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超市和他们供货商之间矛盾的升级,正在引起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近日,商务部委托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全国重点城市进行零(售商)供(应商)关系摸底。
2008年底以来,国内各大超市为了缓解销售量下滑的压力,开始此起彼伏地降价促销。与此同时,部分零售商则将促销成本转嫁于供应商,提高了供货商的进场费用,致使一些供货商愤而退出市场。
关系趋紧
2008年10月份开始,国内零售企业开始明显感受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最突出的现象是销售增长放缓,效益出现下滑。
其中,家电和家居建材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最为严峻,一些企业出现了负增长。中国连锁经营协会3月24日发布的2008年连锁百强名单中,家电企业和家居建材企业去年全年的销售额增长分别为7.1%和8.7%,双双降至近年来的最低水平。
为了刺激老百姓的购买欲望,从去年底开始,借助新年、春节等节假日,国内各大零售企业竞相开展了大规模的降价促销,其中沃尔玛、家乐福、乐购等外资超市的促销攻势最为猛烈。
以沃尔玛为例,从去年12月中旬到今年2月下旬,在国内全部110多家商场中实施了三轮低价特惠商品销售活动。每一轮中促销商品的折扣幅度都达到20%,部分商品的降价幅度甚至超过50%。
一般情况下,这些供应商进行的降价促销,通常需要供应商分摊一部分成本,但比例不尽相同。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一位人士表示,该公司参与的促销中,一般都是自己负担50%成本,另外50%由零售商承担。不过也有一位民营食品企业的高层告诉本报,他参与的促销活动中,几乎全部成本都要由供货商自己负担。 这位民营食品企业家已和零售企业打过10多年交道,最近几年,他们需要向零售商交纳的包括促销费用在内的通道费用不断提高。例如,今年北京最大的零售商物美向该公司收取的费用增长到销售额的15%,其他零售企业的收费比例甚至超过30%。
在零售行业,由于供应商数量众多且大多规模较小,他们在零售商面前往往处于劣势,为了进入超市系统而不得不向零售商交纳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双方之间的纠纷时有出现。零售商在经济低迷期中促销力度的加大,让利润本已微薄的供应商更显吃力,部分供应商出现亏损,甚至被迫退出市场。
中国代理商联合会筹委会主任樊晓军表示,一些零售商在促销中的不公平做法,让他们与供应商的关系趋于紧张。而零售商在近期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总体收费比例的提升,更使一些供应商面临沉重的生存压力。
各执一词
据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零供关系的调查始于年初,将一直持续到4月份,方告一段落。该协会对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零售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中他们注意到,随着超市促销力度的加大,零供关系出现了绷紧迹象。
该协会秘书长裴亮表示,目前调查的重点是摸清情况,了解零售商和供应商在促销中的交易条件、收费情况等细节,以此为基础来讨论如何进行协调和规范,并向商务部提交建议。
裴亮透露,从协会前期了解的情况看,对于“零售商欺压供应商”的说法,要分情况来看,有些是传统的商业惯例,有些则是不甚合理的做法,不符合《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的规定。
记者了解到,《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简称 “《管理办法》”)于2006年10月由商务部、发改委、公安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布,旨在规范零售商与供应商的交易行为,维护公平交易秩序。
有供应商反映,这一规定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落实不够到位、执行力度不够,一些强势的零售商尽管减少了收费项目,但收费比例依然较高,在促销活动中的收费尤为严重。
这一说法并未得到零售商的认同。沃尔玛、家乐福、物美的内部人士均表示,他们开展的促销事前均与供应商进行了协商,供应商可以选择是否参加,费用分摊比例也经双方谈判约定,并非全部由供应商负担,除非促销活动由供应商主动发起。
事实上,促销活动对供应商而言,也并非没有好处。中国代理商联合会筹委会主任樊晓军说,促销通常会带动销量增加,能帮助供应商快速扩大销售规模并加快资金周转,但前提是零供双方要找到平衡点,交易条款要公平合理。
近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向苏宁电器、华润万家、全聚德、光明食品等理事单位发出了《在连锁(流通)行业开展零售商供应商合作促销公平交易的倡议》。
而要真正实现公平促销,改善零供关系,仅凭一份倡议和现有的《管理办法》显然不够。
裴亮表示,具体是采用企业协商、行业自律还是完善立法来促进公平促销,都有待于完成调查摸底后,由商务部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决定。此前有一些供应商提出加强立法的呼声,但立法是一个较长的周期,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而在北京市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杨谦教授看来,当前市场环境下,供应商能采取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团结起来,用规模的集聚来提高同零售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他指出,供货商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和终端市场居于优势地位的零售商抗衡。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60个城市成立了供应商(或代理商)联合会,一个全国性的民间供应商组织——中国代理商联合会也有望于年内成立。但协会能在多大程度上为供应商提供切实帮助,仍有待实践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