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上的问题是零售商与供货商两者地位的不对等,商业规划和审批造成了区域垄断。
张鸿:根上的问题是两者地位的不对等 商业规划和审批造成了区域垄断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们的传统观念一般会认为,一个超市要盈利就是到批发市场批东西,然后自己卖出去,靠批零差价挣钱。现在问题是很多超市因为足够大,已经有了自己的消费客户群,这样他就不需要主动去找供货商批东西了,供货商就得求着来找零售商,这就是供应商和零售商的不对等,这样就有了一个门槛,这个门槛就是形形色色的进场费。它其实供货商的产品品牌和超市品牌的一个差价,它里面是有区别和选择的,因为超市不是对所有的品牌都收进场费的,而且这个进场费的标准也是可以服众的。比如可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进超市就是必然的,免费来都可以,但是如果一个不知名的可乐想进,那就得给钱,因为你还不如我值钱,是我给你带来了增值,这也是渠道为王。
现在我们的商业规划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批示,很多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基本上都有一个原则。比如一个小区里有多少人,周边有多少人,大概多少范围内只允许有一个大型的卖场,甚至规定这个市里有多少个面积多少平米的大型卖场。因为政府的初衷是担心过度的竞争和恶性的竞争,所以只允许一个,但是这样就恰恰在这个区域里边,就形成了一家独大、一家垄断的形式。比如买家电,这么多年来,大家非常直观的感觉就是去国美、苏宁、大中这样的电器商城。这就是当它让客户形成了购买习惯以后,他就有话语权和议价权了。其实超市现在就存在这样的一个优势地位,而且据我所知,有一些品牌和超市之间,和大型的零售商之间还有战略合作品牌,这样它的优势更多,它甚至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进入,所以根上的问题就是两者地位的不对等,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
马宇:要让双方在市场里有自己的合理生存空间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既然我们知道造成这种失衡,或者供需失衡的这种根源是在于终端竞争不足,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应该加强这个领域的竞争,我们去看一下,为什么同样是这样的一些企业,可能它在国外的时候,他没有进场费这一说,那为什么到了我们这就出现这种情况,这个实际上就是,确实这种消费市场结构不一样,咱们去看一下,包括你说像沃尔玛在美国,它也是最大的零售企业,但是就是可以看美国的消费,跟我们国家差异是非常大,它很少说我在一个小区里有一个大的大卖场,他基本上是属于在郊区布点,并且绝对不会不一家,会有好几家,这样消费者消费的时候,我开车你比如说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这个范围内,我可以有好几家选择,这样的话,假如说供应商要想进入这个区域市场,他就可以不同的销售商,零售商,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在商业管理里面,咱们比如说看一下发达国家,他也有商业规划,也都有商业规划,不管是欧洲国家,美国,还是日本,还要走商业规划,因为确实你城市发展我就需要有这样一些基本的标准,但是它在里边,咱们可以看到,他的规划怎么做呢,他是是要考虑,你比如说我有多少人口,我要做什么样的商业网点的基本规划,但是更多的是在什么,是你要达到一个标准,比如我对你的安全性,我对你的布局,我就不许你在什么样,不适合做商业地区的地方去布点,他有这样的一些要求,但是他绝对还有基本原则我们忽视了,就是他审批的时候不可能在一个区域里边只审批一下大型零售企业,他会什么,是同一个业态会有不同的企业要进去,还有一个就是多种业态 互补,这样的话实际上咱们说在终端零售领域就有充分的市场竞争,消费者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同时对供应商来说,他也有一个就是进入这个地区市场的多层的渠道,这样的话我们以后是再做这个商业规划,包括政府在做审批的时候,就要考虑,怎么样考虑一下除了我们说的硬件标准,包括咱们说停车位的问题,安全的问题,怎么样去考虑这些问题,还有一个怎么样让这个市场里边还允许有竞争。
在中国,零售商基本上是在一定区域里,形成一定的垄断,这样供应商要想进入这个市场进行销售,几乎不能再通过其他的渠道进来,还是要进大型连锁超市以及大卖场。那么,它就有了足够的力量去跟供应商谈条件,甚至有一些是不合理的条件,因为供应商没有第二选择。
