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遮遮掩掩的厂商利益矛盾之争终于公开化。
在2日召开的“全球家电论坛”上,国美电器首次与“冤家对头”苏宁、永乐、大中等众多家电渠道商一起,共同指责国内外家电生产厂家利润微薄是“自酿苦酒”,因为厂家不是靠核心竞争力而是靠价格拼市场,导致利润大幅流失。
家电市场厂商利益矛盾之争由来已久,但过去大家都一直藏着掖着,不论是供货商,还是渠道商,都没有将这种矛盾公开化。随着终端市场逐渐饱和、上游原材料剧烈涨价、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家电市场的利润日渐稀薄。越来越小的“蛋糕”终于使生产商和流通商撕破“温情脉脉的面纱”,利益之争浮出水面。
参加这次由国美电器等单位主办的“全球家电论坛”会议的,除了目前家电市场四大渠道商———国美、苏宁、永乐、大中之外,还有长虹、创维、夏新等众多国内家电生产大腕,以及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等国际家电巨头。厂商明里暗里的活动、会内会外的氛围,都让人感到这场论坛颇有“鸿门宴”的味道。
“渠道商挤压供应商”是最近一段时间业内的主流观点。包括进场费、拖欠货款、强压价格等在内的做法,是供应商对渠道商诟病的主要原因。此前,国美老总黄光裕就表示了对这种说法的“愤怒”,并且表示要联手“同行冤家”共同对付生产厂家。他说,是生产厂家把我们逼到了一起。
国美电器这次给生产厂家下的“战书”称:“厂家的利润空间微薄的问题,与很多因素有关,竞争激烈,是一个主要因素,这是制造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靠价格来拼抢市场,而不是靠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来获取利润,导致了利润的大幅流失。”
国美电器提供的材料称目前渠道商“已经到了利润的底线”,自身综合毛利为12%,比国际同行低10%。
黄光裕给家电生产商利润微薄的“诊脉”结果是:价格战。材料称,同样一款产品,生产成本差不多,国产品牌的销售价格要低于国际对手30%。成本攀升。2005年全行业累计销售成本比2004年增长21%,比销售收入增速高1.5%,成本增幅超过收入增幅。产能过剩,供大于求。
渠道商们还首次承认颇多非议的“进场费”问题。但渠道商认为,这只是“概念问题”:进场费只是渠道综合毛利的组成部分,名目不同,在渠道上体现的是利润结构问题。渠道商还表示:渠道销售商也有个利润底线,取消了进场费肯定要在别的地方补回来。
家电流通领域洗牌势在必然
从数量上看,家电产业极速扩张必然导致消化不良,引发连锁店的管理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夏新电子副总裁黄爱平说,许多连锁店无法完成销售任务,迫使生产商起用自己的人马。
表面热闹掩盖不了利润下降。据国美电器公布的2005年财报,其营业额达到179.59亿元,同比上升42%,但净利润并没有实现同幅度增长,仅上升2.7%。此外,2005年国美电器毛利率也由9.63%下降为9.2%。
家电连锁业极速扩张的另一后果是渠道商“胃口”不断扩大。国美、苏宁都开始要求生产商按自己的旋律“跳舞”,要求重新制定家电领域游戏规划,渠道商“店大欺客”的局面已初现端倪。国美、苏宁联手“讨伐”拒不投降的格力。格力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基本没有进入国美、苏宁等渠道商的大型家电生产商。
当蛋糕变小、速度开始影响效益的时候,“反刍”就成了必然选择。但二者的选择方向截然不同:生产商要求渠道商不能一味追求量的扩张,而应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进入门槛,扩大他们的利润空间;而渠道商则要求生产商削减营销人员,把流通环节让给渠道商。苏宁总裁孙为民干脆说,生产商应该彻底退出流通领域,专心做好产品就可以了。
继生产领域完成洗牌后,流通领域的洗牌势在必然。只有上下游的关系整合清楚了,中国家电业才会真正从“大国”走向“强国”。营销没有固定的模式、市场也不会有唯一的业态。不管是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专业连锁店,还是以格力为代表的产供销“一条龙”,只要是被市场认可的,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