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流通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面世——
12日在京发布的2004年《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流通产业总体上仍然相对落后,其竞争能力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郁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由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的转变,将为中国流通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是,中国流通产业也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
中国流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与国外相比有明显的差距就是面临的挑战之一。尤其“普遍存在流通效率较低的问题,物流成本很高,几乎高于发达国家的一倍”,出席发布会的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表示。
由商务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作为首次尝试联合推出的这份报告,印证了两位发言者的观点。
报告显示,就流通产业整体而言,竞争力的差距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整体竞争能力不足,二是流通企业的竞争力不高。
从整体来看,中国的流通主体规模偏小,行业零散度过高,达90%,而欧美国家只有40%左右。目前,在全国1700多万个流通主体中,有93%为单体经营的个体商户,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仅有10余家。2003年,中国批发零售业前100家企业的销售额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而同期美国仅沃尔玛一家公司销售额就占美国当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相当于中国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7%。
第二,流通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不仅现代流通业在流通总量中所占比例小,流通现代化水平低;批发业与零售业的比例结构不太合理;而且从流通业的组织形式上看,结构也不尽合理。目前,中国连锁企业实现的零售额在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仅为7.8%,国内连锁业最发达的上海也只占10%,而这一比例在美国达到60%,日本为40%,中国台湾地区则达到61%。
第三,流通效率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明显偏低。流通效率较低主要体现在流通速度低、库存率高和物流成本过高等方面。据测算,中国国有商业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次数为2.3次,而一些跨国连锁公司如沃尔玛、麦德龙等的流动资本周转次数年均可达到20—30次。从物流成本方面看,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6.7%,日本1997年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9.6%,美国2000年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0.1%。
报告显示,近10年来,中国流通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长期保持在8%左右,与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15%以上水平相比,中国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还比较低。
从微观主体来看,中国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外国流通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报告显示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快速扩张能力较差,财务运作能力不高,都不能与国外零售企业相比。因此,近年来,在外资企业快速扩张的压力下,内资企业在快速扩张中出现了“反连锁化”的现象,即连锁店铺越多,营利能力越差。二是营销技术能力低。中国零售企业在运用价格促销、陈列促销、广告促销、服务促销、敏锐捕捉市场需求等营销技术能力方面与外资零售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三是成本控制能力弱。2003年中国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平均值仅为9%,而外国零售企业则达到了24%,相差15个百分点。四是人才聚集能力不强,品牌价值能力低。中国零售行业全国性知名品牌很少,更谈不上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
报告的负责人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所长任兴洲说,中国流通业在整体竞争能力和微观企业的竞争力方面,都与国外企业有较大差距。在中国流通市场已经成为国际性竞争市场的情况下,这种竞争能力状况显然极不适应。因此,必须将提高中国流通业竞争力问题提上发展日程。