超市充分竞争才能终结进场费模式
2011年05月15日 CCTV《今日观察》
进场费引发纷争和问题,借鉴国外经验,改变国内进场费模式能否被改变,打造良好的终端市场。
李庆庆:英国的商场有不同的招商方式 基本上都不需要进场费
(央视记者)
总的来说,英国的商场有不同的招商方式。据调查了解,大多数商场基本上都不需要进场费,以有100多年历史的约翰路易斯百货公司为例,它在英国全境也有几十家的分店,如果一种商品要进入约翰路易斯百货公司进行销售,首先销售部门需要跟商品确认,的确这种商品有生存能力,而且也符合百货公司的商品定位就可以了。在具体销售的过程当中,它只需要与这种商品有一定的分成比例。任何一种商品需要进入大型购物中心,就需要跟购物中心签署一个商店租赁的协议,交纳一定的物业管理费用就可以了,因此也不需要任何进场费。
在美国大多数盈利模式成熟的卖场是不收条码费,节庆费等形式的通道费的,卖场会以扣点返利形式与商家进行合作,这种盈利模式也促使卖场和商家达成一致的目标,及更多的通过改善供应链,促进销售量来获取利润。业内专家表示,发达国家现在零售业的利润大多是来源于自身经营,赚取产品的购销差价,对供货商收取的促销服务费用占利润的比例很低,一般都不到10%。再来看政策层面,2006年10月,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禁止零售商收取合同外的促销服务费,不得以签订或续签合同为由,收费或变相收费,不得收取超过实际成本的条码费,为提供促销服务,不得以节庆,店庆,新店开业,重新开业,企业上市,合并等为由,收取供应商促销服务费用等,一些供应商和业内专 家指出,对卖场违反这些细则的行为查处的成本很高,但是对违规行为相应的处罚只有3万元,很多卖场都只是把收费的名目改了,把明处的费用放到暗处收。
张鸿:要消除进场费模式 要靠市场本身充分的竞争
(《今日观察》评论员)
如果我们完全希望政府用手按住,不允许超市收进场费,那么这可能很难。因为它当中存在不对等,即便按住这个,那么另外一个名义的费用就会出来,所以单纯靠政府按住它很难。要想消除这种进场费模式,主要是要靠市场本身,要靠市场充分的竞争。比如在大型的建材市场,它就很少有这种进场费,因为建材需要规模化的经营,相对来说,市场和市场之间就会产生竞争。
此外,我们还有对新兴业态的一个期待,比如电子商务的兴起,如果供货商进不去这个超市,那么通过电子商务来卖也可以,就是当供货商有了更多的选择的时候,那超市的压力就会加大,之后它自然就会降低身段和门槛。所以如果要政府做什么的话,那么政府就是鼓励更多的竞争出现,鼓励更多的业态出现,这才是政府要做的。
马宇:造成供需失衡的根源在于终端竞争不足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既然我们知道造成供需失衡的根源是在于终端竞争不足,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加强这个领域的竞争。为什么同样是这样的一些企业,但它在国外却没有进场费?实际上这就是消费市场结构不一样,比如沃尔玛在美国就和在我国的差异非常大,沃尔玛很少在一个小区里有一个大的大卖场,基本上是属于在美国的郊区布点,并且会有好几家,这样消费者消费的时候,就可以有好几家选择,假如供应商要想进入这个区域市场,他就可以选择不同的销售商,零售商。
另外,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在商业管理方面,发达国家也有商业规划,不管是欧洲国家、美国,还是日本,都还要商业规划。因为城市发展需要有一些基本的标准,比如有多少人口,要做什么样的商业网点的基本规划,还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他审批的时候不可能在一个区域里只审批一家大型零售企业,而是同一个业态会有不同的企业进去,并有多种业态互补,这样在终端零售领域就有充分的市场竞争,消费者就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同时,对供应商来说,他也有就是进入这个地区市场的多层渠道。
张鸿:要让供应商具备和超市抗衡的博弈能力
(《今日观察》评论员)
前些年我们一直在批择校费,但是事实上要改变择校费,要取消择校费,就一定要让教育更加均衡,只要学校之间有差别,就一定会变成别的费用。这也是一样,要让供应商能有和超市更多的博弈能力的话,让两者之间变的均衡,零售企业也变的均衡,他们之间就要有充分的竞争,他们达到了均衡,就有更多的选择权。
马宇:商场为了自己的利润 就必须把成本转嫁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商场为什么要收进场费,实际上他的定价是有天花板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成本又是在不断增加,他为了自己的利润,就必须把成本转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