002年为3.11∶1,2003年为3.23∶1,2004年为3.21∶1,2005年为3.22∶1,2006年为3.29∶1,2007年为3.33∶1,2008年为3.34∶1,二者差距逐年扩大,按2008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计算,大概要到2030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才能赶上2008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因为收入差距拉大,直接导致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拉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统计局共同编写的《2009年中国农村经济绿皮书》显示,197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138元,城乡消费水平之比是2.9∶1,2008年扩大到3.07∶1。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661元,城镇居民该项支出则为11243元。从城乡居民消费构成来看,2000-2008年,城镇居民消费比重由60%上升到67.1%,而农民消费比重则由40%下降到32.9%,9年下降7.1个百分点。城乡市场规模差距也在拉大。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1995年城市是农村的1.5倍,而到2008年这一差距扩大到2.09倍,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足25%。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距拉大。2005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36.7%,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5.5%,比1990年扩大了4.2个百分点。
我国消费需求增长表现出被增长的迹象
我国政府在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我国的消费需求增长表现出被增长的迹象。从本质上说,经济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消费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三者表现为连锁关系:“经济增长→消费需求增长→需要满足”。需要的满足是终极目的,消费需求增长只是满足需要的手段。但消费对生产(经济增长)来说,又是目的,生产或经济增长始终都不是目的,只是满足消费需求和需要的手段。但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阶段,消费需求的增长常被当作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作为工具的消费需求增长表现出被增长的迹象。
(一)经济困难期扩大内需下推动消费需求被增长
我国经常会在经济发生困难时,提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通过刺激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下消费需求被要求增长,消费需求的增长成了一种应对经济困难的工具。比如为了应对20世纪的亚洲金融危机,我国在1998年提出了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战略方针。2006年我国经济工作的着力点仍然是扩大内需,这是因为从2005年开始,我国与外界经贸摩擦不断。2009年的经济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扩大内需,并在这一年中央出台了许多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措施,这次刺激消费的背景就是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我国的外贸环境急剧恶化,迫切需要消费这架马车拉动经济增长。
(二)引导性消费热点带动下的消费需求被增长
在理论上,消费热点可分为自发性消费热点和引导性消费热点两种。自发性消费热点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由市场的自发作用引发和形成的消费热点。引导性消费热点是在政府的消费政策、价格政策、消费信贷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产业政策以及舆论的鼓励与引导下,引发和促成的消费热点。消费热点的形成与发展是一种经济现象,由经济规律支配,市场主导,政府创造环境对其引导。由于一直以来,抓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是我国各级政府的主要工作,我国的学者、经济学家们也主要是研究如何发展生产。由于缺乏对消费需求的全方位认真研究,特别是对消费需求自身的演变规律和运行机制,缺乏深入透彻的了解和认识,政府容易延续抓生产促进经济增长的逻辑,把消费需求增长作为促进生产和经济增长的手段,而在没有完善的消费理论作支撑的情况下,引导性消费热点有可能偏离消费需求增长的内在规律,特别是在经济发生困难的情况下形成的引导性消费热点。比如旅游消费,1999年我国开始有了黄金周,刺激了旅游消费需求,但景点人满为患,服务大打折扣,人们的精神享受并不能得到很好地满足。比如教育消费,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我国很快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更多的人有机会享受高等教育,可是高等教育的含金量却在降低。比如住房消费,为了应对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我国提出住房货币化,通过市场解决多数居民的住房问题。实际的运作中,绝大多数人的住房问题都推给了市场,直接导致了房价快速上涨,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被迫增长。
两种社会类型中的消费需求增长方式并存与分化
从西方历史来看,“生产者社会”和“消费者社会”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或发展水平,由生产者社会进入消费者社会,意味着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当然,这并不是说生产者社会中的人们就不要消费了,而是说,在这个阶段,生产能力不足,经济处于短缺阶段,绝大部分人口的消费仅仅处于维持基本生存的水平。同样的道理,消费者社会并不意味着不要生产或生产变得不重要了,而是说,由于生产能力的过剩,经济进入了买方市场,消费在经济系统乃至社会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变得举足轻重了;伴随着产品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的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选择自由大大增加了,消费也因此成为人们建构身份认同和获取享乐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消费者社会,“生产者角色”依然重要,但除此之外,“消费者角色”在界定和构建身份认同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正由单一的“生产者社会”向“消费者社会”和“生产者社会”的分化转变(王宁,2007),因而形成两种消费需求增长方式的并存与分化。
(一)两种消费需求增长方式的并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富起来的人首先进入消费者社会的消费需求增长方式,消费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而是成了人们建构身份认同和获取享乐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奢侈品第二大消费国,我国奢侈品的需求量以越来越让人吃惊的速度增长,然而这种奢侈品消费发展趋势着实令人担忧。我国的富人数量正在快速增长,具体数量没有准确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绝大多数群体并不富裕,提高居民收入实现经济转型也是我国政府努力的方向,但成为奢侈品第二消费国,则极容易让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变得不稳定。
(二)两种消费需求增长方式的分化考验我国社会转型能否顺利进行
我国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也要求先富带后富,逐渐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主导全国大部分人民的消费需求,一种是生产者社会的消费需求增长方式,主要以满足生存需求而消费,另一种是消费者社会的消费需求增长方式,主要以满足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而消费。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分为三种: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现存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为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都将同等地、愈益充分地交归社会全体成员支配”。其中,生存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它是人类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条件。享受需要是人追求舒适生活,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它是在生存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逐渐产生的。发展需要是人为了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表现人的本质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在最高层次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满足全国人民的生存需要,进而逐渐满足全国人民的享受和发展需要,应该是社会主义奋斗的目标,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逐渐实现共同富裕。
而现在两种消费需求增长方式却发生了分化,一部分已经满足了生存消费,正在进行奢侈品消费,2009年12月,中国社科院发布《2010经济蓝皮书》指出,我国房价收入比超出合理承受范围,85%家庭无能力买房。这个数据显示,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还在为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奋斗。一小部分人的奢侈品消费快要让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奢侈品消费大国,而大部分人还在为“蜗居”而奋斗。由生产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是社会的进步,反过来讲,社会要想继续发展,必须使大多数人的消费进入到消费者社会的消费需求增长状态上,没有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需求升级,经济结构难以升级,经济增长不靠消费拉动,就难以形成可循环的良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