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关系催醒商业资本 |
副标题: |
作者:马璐瑶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00年12月06日 人气: 时间:2005-8-10 11:20:16 进入论坛 |
|
|
视角一:正值店庆的北京翠微大厦日前成了京城西部地区的焦点。这几天源自翠微大厦门口的滚滚车流已经排到了公主坟新兴桥东侧,而店内的购物人流更是在电梯前排起了长龙。有报道称翠微大厦在当时的日销售额就已经突破了1800万元。
视角二:近日,国美电器买断厦华、索尼公司彩电,百货大楼买断乐华彩电,翠微大厦买断酒品,赛特购物中心每年拿出一定款额订做礼品等一系列“买断”事件使许多人开始认识“商业资本”的威力。
以上种种迹象说明在微利时代,商家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纷纷亮出“低利润”、“零利润”的招牌,只为抓牢消费者这张“王牌”。与此同时,商家们也一改以往作风,或采用买断商品的方式将商业资本投入生产领域,或开始强强联手整合商业资本,只为更好地发挥生产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同时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塑造出自己的品牌。然而,这些真的可以给沉默多时的商业资本带来活力吗? 此打折非彼打折
在消费平淡的大背景下创下日销售额最高纪录,翠微营造了难得的热点。记者注意到,翠微此次店庆活动的促销内容还是现时盛行的全场打折抽奖送礼品,与节庆时各大商场的促销手段毫无二致,但其凭什么就能让顾客趋之若鹜呢?翠微大厦总经理栾茂茹对此表示,这还得归功于翠微长期推行的“人情工程”。
翠微的“人情”与别家商场不同,除了着力培养忠实顾客群外,还在着力培养厂商的忠实度。对顾客,在售出商品的同时,还得捎带上家人式的关怀,比如在翠微买电脑的顾客都会建立一份顾客档案,商场会及时把电脑行业的最新信息反馈给顾客;而对供货厂商,翠微从不存在拖欠货款问题,因为他们通过计算机管理,已经实现了厂家用磁卡即时结帐,与厂家关系的融洽使最新、最适销的产品货源充足,又反过来带动了顾客的热情。
现在商家打折本是出于对商品供大于求的无奈,而非处在营销水平上的主动行为,而翠微则在采取打“价格战”的促销方式的同时,还是另有绝招——以人为本。看来现在零售业已充分市场化、透明化的价格使零售企业惟有利用新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更多地降低成本,才能争取尽可能大的获利空间。 “买断”不是新鲜事
最近国美几千万元的彩电大采购以及其宣布:近期还将对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影碟机及音响等各类产品进行一系列的大规模采购,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国美给彩电生产厂家定规格、款式、型号,现款现付、规模采购的形式改变了以往“厂家给什么,商家卖什么的供销模式”,形成了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商家给厂家下订单的新局面,说白了就是商家要做厂家的主。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买断事件在90年代以前就是商家进货的主要方式,那时候由于生产厂商少、且大多是国营的,它们的产品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商家们只能是“厂家提供什么,商场卖什么”。绿屋百货的业务管理部经理郑振亚告诉记者,那时逢年过节商场就会根据市场情况就特定商品申请临时贷款,以快捷的出手赚取差价。这是在短缺经济时就已经形成的。只是后来随着商品价格的逐渐放开,厂商间供求关系也开始发生了变化,销售也发展成为厂商间“联营倒挂”等形式。那时厂商联营一般是“风险共担、利益共沾”。渐渐地当供销商越来越多时,商家的挑选余地也越来越大。 商业资本复苏了
就在商业利润逐年上升之时,房地产开发商开始纷纷投资商业,物业的概念也出现了,此时商业资本与其他资本开始了混合运作。由于其他资金的加盟,限于管理权限的束缚,一些投资人纷纷委托有经营权的公司管理,此时商业管理公司就开始介入了商场。然而在商业资本弱化的背景下,商家往往只被看成厂家的销售部门。在城市中,大商厦虽然越来越多,可真正的大商家、大型商业资本却很少,相当多的商家实际上做的是房地产、物业管理和出租柜台的生意,一些大的传统商业企业最多搞一搞代销,商家很少真正承担流通过程中的风险。过多过滥的“千店一面”再也激发不起消费群体的购买欲。于是商家们不再把更多的商业资金投入到购物环境的装修、改造上,而是把握机会开始在商品上下功夫,组织货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副所长陈淮博士认为,“买断事件”频频出现说明了商业资本在经济领域的重新抬头。我们的改革本来就起步于放开价格,是从流通领域,从活跃商业开始的。然而,这些年的经济增长却主要依靠生产领域的扩张实现,比如钢铁产量的大幅增长、特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崛起,商业资本受到弱化。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国雄教授也非常赞同国美的做法。他的评价是:“商业资本占主角,独立承担市场风险,这是我们现在所缺少的,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商业经济的本来面目。”据悉,像美国沃尔玛集团,日本的伊藤忠商社、711(营业时间为早7点至晚11点)连锁店,都有自己的采购部,各种百货实行的都是全球招标采购。虽然采购的成本高了点,但是可以刺激厂家竞争,用最低廉的价格挑选到全球最好的产品,使这些大型连锁店保持物美价廉的竞争优势。
|
击更多【马璐瑶】的文章 |
文章录入:redana 责任编辑:kesum |
上一篇文章: 对接零售商与制造商的价值链
下一篇文章: 孙为民称苏宁没有收取高额进场费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文章 |
>>热门标签 |
|
|
>>相关文章 |
>>查看更多 |
关于清理整顿零售企业向供应商收费的思考
消费疲软 零供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零售商垄断致供货商话语权缺失
激辩零售业进场费
零售行业盈利模式积重难返
零售商钻政策空子乱收费加剧
整顿乱收费遭遇执行难
零供双方反对一刀切乱收费整顿再度延迟
零供关系拉锯进场费僵局 零售商左右为难
厂商双赢的战略
供应链管理在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应用研究
零供关系的双赢路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