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一系列尖锐的零供矛盾把家乐福妖魔化了,家乐福应该是中国最成功的外资零售商。
矛盾在于家乐福“变异”的商业模式成了近几年零供矛盾、渠道纷争的根本原因。
家乐福的商业模式即通过银行贷款、向供货商转嫁成本收取“进场费”以及延期回款实现盈利。其未必是在中国最早实行此模式的企业,却把这种模式做到了极致。家乐福的盈利能力越强,业绩越好,效仿的零售商就越多。
原则上,零售商的收入应该来自于购销差价,但目前零售商主营利润在减少,非零售进账在增加。
零售商在开店之前,就把诸多成本通过各种名目的进场费转嫁给了供货商,自己的营业费用则非常之低。
业内估测,对一些大零售商来说,供货商进场费能占到营业额的近40%。
但是这种蜕变的商业模式也成了双刃剑。当渠道费用成为零售企业的主要盈利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其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占用渠道费用等于把流动资金转化为固定资金,阻碍了资金的良性流动。
这种盈利模式相当脆弱。一旦流动资金出现缺口和供应商倒逼货款,就会导致零售商资金链骤然断裂而猝死。未来理想的商业生态是零供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如沃尔玛和宝洁,二者建立的信息系统和默契合作使双方的渠道费用都极大地降低。
建立在双赢基础上的商业模式才能使“生物链”上的主体分享价值链带来的利润。
零供之争升级 家乐福“规模不经济”
时值岁末,新一轮的零供年度合约谈判在即,一些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也由原先的“暗战”转为公开的相互叫板。在联华因扣点比例将卡夫系列商品下架的风波未平之际,一则有关家乐福因拒绝康师傅涨价导致康师傅断供的事件开始蔓延。
当事双方均不否认矛盾的存在,但说法却各不相同。家乐福公关经理陈波表示,“为稳定物价”,家乐福未同意康师傅的调价要求,从而导致对方的断供。康师傅则对上述说法进行了态度鲜明的反击,该公司有关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新一轮谈判中,家乐福提出返点的要求太过苛刻,因康师傅无法满足其要求而被家乐福停止采购。
断供和停止采购两种说辞背后,折射出以家乐福为代表的部分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日趋紧张的零供关系。
各有说辞
12月13日,上海家乐福中山公园店里,摆放方便面的一排货架上已经没有了康师傅系列商品的踪迹,取而代之的是统一、华龙等其他品牌。该门店营业员表示,12月初,康师傅方便面即已下架。
家乐福中国区公关经理陈波随后向记者证实了康师傅方便面产品“下架”的消息。但他表示,原因在于康师傅方面断供。据称,家乐福之前接到康师傅的涨价通知,但在目前通胀的背景下,家乐福考虑到稳定物价,暂未同意调价,因此出现断货现象。
但这一说法随即遭到了康师傅方面的强烈反对。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有关部门先后向记者发来两份邮件,驳斥家乐福散布的“谎言”。其12月13日发来的声明较短,只是表示此次争议与康师傅产品涨价无关,此事背后牵涉两家厂商的协议和利益。
到了15日,康师傅的言辞变得激烈起来。其给记者的邮件中表示,此次争议起因于家乐福片面暂停采购该公司部分产品,并非康师傅主动断货。
该公司人士表示,在双方的谈判中,家乐福屡次违反诚信原则,不合理强势要求提高销售返还幅度,而康师傅出于成本压力又无法以原先的条件继续供应方便面产品,家乐福遂暂停采购其产品,并对康师傅提出的协商邀请不理不睬。康师傅之所以立场鲜明的站出来,是因不愿承担无端涨价的骂名。
对于康师傅的反击,家乐福没有再给出正面回应。陈波表示,家乐福不愿意与康师傅再进行口舌之争,双方应以积极的姿态展开建设性的谈判,以期尽快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祸起销售返点谈判
“如果是供应商合理提出涨价的要求,家乐福一般是不会拒绝的。”曾任家乐福店长的上海辅迅咨询公司董事长王涛表示,在接到供应商的涨价要求后,家乐福一般会派专员去市场核对对方涨价的理由是否合理,如方便面的主要原料如面粉价格涨幅是多少,或者它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如统一是否同样有提价的要求,但一般不会刻意去阻拦供应商合理的涨价。
所以,他在获知家乐福针对此事的说辞时,也感到很诧异,“至少家乐福为稳定物价而拒绝康师傅涨价的说法,应该是个幌子,也很难让业内人信服。”
康师傅内部人士表示,由于原料飙涨,该公司于11月起将部分袋面价格小幅上调,此举也得到了大多数通路商的理解。但在与家乐福的年度协议谈判中,家乐福以此为借口要求在原先基础上再度提高销售返点,这已经超出康师傅能够承受的范围。
康师傅(00322.HK)上月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虽然其营业收入和利润仍持续上升,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拖累,2010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已急跌至31.03%,创下5年来的新低。10月底,其公告称,从11月1日起,将部分方便面产品提价10%。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有关此次风波的两个版本中,康师傅的说法显然更可信。而家乐福名目繁多的进场费和高额的返点,确实已将很多供应商逼到了盈利的边缘。
不过,亦有食品行业分析师表示,按销量及销售额计算,康师傅在方便面市场的占有率分别已达43%及56%,其在面类产品方面已经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通过与家乐福的强势谈判,康师傅也有提高与零售商的议价能力的打算。
目前,康师傅在家乐福的销量,家乐福对康师傅的采购量都较大。彼此都很重要。
家乐福的窘境
2010年显然不是家乐福的幸运年。“与康师傅这样的优质供应商发生矛盾,可谓是其发展不顺的一个缩影。”中投顾问流通行业研究员黎雪荣如是认为。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战略组研究员林瑞明也表示,在经历了2009年中国市场店面数量和营业额均不理想的危局后,家乐福的窘境在进入2010年后并未得到多大改善反而问题多发,有加速下滑的趋势。如大连、西安等多家门店关停,并于2010年六七月间因大量高管和核心人才的辞职构成了“家乐福离职门”。
尤其是在零供关系方面。6月时,即有青岛供应商将家乐福以收取进场费和拖欠货款为由告上法庭。康师傅方面也向记者表示,导致纠纷的原因也是家乐福提出的新的返点条件太过苛刻。
林瑞明也表示,在规模经济不明显的时代,家乐福依靠盘剥供应商的方式,更有助于实现面向消费者的低价策略和零售企业自身的高盈利。但在竞争对手快速的完成跑马圈地的过程后,零供关系的不和谐正在拖家乐福中国市场的后腿。
相比之下,它的竞争对手沃尔玛和大润发近两年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其中沃尔玛注重通过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来降低成本,通过商品进销差价获取利润。大润发则采取草根式的“包养”策略,将大米、猪肉、水果等品类从供应端厂商那里包下来,以获得最稳定的供货及最低价格。
黎雪荣表示,通胀压力下,多数供应商的利润空间会越来越窄,这将对家乐福原本就很脆弱的零供关系提出更为严峻的考验。如果家乐福迟迟不能拿出很好的对应措施,或将出现更多类似康师傅叫板家乐福的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